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寒露養生順應氣候調整
寒露養生順應氣候調整
更新时间:2025-02-12 18:03:34

  一、寒露在二十四節氣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節。史書記載“鬥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将欲凝結,故名寒露。”“露氣寒冷,将凝結也。”由于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随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适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确保體内的生理(陰陽)平衡。

  二 “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幹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幹燥,皺紋增多,口幹咽燥,幹咳少痰,甚至會毛發脫落和大便秘結等。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還應重視塗擦護膚霜等以保護皮膚,防止幹裂。

  三、祖國醫學在四時養生中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此,秋季時節必須注意保養體内之陽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于内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也就時說,秋季養生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四、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于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于傷感的憂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勢利導,宣洩積郁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五、除此之外,秋季涼爽之時,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作相應的調整。我在多年的臨床診療中發現,每到氣候變冷,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氣變冷、人們的睡眠時間增多有關,因為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易于形成血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早卧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達,為避免血栓的形成,我建議大家順應節氣,分時調養,确保健康。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獻血日是幾月幾号
獻血日是幾月幾号
獻血日是幾月幾号?世界獻血日是每年的6月14日2017年世界獻血者日的日期:2017年06月14日星期三(丁酉年(雞年)五月二十),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獻血日是幾月幾号?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獻血日是幾月幾号世界獻血日是...
2025-02-12
廣西賀州美景
廣西賀州美景
在廣西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岔山村,當地村民為遊客展示民族紡織技藝(3月12日攝)。廣西賀州市地處湘、粵、桂三省區交界,是大西南連接粵港澳的重要通道,境内居住着漢、瑤、壯、苗、侗等多個民族,古樸的民風和濃郁的民族風情深受廣大遊客的青睐。...
2025-02-12
顯微鏡的由來
顯微鏡的由來
顯微鏡的由來?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制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制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并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顯微鏡的由來?下面更多詳細...
2025-02-12
農曆公曆怎麼區分
農曆公曆怎麼區分
農曆公曆怎麼區分?公曆就是平時的時間,在紙質日曆上是比較大的阿拉伯數字,而農曆是大寫漢字記錄的日期,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農曆公曆怎麼區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農曆公曆怎麼區分公曆就是平時的時間,在紙質日曆上是比較大的阿...
2025-02-12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由來意義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由來意義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由來意義?中國農民豐收節的由來:衆所周知,秋分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恰好是從立秋到霜降這90天的一半秋分時節,風和日麗,丹桂飄香,蟹肥菊黃,正是一派瓜果飄香谷滿倉的豐收景象傳統意義上,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終點,更...
2025-02-12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