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二牛推車
二牛推車
更新时间:2025-02-08 11:52:55

  桂林西門外有座趙家山,這山圓滾滾的像一個車輪。趙家山的東北面有座白牛山,東南面有座牯(gǔ)牛山。碧綠的陽江從北往南流過白牛山和趙家山的中間,再流過牯牛山西邊的山腳,然後一直流入漓江。三山一水之間,是一片廣闊的田地。老人家說,這一帶地方叫做“二牛推車”,還講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早先,這裡的田地大半被地主趙剝皮霸占了,逼得農民隻好替趙剝皮做長工,或者租趙剝皮的田地來種。即使有幾家有一兩塊小土地的,也是膽戰心驚地過日子,說不定哪一天就會給趙剝皮霸占了去。

  不要以為這裡有一條河,種田就不愁水了,這裡的水比金子還貴呢!因為這裡地高水低,要用水灌田非得用水車不可。農民哪裡有錢買水車!倒是趙剝皮在陽江裡堵了幾個壩,在壩邊裝了幾架大筒車(利用水力推動的竹制大水車,當地農民稱為“筒車”),使陽江的水流到田裡來。趙剝皮當然不會白白給農民用水,誰要用水,誰就得先交水錢。農民自己到河裡去挑水,趙剝皮也不準。他說陽江這一路的水是他的,自己到河裡去挑水也得給他錢!有一回,有個農民因為沒有錢買水,眼看禾苗就要幹死了,半夜到陽江挑水,不料給趙剝皮知道了,趙剝皮當時就把這個農民的水桶沒收了,還狠狠地打了這個農民一頓,把他的腿都打斷了。所以,當地的農民隻好忍饑挨餓,籌錢買水。那些實在拿不出水錢的,隻好眼巴巴地望着田幹禾枯,顆粒無收。

  趙剝皮家裡有一個長工叫趙家。他心腸好,最肯幫助農民兄弟。他看見哪家人手少了,便悄悄地去幫着耕田、插秧、耘田、收割。趙剝皮不在的時候,他就悄悄地把趙剝皮的牛借給農民用。哪家沒錢買水,他就悄悄地挖斷田埂,讓水流到那缺水的田裡。趙家幫農民做事這樣盡心,哪個窮苦人不喜歡他呀!

  趙剝皮見來租牛、買水的人越來越少了,覺得有點奇怪,就派狗腿子去打聽,才知道是趙家搞的鬼。趙剝皮氣得眼睛冒出火來,把趙家吊起來,結結實實地打了一頓,并且不給一文工錢,将他攆了出去。

  農民們見趙家被趙剝皮打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心裡就像是自己挨打那樣痛。這個找藥,那個敷傷,東家送來了茶水,西家送來了米糧,不到一個月,趙家的創傷就慢慢地好起來了。他才起得床,就要下田做活,怎樣勸也勸不住。他仍像以往一樣,幫了這家幫那家。

  可是農民越來越窮了,沒有錢租牛買水,哪能種田呀!大家都挺發愁。村裡年紀最大的老爺爺忽然想起來,在白牛山腳下的塘裡有一頭大白石牛,牯牛山上的石欄裡有一頭石水牯牛。老輩人說,你們不要以為這兩頭牛是石頭的,心腸好的人就能用得動它們。講是這麼講,可從沒有人試過呀!現在沒有别的辦法,也就試一試吧。找誰來用牛呢?不用說,當然是找趙家了。老爺爺把他的想法告訴了大家,大家立刻贊成。

  大家跟趙家一起來到白牛山腳下。趙家開口說:“白牛,白牛,起來和我們耕田吧!”說也奇怪,那睡在爛泥塘裡的白石牛忽然爬起來了。趙家牽了大白牛,和大家又爬到牯牛山上。趙家又開口說:“牯牛,牯牛,出來和我們耕田吧!”說也奇怪,那伏在石欄裡的石水牯牛也爬起來了。趙家牽着兩頭石牛到了田裡,安上犁,左邊是大白牛,右邊是水牯牛,就嘩啦嘩啦犁起田來。石牛力氣大,趙家的力氣也大;石牛跑得塊,趙家跑得也快,不到兩天工夫,農民的田就都犁好耙好了。石牛不但會耕田,還會背水呢,他們天天馱着大桶到河裡去背水,陽江的水不能背,趙家便趕着他們到漓江去背水。這樣,農民也用不着向趙剝皮租牛、買水了。趙剝皮因此更恨趙家,他起了惡心要對趙家下毒手。

  有一天夜裡,趙家趕牛背水回來,坐在山腳下休息,不提防背後一根悶棍向他打來,他頓時昏倒在地。接着,頸脖上、胸口上、肚子上又被戳了幾刀,善良勤勞的趙家就這樣被趙剝皮殺死了。

  趙家被暗害的消息很快傳開了。農民們又是悲痛又是憤恨。大家都知道這是趙剝皮下的毒手,但是上哪裡去伸冤哪!縣老爺和趙剝皮是一個鼻孔出氣的。大家噙着眼淚将趙家埋葬在白牛山和牯牛山中間那座小山的山頂上,為的是讓他的墳對着他生前用過的那兩頭石牛,對着他生前幫大家耕種過的田地。往後,大家就把埋葬趙家的小山叫做趙家山。埋葬趙家的那天,天忽然變得陰暗起來。山上擠滿了窮人,大家放聲痛哭,哭聲将山頭都震動了,流出的眼淚使得陽江水都漲滿了。

  把趙家葬下去的第二天,就出了怪事。趙家的墳頭上長出了一根苗,這根苗眼看着一會兒比一會兒長大起來,長得和一根葡萄藤一樣。長呀長,這根藤由趙家山跨過了陽江;長呀長,這根藤就搭到了白牛山頂上;這根藤一下就開了一百朵黃花,朵朵花都有碗口一樣大,香噴噴的。農民在田裡聞到了花香,做起活來就不覺得勞累了。

  到了晚上,就更奇怪了。這一百朵黃花變成一百盞燈,亮堂堂的,把周圍幾十裡的田地都照亮了。這時,大白牛從爛泥塘裡爬起來,水牯牛也從石欄裡爬出來。它們走到趙家山前,圍着山走了起來。看呀,趙家山團團轉起來了,河水從陽江轉到趙家山頂,又從趙家山頂流到農民的田裡去了。

  第二天清早,農民田裡的水就是滿滿的了,兩頭石牛又回到他們原來的地方躺下了,趙家山也停止了轉動,一百盞燈又變成一百朵黃花了。花兒還是那樣香噴噴的,農民在田裡聞到了,做起活來就更有勁了。

  趙剝皮謀害了趙家以後,以為農民們沒有趙家幫忙,一定要來求他的。哪知道過了幾天,還不見有人來求他,他覺得非常奇怪,又派狗腿子出去打聽。狗腿子回來照實一說,趙剝皮不相信。他出去一看,果然見趙家山和白牛山的山頂上架着一根開着大黃花的粗藤。他很惱火,走到趙家山上,聽見停在黃花藤上的一隻鳥在叫:“趙家不死,萬萬年!趙家不死,萬萬年!”趙剝皮更惱火了,叫人把趙家的墳挖開,并且灌進了鐵水,又叫人把黃花藤砍斷。黃花藤被砍斷以後,流了三天三夜的血水,把綠瑩瑩的陽江染成紅殷殷的了。

  趙剝皮以為這下就可以放心了。哪知道趙家用過的兩頭石牛,照樣給農民耕田背水,它們還把趙剝皮的筒車撞翻了。趙剝皮氣得要命,帶着狗腿子去整治石牛。石牛發起怒來,把趙剝皮和他的狗腿子通通撞到陽江裡淹死了。

  人世間最寶貴的是什麼?雨果說得好:善良。“善良是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于偉大的人。”細心觀察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值得我們同情和幫助,有步履蹒跚的老人,有因貧困不能上學的孩子……他們都需要幫助。“送人玫瑰,手有餘香”,趙家就是這樣一個善良且富有同情心的人,願意幫助别人。

  “農民們見趙家被趙剝皮打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心裡就像是自己挨打那樣痛。這個找藥,那個敷傷,東家送來了茶水,西家送來了米糧,不到一個月,趙家的創傷就慢慢地好起來。他才起得床,就要下田做活,怎樣勸也勸不住。他仍像以往一樣,幫了這家幫那家。”

  善良的心會感動一切,哪怕是沒有生命的石頭、木塊。

  這個情景是很感人的,他們同為受害者,互相幫助。播種善良,才能收獲善良。其實,善良對人生來說是一種享受。在我們平凡的人生經曆中,不經意間就可以做一點對他人有益的事,這不僅幫助了别人,也提升了我們自己。而惡人終将得到應有的下場,就像趙剝皮一樣。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光棍節在法國越來越火(五月花号公約的簽署)
光棍節在法國越來越火(五月花号公約的簽署)
  在1620年的光棍節,正有41個男人,聚集在漂蕩于北美大陸科德角的海面的“五月花”号上,不過他們可沒興趣過光棍節,而是在簽署《五月花号公約》。   他們怎麼也想不到,這份寫在羊皮紙上的契約,開創了偉大的美利堅民族,美國的曆史就此開篇。      《五月花号公約》不過寥寥數語,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也就隻是“五月花”号上的這群人,定下的權宜之計。但這是美國曆史...
2025-02-08
矽膠雨刮器對溫度有要求嗎(你知道矽膠雨刮的由來嗎)
矽膠雨刮器對溫度有要求嗎(你知道矽膠雨刮的由來嗎)
  矽膠雨刷最早是基于歐美越野賽開發的,為了适應野外越野賽苛刻的路況設計。雨天進行的越野賽特别刺激,但賽車手在泥濘不堪的路上激情奔跑時,容易被超越的賽車濺泥水到擋風玻璃上,這時普通雨刷膠條很難刮幹淨,影響賽車手的視野,從而影響比賽結果。      自然界中人們觀察到露水,雨水和泥水落到荷葉表面時,從荷葉表面流走後荷葉表面幾乎一塵不染。受到大自然的啟發,高科技...
2025-02-08
為春綠隴原百部百場文藝展演(文藝展演漸入佳境)
為春綠隴原百部百場文藝展演(文藝展演漸入佳境)
     隴原放歌,好戲連台。3月29日晚,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春綠隴原”文藝展演歌舞晚會《隴原放歌》,俨然為觀衆展開一幅美妙絕倫的隴原風情畫卷,從雪域高原到裕固歡歌,色彩濃烈的多民族風情讓全場觀衆目不暇接,掌聲連連。值得一提的是,當晚的演出還邀請300多位來自生産服務第一線的市政工人、出租車、公交車司機,以及餐飲行業服務人員...
2025-02-08
夢見吃魚好不好
夢見吃魚好不好
1、夢見吃魚,意味着身體強健,戀愛運稍有低迷。為了維護正常的交往,必須懂得互讓,以避免沖突;2、夢見...
2025-02-08
湖北天門結婚開道鑼打法(川北民俗之倒插門)
湖北天門結婚開道鑼打法(川北民俗之倒插門)
  倒插門,又稱:【入贅】、【上門】、【招郎上門】。指男子就婚于女家,在女家落戶的婚嫁行為。由于受封建宗法意識和男尊女卑觀念的影響,這一婚俗自古被視為低賤,受人歧視。非迫于無奈,一般人決不為之。過去,個别貧苦人家子弟被迫在女家落戶後,便終生倍受社會歧視,甚至不準再回祠堂入葬祖墳。至今,青川縣提倡男到女家落戶,并譽為新風。(2006年)      ,
2025-02-0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