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冬至養生 冬至養生牢記五大注意事項
冬至養生 冬至養生牢記五大注意事項
更新时间:2025-02-13 00:08:53

  冬至節氣到來,氣溫會比較低,為此做好各種保暖防病養生工作很有必要。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聊聊冬至養生的一些相關事宜。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過來看看哦!那麼冬至養生要怎麼做呢?冬至進補養生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本月的22日我們就要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前後人們都習慣來進補。但其實冬至養生涵蓋的可不止進補哦,它還包括起居、精神調理方面。下面咱們具體來了解一下吧!

  一、起居有常

  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同時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

  “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冬令時節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适度可養其腎精。盡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卧不極疲”。冬至前後睡好“子午覺”在養生學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後可适當打個盹,但要避免睡時着涼。其次,要注意防風防寒。再次,冬至節氣宜在白天多曬太陽,以利陽氣的生長。

  冬至節氣不适宜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這樣可以避免損傷陽氣,可以選擇太極拳、八段錦等動靜結合的運動。

  二、壯不競時,精神滅想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冬季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三、固先天之本,護後天之氣

  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之人體,冬季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在這個階段,人類不僅僅在起居方面注重養生,也應重視飲食、藥物的冬令進補。

  藥物養生應以固先天之本,護後天之氣為主。所謂“先天之本”即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氣充盛,機體代謝能力強,人的衰老速度緩慢;所謂“後天之氣”指脾胃為後天之氣,又是氣血生化之源,機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都靠脾胃供給。

  因此,這個季節的藥物養生應以固護脾、腎為重點。用藥要遵循一下原則:多補少瀉;藥宜平和,藥量宜小;注重脾腎,兼顧五髒;分類論補,調整陰陽;掌握時令,觀察規律;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湯劑;藥食并舉,因勢利導。這有遵循這些用藥原則,才可以真正做到補偏救弊,防病延年。

  四、審慎調食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而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會讓大家接受。在冬季适宜補益的食品中,中醫又分為幾大類。天寒地凍,首選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鲫魚等。上述幾種,均屬美味,在冬季可作為進補的佳品。

  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進補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銀耳、豬肝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還有一類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龜肉、甲魚、鮑魚等。

  冬令時節飲食調理,要針對不同的個體,相應選擇适宜補益的食品,這樣才能達到真正養生的效果。以中醫學的角度而言,不同時間裡出生的人,性格不同,因而對飲食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根據我國古代五行形相學認為,人可以分為金木水火土等五行人,每種人的體質不一,食補也各異。

  五、進補禁忌

  一忌盲目食狗肉

  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在嚴冬季節,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後不要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裡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和緻癌物質,就會因在腸内停留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吸收。

  二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适用範圍,是否适合自己。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

  冬至7款進補食譜

  天麻炖烏雞

  原料:烏雞1隻(約750g),天麻25g,川芎、白茯苓各10g,姜片5g,料酒10g,精鹽适量,香菜段少許。

  做法:烏雞放入冷水中,燒開,焯去血沫;中藥洗淨,放入雞腹中,用線縫好口。把烏雞放人砂鍋内,加入姜片、料酒和适量水,燒開後用小火炖約1小時,放精鹽再炖約20分鐘至材料熟爛,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烏雞舒經活血、調節内分泌等功效,對老年女性大有益處。天麻、川芎、茯苓對神經衰弱的頭昏、頭痛、失眠等,均有輔助治療之效,既能平肝熄風止痛,又能滋養鎮靜安神,與烏雞等配合,補虛作用頗為明顯。

  牛膝蹄筋

  原料:牛膝10g,豬蹄筋10g,雞肉50g,火腿50g,蘑菇25g,胡椒5g,味精5g,紹酒30g,生姜10g,蔥10g,食鹽5g,清湯适量。

  做法:将牛膝洗淨浸潤後,切成斜口片;蹄筋放在蒸盆中,加入清水适量,上籠蒸約4小時,待蹄筋酥軟時取出,再用冷水浸漂2小時,剝去外層筋膜,洗淨;火腿洗淨後,切成絲;蘑菇水發後,切成絲;生姜、蔥洗淨後,切成姜片、蔥段;将發脹後的蹄筋切成節,雞肉剁成2cm的方塊。将蹄筋、雞肉放入蒸碗内,把牛膝片擺在雞肉的面上,火腿絲和蘑菇絲調合勻後,撒在周圍;姜片、蔥段放人蒸碗中,再加胡椒粉、味精、紹酒、食鹽、清湯,調好湯味,灌人蒸碗中,上籠蒸約3小時,待蹄筋熟爛後,立即出籠,揀去姜片、蔥節,調味後即成。

  功效: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

  天麻蒸鯉魚

  原料:天麻30g,川芎、茯苓各10g,鮮鯉魚1條(1500g),清湯、調料各适量。

  做法:将鮮鯉魚去鱗、鰓和内髒,洗淨;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再将天麻放人泡過川芎、茯苓等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時,撈出天麻置米飯上蒸透,切成片待用。将天麻片放人魚頭和魚腹部内,置盤中,然後放人蔥、生姜,加入适當清水後,上籠蒸約30分鐘,蒸好後,揀去蔥和生姜;另用水澱粉、清湯、白糖、食鹽、味精、胡椒粉、香油燒開,勾芡,澆在天麻魚上即成。

  功效:降壓去濕,祛風強腎。适于高血壓患者。

  羊肉炖蘿蔔

  做料:白蘿蔔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鹽适量。

  做法:白蘿蔔、羊肉洗淨切塊備用,鍋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鍋,開鍋後五六分鐘撈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換水燒開後放入羊肉、姜、料酒、鹽,炖至六成熟,将白蘿蔔入鍋至熟。

  功效: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腰膝酸軟,困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适宜。

  炒雙菇

  原料:水發香菇、鮮蘑菇等量,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澱粉、味精、鹽、黃酒、姜末、鮮湯、麻油适量。

  做法:香菇、鮮蘑洗淨切片,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後,放姜、醬油、糖、黃酒繼續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鮮湯燒滾後,放味精、鹽,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麻油,裝盤即可。

  功效:補益腸胃,化痰散寒,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适宜。

  牛内紅棗湯

  原料:牛肉250g,紅棗20g,精鹽、料酒、姜片、味精各适量。

  做法:牛肉洗淨切小塊;紅棗洗淨。将牛肉塊,紅棗同人砂鍋,加清水适量,放人料酒、姜片,炖至牛肉熟爛,加入精鹽和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

  麻油拌菠菜

  做料:菠菜1斤,食鹽、麻油适量。

  做法:菠菜洗淨,開水焯熟,撈出入盤,加入适量食鹽,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通脈開胸,下氣調中,止渴潤燥。

  結語:上述内容就是關于24節氣中的冬至節氣的養生常識的介紹,其中給大家介紹了冬至的養生事宜,冬至吃什麼養生。大家看完之後對于冬至養生應該都有所了解了吧。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大家在冬至裡一定要做好各種養生工作哦!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