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心肌損傷我們在生活中是常常出現的,但是對于嬰兒心肌損傷這一疾病的認識是不太了解的。為了更好的預防嬰兒心肌損傷的出現,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這一疾病到底是什麼樣的病。那麼到底嬰兒心肌損傷是什麼樣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權威的專家依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是怎麼解答這一問題的吧。
一、嬰兒心肌損傷的特點
新生兒、嬰幼兒的心肌稱為未成熟心肌,在結構、代謝和功能上有别于成熟心肌。新生兒心肌結構及交感神經發育不成熟:心肌細胞、肌節數量少,收縮力弱,細胞核及線粒體等非收縮成分在細胞内占較高比例,且心肌内肌漿網量少;鈣離子交換多依賴鈣離子通道,細胞膜Na-K-ATP酶有不同異構體,心肌收縮蛋白異構體的組成随着發育過程而變化,對鈣的敏感性随發育逐漸增高;心肌内交感神經纖維量少,兒茶酚胺水平較低,影響心肌的收縮功能。新生兒心肌的儲備力低,且新生兒早期各種疾病發生率高,代償調節能力差。
二、嬰兒心肌損傷常見病因
首先,圍生期缺氧是最常見的緻病因素,新生兒窒息、呼吸窘迫綜合征、肺不張、肺出血、顱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腦病、動靜脈瘘、血紅蛋白載氧能力下降、呼吸鍊酶系 (如氰化物中毒) 等均可引起心肌損傷。其次,新生兒免疫功能不成熟,占新生兒疾病首位的感染性疾病,如敗血症、感染性肺炎、病毒感染等均可造成新生兒心肌損傷。新生兒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等發病率高,也可導緻心肌損傷,如動脈導管未閉明顯的分流減少冠狀動脈的血液供應,并且加重心血管的病理改變,造成心肌受損。酸中毒、電解質紊亂、母親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低血糖、低體溫、中毒、母親患有子癎前期等都有較高的心肌損傷發生率。
三、嬰兒心肌損傷機制
各種病因所緻的新生兒心肌損傷機制不同,其中缺氧、缺血性心肌損傷發病率最高。結合新生兒期的生理特點,新生兒心肌受損的機制包括:
①心肌細胞的損傷。在各種損傷因素作用下,心肌細胞膜完整性破壞、細胞内能量代謝障礙[6]導緻ATP缺乏、氧自由基産生增加、心肌細胞内鈣超載、線粒體損壞等病理變化互為因果、相互作用,最終導緻心肌細胞壞死和凋亡,使心肌細胞數量和收縮物質減少,心肌收縮力降低。
②在心肌細胞受損的基礎上,ATP産生不足或利用障礙、心肌興奮-收縮耦聯障礙影響心肌的收縮功能,肌球-肌動蛋白複合體解離障礙、冠脈灌流不足及心室順應性降低等影響舒張功能,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心律失常等導緻心肌收縮與舒張功能協調障礙,三者相互作用影響,嚴重者發生心力衰竭,可進一步加重組織器官缺氧。
③缺血性心肌損傷後血流再灌注,心肌和血液中氧自由基的成倍增加、心肌細胞内鈣超載加重、中性粒細胞大量激活、血管内皮損傷及心肌細胞凋亡等因素相互作用,從而加重心肌損傷。一般認為,窒息所緻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直接損害心肌細胞,使其處于“冬眠狀态”或“頓抑狀态”,甚至壞死。有研究認為,T細胞産生的IL-17A可通過誘導心肌細胞凋亡和激活中性粒細胞浸潤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而心髒新型核受體FXR通過調節心肌細胞凋亡,導緻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
以上是對“嬰兒心肌損傷是什麼樣的疾病”的簡單介紹,我們了解到了嬰兒心肌損傷的大概知識。我們除了要有關這一問題的相關解答,在生活中我們也是要多多的了解一下其他的一些疾病的知識,這樣才能讓我們大家更好的預防一些疾病的發生。最後也希望人們擁有一個健康的人生,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