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生活保健 冬至應該怎麼養生
第二章:冬至怎樣養生
第三章:冬至養生 中醫專家教你四原則
第四章:冬至養生要護陰滋陽
第五章:冬至氣溫下降 防寒防病講策略
今天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适合養生保健的時節,那麼這一時段人們應當如何做好養生工作呢?養生有什麼原則可以遵循嗎?
生活保健 冬至應該怎麼養生
中年養生的關鍵:
一、靜神少慮(即“壯不競時,精神滅想”)要求中年人
1.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
2.注意合理用腦,有意識地發展心智,培養良好的性格,尋找事業的精神支柱;
3.學會欣賞别人的優點,工作、學習之餘多聽音樂,它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
4.注意儀容儀表,不同的場合裝束要得體,心态年輕化,以振奮精神,增添生活樂趣。
二、勞而勿過(《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即“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
1.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2.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生活節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3.利用各種機會進行适當運動,有句諺語“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說明冬季鍛煉的重要性。
三、節欲保精(《養性延命錄》:“壯而聲色有節者,強而壽”)
1.欲不可縱
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節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節,勞倦内傷,損傷腎氣。腎為先天之本,腎精充足,五髒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強,身體健壯則人能長壽。反之,腎精匮乏,則五髒虛衰,多病早夭。《泰定養生主論》曰:“三十者,八日一施洩;四十者,十六日一施洩,其人弱者,更宜慎之,人年五十者,二十日一施洩。……能保持始終者,祛疾延年,老當益壯”,這說明嚴格而有規律地節制性生活,是健康長壽的必要保證。
2.養血固精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以“男子貴在清心寡欲以養其精,女子應平心定志以養其血”也就是男子以精為主,女子以血為用,來說明節欲保精的重要性,而東漢醫家張仲景則以“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貴而壽,多欲而得之男女,濁而夭”闡述了節欲保精不但有利健康,而且是優生優育的首要保證。
冬至怎樣養生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冬令進補的重要時間節點。從中醫陰陽理論說,冬至是陰氣盛極而轉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陰陽轉化,在運動中構成了自然界與人體的平衡與和諧,養生也要順應此規律。
保暖——從腳開始
冬至陰寒之氣隆盛,成為“進九”之始。在冬至養生中我們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所以冬至養生首先要多着衣、避寒邪,特别是要注重足部的保暖。
運動——動中求靜
冬至起,自然界的陽氣開始上升,我們體内的陽氣如何升發呢?“動則生陽、靜則生陰”。通過合理的運動就可以幫助我們升發體内的陽氣,但是過度的升發陽氣就會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蟄藏的養生道理了。冬季運動,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襲,其次運動量不宜過大,要在動中求靜,以臻安身靜體、氣定神閑的境界。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的運動都是很好的選擇。
飲食——補充津液
另外還需要注意,冬至日不可吃太過辛辣刺激的食品,過食辛辣隻可生陽動火,導緻内熱積聚,郁熱上沖。過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導緻飲食不化,聚濕生痰。北方在補充熱性食物的同時,也得吃一些補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蘿蔔、白菜等。
養心——寬厚暢達
養生也要重點養心,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兒女要對老人噓寒問暖,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保養。
冬至養生 中醫專家教你四原則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漢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宮廷和民間曆來十分重視。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十天陽曆年(元旦)。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我國自古就有“順時攝養”的說法,節令更替,冬至養生方法亦當做相應調整。
禦寒
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冬至養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防寒保暖。在飲食上以溫熱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棗、桂圓、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外出時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氣溫較低時盡量少出門,适度保暖、适量運動。
養藏
冬至後,天氣寒冷、陽氣伏藏,順應這一變化,此時養生當注重于“藏”,早睡晚起,勿過度操勞;避免急躁發怒,以免擾動閉藏在内的陽氣。補養腎髒十分重要。
補陽
冬至時陰氣已達到極盛,陽氣開始萌芽。順應這一趨勢,冬至養生亦應适當補養陽氣,可以适當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藥食,注意生活規律,定時開窗換氣,常呼吸新鮮空氣适當進行室外體育鍛煉。
益陰
《内經》有“秋冬養陰”之說,而北方冬季氣候一般比較幹燥,常有大風天氣,因此,滋益陰精也是冬至養生的重要内容。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少吃為妙,平時多喝水、多吃水果,卧室内要适當通風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濕度,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冬至養生要護陰滋陽
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陽氣又慢慢地回升,并逐漸旺盛。由于陽是從陰裡面生出來的,所以隻有當陰足夠旺盛時,陽氣才能生得更好。明白了這個道理,那我們在冬至節氣前後應該如何養生,才能達到護陰滋養陽的目的呢?
一、冬至前後要注意不要過多運動,要靜。這樣,陰氣才能旺盛,陽氣也就能生得更好。
比如說,一個人平時很愛運動,那麼在冬至前後,就應當适當減少運動量,這樣才能更好地适應大自然的變化,對身體也更好。
二、适當調整作息,盡量早睡,即使不能早睡,也要少從事強體力或是強腦力勞動,使身心盡量處于安靜的狀态,尤其是不能熬夜。因為,中醫認為熬夜是最傷陰血的,陰血損傷之後,陽氣就不能很好地生起。
三、熬夜也傷陽氣。在《黃帝内經》中有一句話叫做“煩勞則陽氣張”,意思就是煩勞過度則傷損陽氣。在冬至前後,陽氣剛生出來,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嬰兒必須多吃多睡才能正常發育,如果嬰兒吃、睡不足,就會生病,就不能很好地發育。
四、如果是病人,而且一直服藥。那麼,冬至前後這幾天,在病情平穩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停藥數日。因為中藥之所以能治病,是因為藥物可以幹擾人體氣血的運行。尤其是在冬至前後,與平時相比,人體内的氣血對外界的幹擾更加敏感,所以盡量不要吃藥以免幹擾陽氣的生起。
藥物雖然會幹擾氣血的運行,但是吃一些食物來調理還是不錯的,冬至這天适合吃羊肉蘿蔔湯,因為羊肉是補脾腎的,但有點滋膩,而蘿蔔是通氣的,可以抵消羊肉的滋膩。脾腎強健了,尤其是脾強健了,人體内的陰氣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滋潤,陽氣自然就能更好地生起。另外,羊肉炖當歸、生姜,也是不錯的選擇。除了羊肉之外,狗肉也可以選用。
冬至氣溫下降 防寒防病講策略
我國天文教育專家趙之珩介紹說,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此時太陽黃經270度,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太陽的輻射量和日照時數到達最低點,北半球白晝最短、夜晚最長,所以在我國曆代也稱為“日短”“日短至”。
過了,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意思是說,從這一天以後到立春的45天,陽氣漸升,陰氣漸降,白晝漸漸變長,夜晚漸漸變短。
天文專家表示,過後,我國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據氣象資料統計,每年的前後都有強大的冷空氣和寒流南下,造成驟然降溫,并伴有大風、雨雪、冰凍等惡劣氣候。
據中央氣象台預報,從12月21日開始,一股較強冷空氣将自北向南影響中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将帶來4℃-8℃的降溫天氣,并伴有4級—6級偏北風。
寒冬時節,為了防寒保暖、少生疾病,天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豔玲提示說,此時節,公衆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松,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因此,此時節一定要進行适當的鍛煉和體育鍛煉。比如平時要堅持用冷水洗臉,慢跑、打拳、舞劍等方式,都可以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适應性和耐寒能力。
結語:冬至養生除了在衣食住行要做好保健之外,運動也千萬不能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