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二十四節氣已不合農時
二十四節氣已不合農時
更新时间:2025-02-09 05:15:07

  我國古代用陰曆,陰曆有閏月,運用二十四節氣定農時,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現在通用陽曆,節氣的日期每年都在那幾個日期不變,各年相差也不過一兩天。可是氣候變化年年不同,依固定的日期耕種,就不合理了。

  竺可桢先生于1931年5月9日作“親月令”的演講,他說我國古代的二十四節氣,原産生于黃河下遊,因年代久遠,氣候變遷,不僅與其發源地現今情況不合,更不能适用于全國。他列舉自己在南京所觀測的9年物候記錄,制作新的月令,以供農業耕種參考。

  為了革新,現在應進行下列兩項工作:

  一是、以溫度和物候兩者劃分物候季

  在溫帶地區,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周而複始地循環。人們為了利用自然,就以不同方法劃分四季,如天文季節、氣候季節和物候季節等。如根據物候劃分季節,則對于農業生産比較實用。因為物候現象的出現,各年遲早不同,有了當年物候現象的日期與物候指标相比較,就可以直接知道當年的季節是提前還是延遲。

  中國溫帶地區物候季的劃分,定為日平均溫度(以下同)3°C為春季開始,19°C為春末夏始,19°C以上為夏季,10°C以上為秋末,10°C以下為冬季。根據上述各溫度指标,以相應的物候現象為物候指标,大都把春、夏、秋三季各分為3個季段,冬季分為2個季段,全年共分為11個季段。四季劃分的物候指标,如北京初春開始時為昆明湖解凍,北海冰融,山桃芽開放,羊胡子草發芽,其日平均溫度為3°C。初春的物候指标,各地區大都為野草發青,旱柳、垂柳、縧柳發芽,迎春花始花,榆樹始花等。仲春大都有旱柳、垂柳展葉、始花,加拿大楊始花,山桃、毛桃、李樹等始花。季春有紫荊始花,毛桃盛花,刺樹芽開放等。

  二是、以自然曆預測農時

  我國現在所作的自然曆是把一年四季劃分為幾個物候季段,在各季段中順序排列物候現象,在自然曆中一目了然。自然曆中的植物、動物、農作物的物候期,基于各種物候現象的出現,有其順序性和相等性,知道前一種物候現象出現的日期,就可預測後一種物候現象未來出現的日期。

  這樣,根據自然曆與農作物播種期間和收獲期相對應的物候指标,根據各地的自然曆,如果預報某種農作物的播種期或收獲期,隻要發現有重疊的物候現象,根據這種物候現象即可作預測。

  中國古人講天時,講天理,發明24節氣,教導人們适時耕種,别誤農時,别誤農事。要求人們懂氣候、季候、物候,一年四季,順天應變,以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從今天來看,現代化農業同樣既不能違天時,也不能抗天理,更不能盲目地去幹與天鬥的蠢事,必須識天象、借天力,實現天與人的良性互動。我們應該借鑒24節氣的長久經驗,同時具備科學精神,在某些方面“勝天”一籌也是能夠辦到的,現代農業一定會有一個新景觀、新氣象。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