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雷雨多發的季節,
有關雷電,
我們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禁忌”,
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來了解一下,
雷電的正确打開姿勢!
01
閃電俠,就是我本人了
我叫雷電,或者你們也可以叫我閃電。提起我,估計大家腦海裡首先想到的是我的那些神話故事,“雷公電母”、“西遊記”、上神“雷擊渡劫”.......
雷電資料圖。來源:網絡
其實,我其實就是電,我的産生可以用一句經典歌詞來形容——“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我的出現與雷雨雲有關,而雷雨雲是在強烈對流過程中形成的雲。
在強烈對流的作用下,大氣中的正負電荷被分離,并在雲的不同部位積聚,不同極性的電荷區之間的電場增加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放電現象,即雷電(閃電)。
02
我的時空分布
根據全國閃電定位網監測數據顯示,我國雷電活動從4月開始快速增加,5月到9月較強烈,7月和8月雷電活動最為活躍,然後在9月迅速減少,在1月降到最少。其中,在夏季 (6月、7月、8月)保持高值,在11月、12月、1月、2月為低值。
從全國地閃密度分布看,我國江南和華南地區是閃電活動高發區,華南中部以及江南中東部地區的閃電最為密集。華南、雲貴川渝地區是閃電密度高值區,尤其是廣東省和海南省閃電密度較高;華北、華東是閃電密度的次高值區;西北地區是閃電密度的最低值區。
全國地閃實況監測。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台
03
我愛在這些地方出現
空曠田野裡的一棵大樹,鶴立雞群的高聳建築物,這種顯眼而又突出的尖端物體對雷電有着“緻命”的吸引力。發現雷電這個特殊癖好後,人類投其所好,發明了神器“避雷針”。
據統計,雷擊地點發生在農田的比例最高(32%),其次是建構築物(23%,主要是農村民居、窩棚、亭子),第三是開闊地、水域(河邊、沙灘)和樹下。
圖解來源: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
我國雷電災害事件中的受損行業主要是民用領域(40%),例如民居、家居用品,其次是電力部門(17%) ,排在第三的行業是文體教育部門(15%),例如學校、醫院等。從受損物體看,雷電導緻損失最嚴重的是微電子設備,其次是電力設備,第三是家用和辦公電器。
04
雷雨天,到底不可以哪樣?
- “不要站在大樹下”。
- 發生雷電時,應盡快進入有防雷裝置的建築物。
- 遠離建築物内的電線、有線電話及金屬管線、金屬門窗,因為電可以通過線路和管道傳播。
- 躲到車裡,關上車窗,這将是一個理想的避雷場所!
- 在沒有庇護所也沒有汽車可以躲避的情況下,應盡量降低自己身體,以免充當避雷針的命運。
- 兩腳最好并攏站立,以防止因“跨步電壓”造成傷害。
- 不要使用帶有金屬杆的雨傘,遠離一切金屬制品。
- 不要進入水中,因水體導電好,易遭雷擊。
- 雷電期間在室内,也應切斷電器電源,不要靠近窗戶,盡可能遠離電燈、電話、室外天線的引線等。
圖解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圖解來源: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
05
雷電除了破壞外,也有好的一面?
首先,根據目前很多研究,生命的起源離不開雷電。地球在宇宙中形成以後,開始是沒有生命的。經過漫長的化學演化,大氣中的氫、碳、氮、氧、硫、磷等有機元素在雷電、紫外線、宇宙線、火山噴發等作用下,合成有機分子,如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硫化氫、氨、磷酸等。這些有機分子進一步合成生物單體,再通過聚合作用變成生物聚合物。蛋白質出現後,最簡單的生命也随之誕生了。在這段化學演化過程中雷電功不可沒。
其次,雷電發生時,空氣中的部分氧氣變成臭氧。當臭氧産生時,三個原子中的第三個原子具有不斷地從其他兩個原子的結合中遊離、破壞或逸出的性質,并在逸出時産生強力氧化作用,在氧化過程中可發揮殺菌、脫臭、解毒、漂白等作用。所以雷電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自然界“空氣淨化器”的角色。
再次,雷電發生時,會産生對土壤有利的天然氮肥。據科學家研究,每一秒鐘的雷電就能讓大氣中降下大約2萬噸的氮肥。在全球,每年雷電産生的氮肥就有4億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