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溫巧克力
一日一配方
制作巧克力類的甜點時,經常會看到食譜上特别标示了「調溫巧克力」(Couverture Chocolate) ,你可能并不知道什麼是調溫巧克力,它跟一般超商賣的巧克力有什麼不同?一定要用「調溫巧克力」才能做得好吃嗎?
答案是:沒錯!若你希望你的成品口感、外觀都完美,足以用來送禮、招待客人或是拍照打卡...那你務必使用所謂的「調溫巧克力」。
一、調溫巧克力 vs. 非調溫巧克力
怎麼分?簡單來說,調溫巧克力買回家後必須先溶解、經過「調溫」的步驟才能使用的巧克力;反之,非調溫巧克力則是不需要經過調溫就能使用的巧克力。
兩着就差在巧克力的成份及構造。一般的巧克力含有幾個主要成分:可可塊(可可膏)、可可脂(Cocoa Butter)和乳制品、砂糖等添加物。
非調溫巧克力會将巧克力成分中的「可可脂」抽出,改以植物油(棕梠油、椰子油)取代;因為熔點提高、讓巧克力不易融化,也失去了滑順口感,質感和香氣都不佳,屬于較劣質的巧克力,因此價格便宜許多,适合一般初學者直接使用,融化後就能制作甜品。
調溫巧克力内部則富含天然的可可脂,可可脂對巧克力的影響甚大,它對溫度的敏感性相當高,即使在手跟嘴巴的些微溫度差異下也會影響融化的程度。熟悉的廣告台詞「隻融你口,不融你手」可說是對可可脂的最佳批注,它讓巧克力在一般室溫下能呈現固體,但放入口中又會立即化開。
二、什麼是調溫(Temper)?
可可脂在不同溫度下會形成不同的結晶狀态,「調溫」的步驟就是讓可可脂在特定的溫度下産生一種穩定的好結晶,使得巧克力呈現漂亮的光澤和脆度;而其它的結晶則會讓巧克力中的糖分、油脂等物質分離。
這些結晶的産生或消失都會因溫度變化而起,調溫就是透過溫度的掌控,讓巧克力内部的結晶狀态在最後達到穩定。
調溫的過程中,會把巧克力隔水加熱至特定的溫度後,内部的粒子會經過打散并再次組合,改變原先的結晶架構;待巧克力再次降溫,就會形成光滑的外表及滑順口感,質感大大提升、質量也更穩定。
三、調溫步驟
準備材料巧克力塊 适量(以每道食譜為準)
STEP 1
将巧克力加熱到融化溫度50℃融成液态,可可脂們也都開始放松亂成一團。
STEP 2
讓巧克力降溫至28~29℃,可可脂分子重新排列整齊,恢複閃亮光澤,降溫方法見以下A、B、C三個方法:
A.冷水澡法
将加熱融化後的巧克力連同鋼盆放入冰水中攪拌降溫至28~29℃即可。重點是降溫過程要不斷攪拌,否則直接接觸鋼盆部分的巧克力會先凝結。
B.貼地操法
将2/3量的融化巧克力倒在涼爽的大理石台面上,利用刮闆或Y型抹刀來回将巧克力推開抹薄,直到巧克力降溫冷卻至濃稠,最後将巧克力刮回原來的攪拌盆,和剩下的1/3量混合調整溫度至28~29℃即可。
C.菜鳥帶新鳥法
将切碎未融化的巧克力倒入約2倍份量的融化巧克力中,攪拌融化新加入的巧克力同時達到降溫效果,調整溫度至28~29℃即可。
STEP 3
将巧克力舀回鍋内,再次加熱至31~32℃,讓原本的巧克力稍稍放松,這時候的巧克力流動性也較佳,适合操作。
STEP 4
确認巧克力調溫是否成功,可取少量巧克力塗抹在烘焙紙或抹刀前端上,等待凝固後巧克力表面若無微白的大理石紋路即可。若不成功,則需重複前面三步驟,再做一次調溫處理。
Chef Tips 小提醒
調溫時,依巧克力種類而有不同的調整溫度,可參考下方溫度:
黑巧克力:50℃(融成液态)→28~29℃(降溫)→31~32℃(再次加熱)
牛奶巧克力:45℃(融成液态)→27~28℃(降溫)→29→30℃(再次加熱)
白巧克力:45℃(融成液态)→26~27℃(降溫)→27~29℃(再次加熱)
烘焙|配方|視頻|教程|免費
每天一個烘焙配方
陪你度過烘焙夢的每一天
這裡是烘焙配方日曆
你的烘焙配方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