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的深深僞裝的表面下,掩藏着一個渴望感情的心。愛情,對gay來說,那麼近,又是那麼遙遠。同性戀的話題現在越來越熱,前不久台灣有新聞報道同性戀已經是合法了的,很可能過幾年同性戀就可以結婚的,當然在國外是有同性戀結婚的!那麼同性戀是為了愛還是性!同性戀愛情是否會長久?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
雖然有調查顯示,中國同性戀者的人數可能高達3000萬,全國較有影響的同性戀者網絡論壇就超過50個,但同性戀文化幾乎還算不上“亞文化”,亞文化指僅為社會上一部分成員所接受的或為某一社會群體特有的文化,在這個群體内部,他們擁有共同的信仰、價值觀念和認知模式等等。而在筆者所見的許多相關報道中,不僅是旁人,就連許多同性戀者,也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了迷茫、慌亂與無所适從,他們往往反複地說着“我就是這樣喜歡他”、“我願意過這樣的生活”,然後是長久的沉默。
其實,要想一步達緻所謂的“寬容”實在很難。人類之所以對某種遊離于主流文化與生存模式的形态有壓制的傾向,其實是發源于人類内心深處對“物種變異”的恐懼——面對同性戀,人們會直覺地反應:這是對人類繁衍後代的極大沖擊,是對維系人類社會幾百萬年的兩性婚姻的背叛與颠覆,它關系到人類的未來。
本能的排斥與文化的沿襲相結合,讓大多數人認為同性戀是有悖于社會發展的,就如一些宗教人士把堕胎視為對上帝的犯罪。人類終究是受制于有限理性的思想囚徒,如果他不知道改變意味着什麼,那麼不變就是最好的選擇。現在,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固守做些改變,因為3000萬與我們有着同樣身體構造、卻毅然走上另一條路的人生活于同一個世界,我們無法忽視他們,他們也不會因我們的扭過頭、裝做看不見而消失。學會像認識我們自己一樣認知同性戀,就如德谟克利特說,“在黑暗中,我隻想看清自己。在光明中,隻能夠卑微的尋找自己。”看清了自己,繼而才能看清這個世界。
同性戀是怎麼形成的,同性戀形成也許是生理心理上的差異、交流渠道的閉塞和信息的匮乏,外界對同性戀者産生了許許多多的猜測和疑忌,盡管2001年4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标準》把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中剔除,實現了中國同性戀非病理化。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人依舊保持着“同性戀就是性變态”的想法。而或者是媒介過分渲染、或者是某些同性戀者表現出來的某種“異性特征”,更加深了人們的成見。
《同性戀健康社會科學》是一門澄清某些誤解、接受某些常識(一是認同同性戀的非病理化;二是認同同性戀與艾滋病沒有直接聯系;三是認同研究的目的是為同性戀者創造平等交流的氛圍)的課程,這是一門讓異性戀者與同性戀者探讨彼此價值取向、求同存異的課程,這還是一個讓我們(異性戀者與同性戀者)了解對方、了解自己的過程。這恰恰說明了我們這個社會正在走向重新認識自己的路上——比如筆者,未必完全接受同性戀的常态化,但嘗試着去了解與認同,在這樣的心理基礎上,才會去尋求文化上的探究——亞文化往往不是自生而來的,而是由主流文化賦予的内容與形式——賦予就是一種認可,一種理解,一種寬容。
同性戀是否有長久的愛情?
不是gay之間沒有的愛情,隻是他們之間愛情來的太過于容易, 去的也太容易,太過于脆弱,不穩定定的因素太多。 今天可以喜歡這個,明天卻又可以喜歡另一個。 找一個夜晚可以相擁的人很容易,找一個可以愛的人也很容易,可是要守住一個可以愛的卻很難, 人都不知足,人都會厭煩。何況承受如此大壓力的,壓抑了如此長時間的gay?是社會的不容導緻了gay的放縱,還是gay的放縱導緻了社會的不容?這其實是相互的。 gay,真的是快樂的嗎?不,在他們的深深僞裝的表面下,掩藏着一個渴望感情的心,愛情,對gay來說,那麼近,又是那麼遙遠。 聽說過一句話“真正的愛情隻有一次”那就是你的第一次愛,那是最真的,最刻骨銘心的,令你一生難忘的初戀。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願意做一個普通人。
你對同性戀愛情的評價過于嚴苛了。有誰規定隻有長久的愛才是好的,短暫的愛必定是壞的?是放縱?當一樁愛情發生了,它就是美好的;如果愛情過去了,去追求新的愛情也并沒有什麼不好的。把所有短暫的愛情一律稱為放縱沒有什麼道理。你中異性戀道德的毒太深了。從一而中并不是愛情的最高境界,隻是中國古代婚姻道德的最高境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