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節氣逐漸來到我們的身邊,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寒露節氣到底是什麼時候到來吧。不過在下面這篇文章中,小編會詳細告訴大家寒露節氣的時間。寒露節氣養生最重要,那麼在寒露節氣中,我們應該怎樣去養生呢?想知道答案的,就來和小編一起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吧。
寒露
一指将欲凝結的寒涼露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
二是指二十四節氣之一。《通緯·孝經援神契》:“秋分後十五日,鬥指辛,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結也。”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涼爽。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
寒露日期的計算
計算公式:[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8.318,20世紀=9.098。
舉例說明:2088年寒露日期=[88×0.2422+8.318]-[88/4]=29-22=7,10月7日是寒露。
寒露由來
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将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将進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開始降雪。
我國古代将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顔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影響
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裡,對秋收十分有利。我國大陸上絕大部分地區雷暴已消失,隻有雲南、四川和貴州局部地區尚可聽到雷聲。華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隻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區則隻有幾毫米到20多毫米。幹旱少雨往往給冬小麥的适時播種帶來困難,成為旱地小麥争取高産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海南和西南地區這時一般仍然是秋雨連綿,少數年份江淮和江南也會出現陰雨天氣,對秋收秋種有一定的影響。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緊采收棉花,遇降溫早的年份,還可以趁氣溫不算太低時把棉花收回來。江淮及江南的單季晚稻即将成熟,雙季晚稻正在灌漿,要注意間歇灌溉,保持田間濕潤。
南方稻區還要注意防禦“寒露風”的危害。華北地區要抓緊播種小麥,這時,若遇幹旱少雨的天氣應設法造墒搶墒播種,保證在霜降前後播完,切不可被動等雨導緻早茬種晚麥。寒露前後是長江流域直播油菜的适宜播種期,品種安排上應先播甘藍型品種,後播白菜型品種。淮河以南的綠肥播種要抓緊掃尾,已出苗的要清溝瀝水,防止澇漬。
華北平原的甘薯薯塊膨大逐漸停止,這時清晨的氣溫在10℃以下或更低的機率逐漸增大,應根據天氣情況抓緊收獲,争取在早霜前收完,否則在地裡經受低溫時間過長,會因受凍而導緻薯塊“硬心”,降低食用、飼用和工業用價值,也不能貯藏或作種用。
寒露養生防秋燥
秋天,尤其是寒露前後開始,空氣中的水分逐漸減少,空氣趨于幹燥,人體同樣缺少水分。但是,光喝白開水,并不能完全抵禦秋燥帶來的負面效應。我國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換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就不那麼容易流失了。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舉三得。
蜂蜜是大自然贈給人類的禮物,它所含的營養成分特别豐富,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兩者的含量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壽。現代醫學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于這些疾病的康複,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于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從而使人健康長壽。
秋燥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蔥及酒等,特别是生姜。這些食品屬于熱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當然,将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姜,它含揮發油,可加速血液循環,同日寸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道、促進消化的功能。生姜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看來,秋天不食或少食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視,這是很有道理的。
寒露養生之六調
調節情緒
一般而言,秋天人的情緒不太穩定,易于煩躁或悲愁傷感,特别是身臨花木凋零,秋風蕭瑟的深秋,常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悶與垂暮之感。因此,秋季養生以調達情志、培養樂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為首要。在陽光明媚的天氣裡,外出觀賞風景,喜悅溢于言表,可使憂郁愁煩頓消,令人心曠神怡,給生活增添無窮樂趣。
調養起居
寒露節氣的溫差非常大,所以在這個節氣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好身體的保暖。同樣在起居方面,我們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起居習慣,每天早睡早起,起床後能夠出門鍛煉鍛煉,保持身體的機能以及增強自身的免疫力,以适應秋季的變化。
調節飲食
遵循季節變換的規律,科學進食,由内而外地調養,這就是食療的功效。夏季過後,暑氣消退,人們的食欲普遍增強,此時千萬記得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傷及腸胃。飲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另外還應“少辛增酸”,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少吃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吃廣柑、山楂、新鮮蔬菜、酸味食品;多補充水分,多吃水果與綠葉蔬菜;年老胃弱的人可晨起喝粥以益胃生津。
調護運動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幹燥,故要多呼吸新鮮空氣,在清涼的晨風中散步、跑步,這不但是在進行“空氣浴”,還接受了耐寒訓練,使身體能适應寒冷的刺激,為度過即将到來的寒冬作充分的準備。 此外,郊遊登山是一項适宜秋季的鍛煉項目,不僅增強人體的呼吸和血液循環功能,也使得人的肺活量及心髒的收縮力增大。
調節濕度
寒露節氣中的空氣比較幹燥,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身體的汗液蒸發的很快,有時候皮膚還會出現幹裂現象,這是我們人體嚴重缺水的現象,所以我們在寒露節氣中一定要注意好補水。同樣在我們的房間中,也要多開窗戶透透氣,調節好室内的濕度。
中藥調護
根據秋季的特點,可适當服用一些維生素類制劑。另外,還可服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進行保健,如西洋參、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胖大海等。平素為陰虛體質的人,可用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如果出現皮膚與口角幹燥、口舌生瘡、咳嗽、毛發脫落等,即“秋燥”現象,可适當選服些滋陰潤肺的補品或藥粥。如沙參、百合、銀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适量煮粥,早晚服食,能起到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作用。
寒露節氣進補須知
寒露這個節氣,正是“已涼天氣未寒時”.人們趁此不熱不冷的時候,适宜進補,健身過冬。
但是在進補之前要清楚,其實人參、燕窩等高檔的滋補品并許非适合所有的進補者,這類補品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秋季宜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如百合、蓮子、山藥、銀耳、芝麻、豆漿、蜂蜜等,常吃能防止秋燥傷身。
此外,奶制品、豆類及新鮮蔬菜、水果均宜多吃,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是很好的進補品。由于夏季吃涼冷食品較多,初秋時人的脾胃尚未完全恢複,因此不宜食用過于油膩的食物。秋天氣溫幹燥,飲食還要少吃蔥、姜、蒜、椒等辛辣食品。
對于老年人和體質虛弱的人來說,如果确有陰陽、氣血方面的不足,這時食物調理的效果甚微.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一些中藥來進補。
氣虛
主要為神疲乏力、氣短、倦怠等乏力症群,也就是指全身精神不佳,體力不濟。代表補品為人參,包括西洋參、白參(生曬參)、野山參、紅參等。
血虛
血虛也許大家都沒有聽說過,但換一個詞,大家就一定都知道:貧血。血虛與貧血其實就是一個現象,指經常出現頭暈眼花、失眠多夢的現象,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都要注意了,一定要注意好進補,對于血虛我們可以補一些當歸或者阿膠。
陽虛
一般有面色發白、怕冷、四肢發涼、夜尿頻繁、喜歡熱飲或熱的食物等症狀。代表補品為鹿茸、肉睦、附子等,醫聖張仲景的名方桂附地黃丸是溫補腎陽的代表方,又叫做金匮腎氣丸。
陰虛
主要是表現為五心煩熱、顴紅面赤、口幹舌燥、潮熱盜汗、性情煩躁等。代表補品有銀耳、熟地黃等,中醫常用的滋補肝腎陰虛的地黃丸系列方劑可以根據各種症狀的不同有選擇地使用。
總結:寒露節氣正在向我們走來,在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做好迎接寒露節氣的準備。寒露節氣養生尤為重要,文章中已經詳細叙述了在寒露節氣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養生細節,希望大家能夠把這樣都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即将到來的寒露節氣中有一個健康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