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後,人類社會進入了疾病多發階段,而艾滋病更成為了世界範圍内的難題。為提高對艾滋病的防控意識,世界衛生組織将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然而防控疾病不能僅僅要依靠醫療救助,更多的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加以重視,隻有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規律,才能夠防患于未然。為此,生活家編輯為你收集了各類資訊,助您身體健康遠離疾病。
口腔診療包括口腔修複、颌面外科及口腔内科等多種診療操作,特别是随着美容事業的發展,其服務範圍更廣,與之相應的是患者間的交叉感染問題也日趨嚴重。
由于口腔診療一般都會造成患者口腔黏膜和皮膚損傷,80%~90%的患者在洗牙或補牙時會出現牙龈出血等問題。這意味着,如果前一個洗牙、補牙患者患有 乙肝等傳染性疾病,而他治療所用的機頭、器具沒有經過徹底的消毒處理,或使醫生的手被污染了,那麼乙肝病毒等就可能通過機頭、器具、醫生的手等傳播給下一 個患者。
特别是補牙所使用的高速渦輪機在操作完畢後會産生一種“回吸”力,将患者的血液、唾液吸進機頭腔隙中。如果消毒不夠嚴格,當高 速渦輪機探頭伸入下一個患者的嘴裡時,腔隙中沒被清除幹淨的唾液和血污就會直接噴入患者口中。我國遼甯省發現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就是在非洲工作期間接受口 腔治療時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而乙肝病毒傳染的可能性更大。乙肝病毒比較頑固,在30℃的血清中能存活6個月,在130℃以上的高溫環 境中10分鐘才能殺滅它。此外,注射乙肝疫苗不等于和乙肝病毒“絕緣”。有相當一部分人不産生乙肝抗體,即使注射了乙肝疫苗,感染乙肝病毒的幾率還有 10%~20%。
當然,口腔感染的對象不僅僅是口腔科患者,對于長期從事口腔診療、面對面近距離操作的醫務人員,由于經常與患者的血液、唾液密切接觸,因而他們發生感染的機會也更多。
口腔科醫務人員的感染途徑主要是直接接觸,其次是飛沫傳播。口腔診療過程中,醫務人員的手可能被診療的銳器刺傷,如果患者的血液、唾液中含有病原體,就 可能經傷口感染醫務人員。此外,在口腔診療過程中,醫生和患者相距不到50厘米,雙方口腔中噴出的含有病原體的飛沫可直接進入對方呼吸道,也會增加交叉感 染的風險。
患者到牙科診所就診“四注意”
很多患者為了圖方便或是圖便宜,就在街上随便找個牙科診所進行治療,殊不知,這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幾乎所有牙科診所都存在患者間血液、唾液交叉感染等 問題,如果不能做到“一人一機”、“一人一手套”、“一人一盤的高溫消毒器械”等消毒措施,沒有為患者配備幹淨的牙科材料,更沒有在為一個患者治療後對公 共部位進行消毒處理等,那麼患者之間交叉感染的風險将大幅度提升。
基于此,患者在進行口腔診療時,一定要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醫生的資格、整個牙科診所的消毒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首先,看看自己所處牙科診所或醫院的診療環境是否幹淨,醫療廢物等是否妥善處理。
其次,看清楚醫生或護士為你拿出的準備使用的醫療器械等是否有完整的包裝,包裝上需要顯示出化學指示卡。如果是經過高溫消毒殺菌的醫療器械,包裝上化學指示卡的顔色均為黑色。
第三,注意觀察醫護人員的行為和對手套的使用,比如他們是否戴着手套還到處亂摸,或是接診完上一個患者後沒有及時清洗雙手和更換手套就直接為下一個患者診治。
第四,觀察診療室内是否放有空氣消毒設施,因為病毒性疾病主要是通過懸浮微粒這一途徑傳播,而口腔診療過程中,車針或磨石高速運轉時産生的含有細菌的懸浮微粒在大約一平方米的範圍内活動。
通常,一次口腔診療完成後,治療台、器具表面、座椅扶手等都可能受到了細菌污染,因而,醫生在為下一個患者進行口腔診療前,必須對整個診療環境進行系統的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