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身體是十分脆弱的,而生活當中有很多事情會損害寶寶的聽力,那麼如何防止寶寶聽力損傷呢?怎麼提高寶寶的聽力呢?下面大家就跟着我具體應該怎麼保護寶寶的聽力吧!
掏耳
當孩子叫嚷耳朵癢時,有些父母在孩子的耳朵裡盲目掏挖。這時,隻要稍有疏忽或不慎被他人碰撞,會傷害到寶寶的鼓膜,造成鼓膜破裂、穿孔,不僅引起耳痛、出血,而且還使外耳與中耳腔直接相通,細菌也就乘虛而入,引起感染,這會影響到寶寶的聽力的。
中耳炎
由于耳咽管解剖結構上的特點,幼兒在傷風感冒、以平仰位置吸吮乳汁或惡心、嘔吐時,常常會引起中耳腔的細菌感染,發生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當中耳腔内膿液不斷增多時,孩子會因耳痛加劇而大哭,中耳腔内膿液增多的壓力也會引起鼓膜穿孔、破裂。如果不及時就醫或治療不徹底,會造成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如鼓膜不斷遭到破壞,穿孔越來越大,對聽力的影響将日趨嚴重。
藥物中毒
孩子患傷風感冒、頭痛發熱時,如醫生盲目給孩子使用耳毒性藥物,會導緻少數過敏體質的孩子内耳聽覺器官中毒,聽力明顯下降,直接影響寶寶的聽力。如果病情發生在孩子學說話之前,孩子就可能變成聾啞人。據統計,因使用這類藥物引起的耳聾占藥物性耳聾的97%。因而,應盡量避免使用這些耳毒性藥物。
外傷
耳外傷原因包括:孩子淘氣時,有些父母盛怒之下,不分清紅皂白給孩子幾個巴掌;喜慶佳節,燃放的鞭炮突然在孩子耳邊爆炸,巨大氣浪直沖耳道内鼓膜;遊泳時,孩子一側耳朵先撞擊水面;以上外傷都會造成鼓膜破裂、穿孔,直接造成聽力減退。
噪音
有些孩子在收看電視或收聽音樂時,往往喜歡把音量開得很大;有的孩子還喜歡聽立體聲音樂,戴上耳機一聽就是幾個小時,無論在行走或做功課時都不願取下。殊不知,長時間接觸高分貝的噪音,對寶寶聽力的傷害是十分大的。
耳周病變
耳朵周圍鄰近器官的病變,有時也會涉及到中耳腔,從而引起聽力減退。如鼻炎、副鼻窦炎、扁桃體。
促進寶寶聽力發育的好法子
多讓寶寶聽生活中的豐富聲音
豐富的聲音比如走路的腳步聲、關開門聲、流水聲、說話聲、汽車聲、飛機聲、風聲、雨聲等。這些自然環境的聲音對促進寶寶的聽力發育十分有益。
平時多對寶寶進行聽力訓練
1、媽媽抱寶寶的時候,最好采用左手抱的姿勢,讓寶寶盡量靠近媽媽的心髒,以便清晰地聽到媽媽的心跳聲。
2、對于新生寶寶可以在嬰兒床上系上不同音質或音調的發聲玩具,刺激寶寶的聽力細胞,促進寶寶聽力發育。
3、平時多和寶寶輕聲說話,哼唱或者播放一些節奏舒緩、旋律優美的音樂。
4、在家裡的陽台上挂一個風鈴,讓風吹動風鈴發出悅耳的聲音。
5、給寶寶聽各種物體落地的聲音,如球、椅子、書本、鉛筆、紙盒等。
6、讓寶寶聽各種玩具發出聲音,如撥浪鼓、八音盒、橡膠玩具等。
7、讓寶寶聽鈴铛、喇叭聲等,以區分它們的不同。
8、聽動物叫聲,讓寶寶分辨是什麼動物。
聽力三小試
在現實生活中,小孩子聽不到聲音是無法正常學習說話的,古語中就有“十聾九啞”的說法,可見聽力的健康對孩子非常重要。通過學習孩子從出生到判斷聽力正常需要一個階段,因為寶寶不會表達,家長們就要針對每個階段的寶寶進行相應的聽力測試。
搖鈴铛
小寶寶清醒時,媽媽在寶寶耳後10~15厘米的上方搖動鈴铛,但不能讓其看見鈴铛。觀察寶寶聽到鈴聲後,是否立即停止活動或眨眼睛。如果出現以上反應表明聽力存在,如果對鈴聲沒有任何反應表明聽力異常。
拍巴掌
媽媽在距離寶寶1米左右的地方猛烈拍巴掌,觀察寶寶聽到後是否會立即停止活動或眨眼,并且同時做出驚跳動作。如果出現以上反應,表明聽力存在。
呼喚名字
5個月以上的寶寶在其背後輕輕呼喚他的名字時,或用竹闆、鑼鼓等敲出聲音,觀察寶寶是否很快把頭轉向聲源。如果寶寶不轉頭尋找聲音,沒什麼反應,大概是聽力有問題。
結語:當中有很多壞習慣會影響着我們的聽力,而小寶寶的聽力更易被損傷,父母在撫養寶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讓寶寶遠離損傷聽力的壞毛病,那麼預防培養寶寶的聽力呢?大家看了上述小編的介紹都知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