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婆婆,你試着把自己當成她的女兒,可以用體諒的心去對待她,多和婆婆交流,去理解她。相信她愛自己的兒子也會愛自己的媳婦。
有人說“婆媳是天敵”,這句話雖然不對,但也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婆婆與媳婦之間,總是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因素,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兩人的關系。很多時候,婆媳兩個人分開來看,都是别人眼裡極好相處的人,但生活到了同一個屋檐下,就往往是明槍暗箭、暗流洶湧,成為對方眼裡最難對付的人。其實,這多半是交流不當造成的,隻要溝通有方,婆媳完全可以友好相處。為人媳婦,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堅持六大基本原則。
第一,不要迷失自我
雖說天底下的婆婆沒有一個不喜歡千依百順的媳婦,但是,保持自我更為重要。婆媳各自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哪一個必須完全聽從另一個的必要,那也是極不現實的。婆婆是你必須長期相處的一個人,千依百順隻能一時讨好,時間長了,遲早會“内部分裂”,你感到受盡委屈,她感覺你虛僞不實。與其到時讓彼此更加失望,不如一開始就表明态度。所以,我從不刻意裝巧賣乖,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我和婆婆都了解了彼此的個性和喜好,這樣,不僅增進了對彼此的了解,也更容易相處了,同時也減輕了我的很多壓力。
第二,多進行“換位思考”
處心積慮挑撥是非的婆婆畢竟是極少數。歸根到底,婆婆也是一家人,她在心底裡還是對你好的,隻不過由于觀念和所處環境的不同,才會與你的思想存在差異罷了。因此,我從不過多地計較婆婆的說法、做法怎麼樣,而是常常站在她的位置上,想想她的不容易以及善意的出發點。我對自己說,要是自己的媽媽這樣唠叨,自己應該會體諒吧。婆婆也是媽啊,這樣想,對婆婆的反感馬上就煙消雲散了。
第三,尋找共同語言
孩子是家庭成員之間最好的矛盾調解員,孩子的成長和進步當然是最好的共同話題了。可是,如果“最佳調解員”暫時還沒有出生,那就要靠你細心去發現了。代溝是存在的,一味強求與婆婆之間心心相印、一唱一和是不現實的,你隻有盡可能地尋找一些共同語言,哪怕隻有一個共同的話題,你也可以隔三岔五地拿出來提一提。與婆婆的交談中,我了解到她最得意的事兒就是年輕時曾擔任村裡唯一的女會計。于是,我經常有意無意地提起這件事,你别說,隻需稍稍抛出一丁點兒話頭,她那邊馬上就熱烈響應了,接下來我隻需微笑着傾聽就行了。談話結束後,婆婆還能保持兩三天的好心情呢。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為呢?
第四,不在正式場合批評丈夫
所謂正式場合,也就是包括婆婆在内的家庭大小成員都在場的時候。即使丈夫錯得再明顯,而且婆婆平時也曾針對同類事件提出過批評,你也不能沖口而出,想罵就罵。因為,你的丈夫也是她的兒子,同樣一件事,她批評兒子是一回事兒,你當着她的面批評她的兒子那就絕對是另一回事了。當然了,大多數時候她是不會開口表示不滿的,但是絕對會影響到你倆之間今後的溝通和交往。以前我還沒意識到,經過幾次後漸漸看出了端倪。想想也是,做母親的,誰看到自己兒子挨罵的場面都會不舒服的。等回到自己的小家,把房門一關,再新賬老賬一塊算,不用顧及誰的臉色,暢快發洩,豈不更加痛快嗎?
第五,多關心她所關心的人
老人家最關心的人,無非就是孫子、外孫之類,對兒女她可能還會呵斥幾句、唠叨一通,對孫兒輩,那可真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不要不體諒她,想想你自己的奶奶和外婆,不也是一樣對自己嗎?因此,一嫁入夫家,我就注意與“小皇帝”們搞好關系,我這人生來就與小孩談得攏,加上他們的功課輔導員全家隻有我才能勝任,所以沒幾天,我就與幾個小外甥混得爛熟了,婆婆眼裡看着孩子們對我的“擁護”态度,即便以前設了多高的心理防線,也一下子全垮啦。
第六,用行動表示關心
老小老小,人越老就越像個孩子,需要人來哄,喜歡被重視。婆婆也是老人,而且還是一個身份相當特殊的老人,做媳婦的,就更需要時常表示一下自己的關心和重視。不需要花很多錢,不需要上檔次的禮物,也不需要成籮成筐的甜言蜜語,一件合身的棉襖,一副溫暖的手套,一通電話幾句問候,或者僅僅是在她想念孫子的時候,領着自己的兒子去吃一頓匆匆忙忙的午飯,都可以讓她感受到來自你的尊重和孝敬。關心不隻在于言語,更在于行動。我告誡自己不要忽略了這些看似“走形式”,其實意義重大的小事。結果就是因為這些小事,我和婆婆之間的關系得到了很好的調劑。因為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礎,一些小摩擦、小矛盾,也很容易相互體諒和包容了。
其實,婆媳都是自家人,哪有什麼深仇大恨呢?生活在一起,擡頭不見低頭見,缺點難免暴露無遺,加上不注意處理一些細枝末節,小事漸漸積成大事,小矛盾慢慢形成大隔閡,自然就鬧成了僵局。婆媳之間并不難溝通,隻是雙方往往都缺乏耐心和細心罷了。婆婆畢竟是長輩,做晚輩的總要多體諒些。隻要用積極的态度去應對每一個有助于溝通和親近的細節,婆媳關系不僅不是你擺脫不掉的煩惱,反而會成為你生活中一處溫暖的風景,成為你勇敢面對多彩人生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