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瀾 編輯:賈方方
出品:婚姻與家庭雜志
誰能想到,《花兒與少年》第四季一開播,上熱搜的居然是做飯的場面,而且凱麗還得了個“醋王”的稱号。
炒菜加調料時,“噸噸噸”往菜裡放了好多醋,這番操作讓大家驚呆了,甚至有網友說:“隔着屏幕都能聞到酸味了。”
其實,在生活中,凱麗并不經常做飯。倒不是她不想做,而是幾乎沒有機會做。
她和婆婆同住在一個屋檐下20多年,做飯、做家務這些事情統統都由婆婆承包了。
令人歎服的是,她和婆婆一直生活得十分和睦,結婚幾十年,丈夫還一直稱呼她為“寶”。
她和丈夫總是寫詩交流,家裡面還有一本厚厚的詩集,女兒長大一些後,一家三口也經常合寫打油詩。
可以說,在生活無盡的瑣碎裡,她把日子過成了詩。
不禁讓人好奇:凱麗究竟有什麼幸福魔法?
01
從短道速滑運動員,到第一代國民媳婦,她一路向前
凱麗出生在吉林長春,當地幾乎人人都會滑冰,小時候的她也很喜歡,經常和夥伴們一起去滑冰。
媽媽便讓她跟着做短道速滑教練的鄰居學了起來,小凱麗學得像模像樣。
當時,她和葉喬波在一起訓練,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氣,她們都是穿着不太保暖的運動服訓練,經常後背被汗水浸透了,臉卻凍僵了。
即使如此,小凱麗仍會一絲不苟地認真訓練。
一分汗水一分成績。她當選了速滑隊的隊長,優秀可見一斑。
然而,短道速滑需要的是腿部的巧勁兒。随着身體發育,凱麗的一雙大長腿竟成了絆腳石,阻礙了她的進步。
最終,凱麗退出了短道速滑隊。
但這種吃苦拼搏的勁頭卻深深埋進了她的骨子裡。
之後,她又争取到了入伍進軍博的機會,成為了一名解說員。但随着她發現自己真正熱愛的是唱歌,又很快離開軍博,回學校讀書了。
或許是造化弄人,那一年吉林藝術學院聲樂系不招生,無奈之下,凱麗報考了戲劇系。
雖然之後她有機會轉到聲樂系,但因為舍棄不掉表演,也就沒有轉成。
幾年後,她以出色的成績畢業,進入了煤礦文工團。
對凱麗來講,這算是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但新的挑戰還在繼續。
起初,她沒有宿舍,隻得在辦公樓裡找一個角落住,但這都沒能影響她的表演熱情。
随着表現越來越出色,她還參演了電影《八女投江》。
《渴望》劇組選角時,注意到了凱麗。
導演魯曉威去找她的那天,她正在排練,導演在台下等了很久。
凱麗過意不去,對魯曉威說:我也不會做什麼,給你下一碗面條吧。
就是這個舉動,很符合劉慧芳的特點,也讓魯曉威認定了凱麗。
拍攝時,她反複揣摩角色,把對姥姥的認識融合到人物塑造上,演活了劉慧芳。
随着《渴望》播出,凱麗開始被無數人知曉,又拿到了金鷹獎,還在1992年榮獲了十佳演員之首。
在尋找人生方向時,面對種種曲折,她沒有被吓退,反而腳踏實地的探索,找尋适合自己的出口。
因為《渴望》,凱麗的人生開啟了新的篇章。
02
一見鐘情的愛情,遇上婆媳同住的困境,她巧妙化解
就在凱麗名聲大噪之時,愛情也悄然到來。
1995年她到深圳拍戲,一次外出吃早茶,竟有一男子徑直走來,對方仿佛早就認出了她,開口便說:“慧芳,你好!”
而凱麗竟對這個人一見鐘情,兩個人相談甚歡,還互留了聯系方式,而且很快走到了一起。
這人就是後來凱麗的丈夫張建全。
當時張建全事業剛剛起步,經濟上并不寬裕,但凱麗并不在意,連婚禮酒席的錢都是自掏腰包。
又因為張建全的事業重心在深圳,凱麗還義無反顧帶着戶口奔赴而去。
沒想到的是,凱麗在深圳能接到戲的機會并不多。而且,張建全事業上也遇到了多方面的壓力。
但凱麗并沒有因此抱怨,而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能做的事情做好。
事業上如此,生活上也是如此。
張建全老家有習俗,父母要跟着小兒子養老,而且一定要生活在一個屋檐下。
要知道,婆媳關系是千古難題,家人都很為凱麗擔心。
但她卻想得很明白,想要和這個男人生活在一起,那就要接納這些。
婆婆因為管理家事習慣了,廚房、家務樣樣都要管。還因為“劉慧芳”的影響,婆婆一度期望凱麗能夠像劉慧芳一樣溫柔賢惠。
這無疑難住了凱麗,影視劇中的角色畢竟是塑造的,并不是她自己。
好在丈夫理解她的難處,用老人能理解的方式不斷和老人溝通。
婆婆也不是不明事理,開始慢慢接納并不像“劉慧芳”的兒媳。
凱麗也作出了讓步,既然婆婆喜歡做家務、做飯,那自己就索性放手。隻有日常想給孩子做點兒什麼時,才偶爾做幾次,平時就任由婆婆做主。
她不僅是這樣做了,心裡面也想通了,還經常發自内心地感恩婆婆。
逢年過節,第一杯酒總會先敬婆婆,由衷地感謝婆婆為家庭的付出。
等到條件再好一些,買了比較大的房子,凱麗主要生活在二樓,婆婆則生活在一樓,給彼此更大一些的空間。
凱麗做的這一切,丈夫張建全都看在眼裡,打從心裡感恩妻子的付出,處處都考慮妻子的感受。
生活中,凱麗是個像林黛玉一樣感性的人,有時情緒上來就會止不住地難過。
每當這個時候,張建全都會陪在妻子身邊,甚至還為此推脫掉一些重要的工作。
在很多人的固有思維裡,女性一定要管家,因為這樣才是女主人。
但這并不意味着女人就一定要做好家務飲食,真正的核心在于讓一家人的心聚在一起。
這世上從來沒有人的婚姻像童話一樣,都需要面對現實的瑣碎。真正的智者都不會被吓倒,他們會用自己的智慧将這個圓畫好。
03
生女後再出發,戲路越來越寬,她又開始跨界
凱麗來一直沒有放下自己的演藝夢想,就算是在深圳的日子,也沒有完全停下工作。
随着丈夫的事業逐漸步入正軌,女兒一天天長大,她便又萌生了回北京發展的想法。
每每有人問她“最近演了什麼新角色”時,她心裡想要再登銀幕的想法就更強烈。
令人開心的是,當凱麗提出這個想法時,丈夫很爽快地答應了。
但淡出那麼久,回歸銀幕談何容易。
當時,凱麗剛剛被調到中央實驗話劇團,團裡要拍攝話劇《紀念碑》。
幾經争取,她拿到了梅加的角色,這個人物既是一個女兒無辜被害的受害者,又是一個複仇者,演繹難度很大。
那段時間,凱麗無論幹什麼,腦子裡都在琢磨這個角色,還把初為人母的種種感情融合到角色中。
最終,她憑借梅加這個角色拿到了梅花獎,而後又憑借在《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的出色表演斬獲中國話劇金獅獎。
話劇演出後,引得一衆劇粉驚呼:原來,凱麗還可以這樣。
可以說,她又一次憑借着自己的實力和努力打開了局面。
但生活卻又跟她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2003年,凱麗的媽媽和婆婆先後住院。先是媽媽因為尿毒症做換腎手術,沒多久,婆婆就因為雙腿膝蓋長骨刺做手術。
兩位老人住院,女兒剛剛上小學,凱麗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為了方便照顧老人,張建全盡可能地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北京,夫妻倆一起并肩熬過了那段艱難的日子。
出院後,凱麗又把婆婆和媽媽都接到家裡照顧。
好幾年的時間,她盡心照顧,對比之下,也讓婆婆感到兒媳的好。
過了幾年,凱麗的媽媽回老家了,婆婆卻并不想離開,她覺得這裡就是自己的家,還對别人說:我兒媳比劉慧芳還孝順。
當她再回頭想重拾演藝事業時,已經40多歲了,再次登上舞台的機會更加渺茫,她甚至一度準備轉行開皮衣店。
也許是上天不忍心讓一個好演員就此泯然,就在皮衣店一切準備就緒時,她接到了《保衛延安》的一個角色。
這又讓凱麗心裡萌生了希望之火。
丈夫深知她對于演戲的熱愛,幫她客觀分析了情況,也尊重她的選擇。
下定決心後,凱麗比之前更加用心,她憑借着過硬的演技再次得到了觀衆的認可,更多的機會也随之而來。
人到中年,又經曆了這麼多生活的波折,她開始嘗試有不同特點的角色,既有《裸婚時代》裡工于心計的媽媽,又有《咱們結婚吧》裡情緒化的媽媽。
近幾年,她又演繹了《人民的名義》中的吳老師、《人世間》裡的曲書記。
即使是劇中的小配角,也讓她刻畫得十分立體,讓人印象深刻。
我們仿佛無法用某一種角色來定格凱麗,反而是稱她為“演員”“老戲骨”比較合适。
回到生活中,凱麗便全然做起了她自己,繼續着自己的多愁善感,聽丈夫講人生哲理。
有時,丈夫還會陪她一起打磨人物形象。
拍攝《裸婚時代》時,丈夫陪她一起揣摩人物語言,女兒幫她添加時髦詞彙,一家人坐在桌旁,為了她的夢想集思廣益。
這時候,丈夫仿佛不是那個偌大公司的董事長,還仍然是青春年少時的少年,幫着心愛的女孩完成一件非常想做的事情。
不僅如此,他們外出遊玩,張建全仍然會大聲喊着:張凱麗,我愛你。
遇到凱麗不懂得處理的人際關系,張建全也會耐心地指點。
而這個時候,她絕對不會因為有丈夫的寵愛就不管不顧,反而是認真傾聽丈夫的建議,用心處理好每一件事。
年近花甲,凱麗過經曆風雨,卻仿佛并沒有被歲月磨平,而是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鑽研自己的演藝事業,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她開始嘗試更多人生的可能性,去參加真人秀和跨界歌王。
是突破,也是圓曾經沒有去聲樂系深造的夢想。
到五六十歲,因為熱愛成就了一份事業,還能夠轉身去追尋曾經的夢想,這何嘗不是一份難得的勇氣呢?
我們這才發現,真正的智者都是在生活中一點點地蓄積力量。
生活中哪有一定要怎樣的事情,重要的是我們如何來界定。一個人隻要清楚自己追求的目标就可以了,至于如何去做,那就交給時間和機遇。
一個人的内心不被禁锢住,他的眼界和事業便不會被禁锢。
04
最近幾年,凱麗越來越活躍在各種舞台上,參加了很多綜藝。
觀衆看到了她生活中真實的一面,将近60歲的她仍然敢于突破,體驗各種未曾體驗過的新鮮事物。
記得魯豫曾說過這樣一席話:
一個女人,這輩子活成劉慧芳,實在太憋屈了。但很喜歡凱麗,因為一個演員,一輩子能演這樣一個角色足矣了。
不過,她更喜歡突破後的凱麗,因為演得精彩,活得自在。
或許人生就是如此,我們總要用自己的方法去打破一層層限制,突破一道道束縛。
每個人的人生都沒有生來的定數,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去界定自己。
願生活中的你我,都有這個能力!
參考資料:
1.《可凡傾聽:坐上過山車的人生-張凱麗》
2.《非常靜距離:之人生新渴望-張凱麗》
3.《魯豫有約:幸福新渴望-張凱麗》
4.《張凱麗、張可盈——明星母女的對抗與親情》
5.《張凱麗:從冰場一路馳騁到舞台》
6.《“劉慧芳”複出話人生:潮起潮落宛如一首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