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剛立秋不宜大補
剛立秋不宜大補
更新时间:2025-02-08 18:17:41

  立秋雖然标志着秋季的開始,但剛立秋後的一段時間内氣溫通常還是較高,空氣的濕度也還很大,人們不但感覺不到秋涼和秋燥,反而到處都是悶熱潮濕的感覺。再加上人們在夏季常常因為苦夏或過食冷飲,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此時如果大量進食補品,特别是過于滋膩的養陰之品,會進一步加重脾胃負擔,使長期處于“虛弱”的胃腸不能一下子承受,導緻消化功能紊亂。

  因此,初秋進補宜清補而不宜過于滋膩。

  所謂“清補”主要是指補而不膩,具體而言就是适當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或藥物,一方面可以使體内的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後遺症”,另一方面能調理脾胃功能,為中、晚秋乃至冬季進補奠定基礎。此時不妨适當多喝點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紅棗蓮子粥、山藥粥等食物。對于一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時一定要與滋膩的養陰之品如鹿角膠、阿膠等“劃清界限”,否則,非常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脾胃虛弱者若适當多喝點具有健脾利濕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則對身體大有裨益。

  初秋之後雖然天氣一天比一天涼爽,但也經常有“秋老虎”光臨。中秋時節若出現高溫、天晴少雨、持續幹旱、空氣幹燥時,“溫燥”便不請自來,它常損傷人體的津液,引起皮膚幹燥、舌紅少津、毛發幹枯、大便幹結、口鼻咽幹、胸痛幹咳、少痰等症狀。晚秋時節,涼燥傷肺使人咳嗽痰稀、咽幹唇燥、鼻塞不通。但無論溫燥還是涼燥,總以皮膚幹燥、津液缺乏為特征。為了預防秋燥,中、晚秋應食用一些性質平和且具有滋陰潤燥、養肺生津作用的藥物或食物,如用白木耳或黑木耳炖冰糖服用;用玉竹、沙參與鴨一起煲湯服用;黑芝麻炒熟、研末,用蜂蜜調服。為了預防秋燥,可适當多吃一些水果,其中以梨、甘蔗為首選,其次,像荸荠、香蕉、枇杷等也是良好的潤燥之物。但凡脾虛濕重而洩瀉者,肺寒咳嗽而痰粘者,則不宜多吃上述水果。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秋季進補應以清補、平補為主。除了陽虛體質者外,不要過多食用溫熱的食物或藥物,如羊肉、狗肉、人參、鹿茸、肉桂等,否則極易加重秋燥。此外,秋季進補還應因人而異,因此,對于身體虛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進補,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雙子座和雙子座是不是一對
雙子座和雙子座是不是一對
1、雙子座和雙子座可以是一對,愛情配對:同為風象星座的雙子座的人在一起總是特别投緣,很容易就産生感情...
2025-02-08
各路财神爺最佳擺放方位 求财必學
各路财神爺最佳擺放方位 求财必學
自古民間都有供俸财神的習俗,目的是希望财神爺能保佑家人能得财神眷顧,賺錢路上不那麼辛苦。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和宗教文化來看看各路财神爺最佳擺放方位,求财都必學喔!文财神的擺放介紹文财神有二,分為财帛星君...
2025-02-08
2019年釋迦牟尼佛誕辰是幾月幾日
2019年釋迦牟尼佛誕辰是幾月幾日
釋迦牟尼佛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古印度的宗教家,也是佛教的創立者。那麼大家知道2019年釋迦牟尼佛誕辰是幾月幾日嗎?且随宗教文化一起來看看吧!2019年釋迦牟尼佛誕辰是幾月幾日2019年5...
2025-02-08
人生心境的禅詩,意猶未盡
人生心境的禅詩,意猶未盡
禅詩最為宣揚佛理或具有禅意禅趣的詩,每個中國人或多或少都有接觸佛家的思維。佛家人的看破塵世煩惱,對世事無所謂的心境值得人們學習。許多得道高僧把自己人生領悟到的禅理,融入禅詩中。本期宗教文化,帶你看看道...
2025-02-08
閩南敬天公桌怎麼擺 拜天公要幾根香 香爐放哪裡
閩南敬天公桌怎麼擺 拜天公要幾根香 香爐放哪裡
傳統的民俗活動很講究儀式感,不管是時間、地點,還是貢品擺桌、祭祀話語,都有一定的規矩。那麼,閩南敬天公桌怎麼擺呢?拜天公要幾根香?香爐放哪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宗教文化的介紹吧!你可能感興趣:正...
2025-02-0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