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故宮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北京故宮于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曾有24位皇帝在此住過。
2014年11月23日,北京故宮吉祥物首度對外亮相,該吉祥物源自中國傳統的吉祥龍鳳形象,分别為龍“壯壯”和鳳“美美”。2015年6月13日,故宮博物院試行限流8萬人次和實名制售票。2015年為慶祝故宮博物院建立90周年,故宮5大區域18個重要展覽集中呈現。同時,故宮首次對外開放1/6的紫禁城城牆。2018年6月開始實行周一全年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故宮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間房,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7間(而此“間”并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宮城周圍環繞着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
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故宮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