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松。
“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黃河流域的氣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國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東部、青海南部、祁連山區、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爾泰山區、北疆西部山區、東北及内蒙東部等地年霜日都超過100天,淮河、漢水以南、青藏高原東坡以東的廣大地區均在50天以下,北緯25°以南和四川盆地隻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兩廣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雙版納、海南和台灣南部及南海諸島則是沒有霜降的地方。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稱為初霜,初霜愈早對作物危害愈大。我國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漸推遲的。除全年有霜的地區外,最早見霜的是大興安嶺北部,一般8月底便可見霜;東北大部、内蒙和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寒霜已出現在沈陽、承德、榆林、昌都至拉薩一線;11月初山東半島、鄭州、西安到滇西北已可見霜;我國東部北緯30°左右、漢水、雲南省北緯2°左右的地區要到12月初才開始見霜;而廈門、廣州到百色、思茅一帶見霜時已是新年過後的1月上旬了。
千樹掃作一番黃,隻有芙蓉獨自芳
霜降時節,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即使耐寒的蔥,也不能再長了,因為“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東北北部、内蒙東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土壤凍結,冬作物停止生長,進入越冬期。華北大豆收獲,尚未下地的晚麥宜選用春性品種趕快搶種,已出苗的要查苗補種。在南方,卻是“三秋”大忙季節,單季雜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種早茬麥,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稭,耕翻整地。“滿地稭稈拔個盡,來年少生蟲和病”。收獲以後的莊稼地,都要及時把稭稈、根茬收回來,因為那裡潛藏着許多越冬蟲卵和病菌。華北地區大白菜即将收獲,要加強後期管理。霜降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了幹季,要高度重視護林防火工作。霜降又是黃淮流域羊配種的好時候,農諺有“霜降配種清明乳,趕生下時草上來”。母羊一般是秋冬發情,接受公羊交配的持續時間一般為30小時左右,和南方白露配種一樣,羊羔落生時天氣暖和,青草鮮嫩,母羊營養好,乳水足,能乳好羊羔。氣象專家提醒,到了10月下旬,我國北方冷空氣活動頻繁,随着大風天氣的不斷光臨,溫度迅速下降,公衆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霜降節氣話“無霜”
人們把入春後最後出現的一次霜,叫做“終霜”,入秋後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初霜”。所謂“無霜期”,就是指“終霜”之後,“初霜”之間,這一段沒有霜出現的時期。一年中無霜期越長,對作物生長越有利。由于每年的氣候情況不全相同,出現初霜和終霜的日期也就有早有晚,每年的無霜期也就不一緻。我國幅員廣大,各地全年“無霜期”的長短,差異很大。由于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溫帶,經常受到冷空氣的侵襲,有霜的範圍很廣,除海南島、雲南省、台灣省等部分地區和南海諸島外,均有出現。據統計,我國東北地區平均初霜見于9月中旬,終霜見于4月下旬,無霜期不到150天;華北地區初霜見于十月中旬,終霜見于4月上旬,共約200天左右;長江流域從4月到11月,共約250天左右;華南地區無霜期300天以上,有的年份全年無霜。
一個地區“無霜期”的長短,主要與這個地區寒冷季節的長短有關。也就是說,寒冷季節長的地區,它的“終霜”結束時間遲,“初霜”開始時間早,“無霜期”就較短;與此相反,寒冷季節短的地區,它的“終霜”結束時間早,“初霜”開始時間遲,“無霜期”就較長。這是因為霜是在天氣比較寒冷的情況下出現的,當靠近地面和作物表面的溫度下降到攝氏零度或零度以下時,附在物體表面上的水汽,才能凝結成白色的霜。北方地區由于地面接受太陽熱量比南方少;距冷空氣的源地近,寒冷季節比南方長,這就決定了北方地區全年“無霜期”要比南方短。
霜出現時,往往會給一些耐寒性較差的農作物帶來一定影響,如棉花結桃時遇到秋霜害,會影響它繼續生長。所以一個地區“無霜期”的長短,常常把它稱為作物生長期的氣候條件。但是“無霜期”的長短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在生産實踐中,勞動人民根據當地出現霜的規律性,及時采取有效的各種防霜措施,如培育抗寒品種、雜交育種縮短生長期,以及浸種催芽、适時早播等等,或者用熏煙法、大田灌水或是設置防風林、防風牆和風障來阻擋寒風,改變農田水氣候的條件,使早春作物和晚秋作物不受到霜害。這樣,在農業生産上實利用的“無霜期”,就要比氣候上的“無霜期”長得多了。
今年各景區的霜降來臨較早,且晝夜溫差較大,加快了紅葉的變色進程,天津市薊縣八仙山及北京香山、紅葉嶺等景區的紅葉景觀提前進入最佳觀賞期。“十一”長假剛過,各大旅行社已陸續推出紅葉遊遊線。
國慶長假過後,本應迎來一段時間的旅遊淡季,但随着楓葉提前轉紅,紅葉遊提前火爆起來。往年在10月20日左右才正式啟動的紅葉遊,在國慶節剛過就迎來不少市民的咨詢及報名,使得今年沒有出現以往國慶節後的旅遊淡季空當。紅葉遊線路有北京的香山、八大處、慕田峪長城、紅螺寺和天津的薊縣盤山、八仙山等。較遠一些的三四日遊則包括河南青天河、山東蒙山、濟南紅葉谷等新興線路,更遠的甚至還有一些西部景區,如新疆喀納斯、四川米亞羅等。随着出境遊向深度發展,到日本和韓國等紅葉之國賞紅葉也開始受到市民青睐,旅行社推出的相關主題旅遊吸引了不少報名者。
“從‘十一’前夕開始,京津兩地有幾股冷空氣提前頻繁侵入,景區霜降來得早,催促綠葉換新衣。”霜降是紅葉變色的關鍵“指令”。低溫會破壞葉片内的葉綠素,經霜打的植物葉面的葉綠素會被進一步破壞。此時,耐低溫的葉黃素、胡蘿蔔素、花青素等仍然頑強,這使得植物葉面呈現出絢麗的紅、黃、橙、紫的色彩。除了溫度,樹葉變紅還會受到地形、地貌、海拔與陽光照射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山峰高處寒冷,故紅葉比低窪地區要來得早些。
北京賞紅景區佳期均提前到
北京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紅葉嶺景區由于獨特的小氣候,現已達到紅葉的最佳變色期,景區的紅葉景觀層林盡染,成為京城最早觀賞紅葉的去處。根據“變紅指數”,紅葉變紅率超過50%以後,景區紅綠相間,即進入最佳觀賞期。據悉,今年紅葉嶺景區的霜降較早,從9月下旬開始,紅葉嶺幾次下霜,加之黃金周這幾天晝夜溫差超過10℃,所以景區紅葉今年提前進入最佳觀賞期。這幾天該景區的紅葉變紅率已達55%左右,變色率24%,是近4年來最早的一次。這意味着紅葉掩映古長城的金秋景觀已經出現。
根據香山公園在山上成立的氣象站觀測,10月上旬平均氣溫比去年偏低2攝氏度左右,并有3次明顯的降水。今年香山的紅葉變色早,整體變色速度比去年提前4天左右。香山景區紅葉的最佳觀賞期,去年是10月24日,而今年預計将在10月18日前後達到,這也是五年來最早達到最佳觀賞期。23屆香山紅葉文化節已于本周開幕。
薊縣紅葉早熟驚現“北方紅豆”
天津市薊縣盤山、八仙山等,近年也是市民及遊客紅葉遊的熱點。目前,八仙山景區的明安梁、聚仙峰等景區出現大面積早熟秋葉,火紅的五角楓、元寶楓和橙黃的栌葉點綴在山坡上、峽谷間,與其他樹種還很青綠的葉子形成鮮明對比,色彩絢麗,煞是好看。據悉,今年夏季八仙山雖然雨水充沛,卻出現紅葉早熟現象,主要是初秋溫度低、光照少、晝夜溫差較往年更大造成的。預計今年八仙山景區的紅葉将持續到10月底,10月中旬将是最佳觀賞時機。 此外景區太平溝附近還出現大量蟲瘿奇觀。據專家介紹,這種蟲瘿隻生長在栓栎樹葉的表層,在适宜的溫度和光照條件下,與樹木相互依附,共同生存,不會像其他蟲瘿種類那樣對樹木生長造成影響。今年八仙山景區大規模出現蟲瘿現象,與景區生态環境日益優良是分不開的。八仙山景區内有栓皮栎上百萬株,每株樹上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蟲瘿,有的樹木一片葉子上就結了20多隻,遠遠看去一株株、一串串,色澤鮮紅,在秋日的陽光下熠熠發光,仿佛南國的紅豆生長在了北方,令人既提前觀賞了紅葉,又欣賞到了“北方紅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