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閑聊,室友和我吐槽:
“樓下的自助收銀便利店居然沒有購物袋!”
當時我有些不明白,拿了就走,要什麼袋子呢?
她才給我解釋了隻有女性能懂的原因:
突然來例假了,沒有備好衛生巾,需要中午吃飯時間去便利店買,可那個點正是白領買便當的高峰期,衆目睽睽之下,她無法做到拿着衛生巾掃碼,再拿着衛生巾一路走回公司,可走到店裡才想到,自己不知道購物袋在哪裡購買…
橘一向認為,生理用品沒什麼好害羞的。
但聽她這麼說也能理解,也附和着吐槽了幾句。
分享這個故事,是想說這種“羞怯”如此常見,
有生之年,還能看到國産劇出現如下場景——
“我,李尖尖,今天來例假啦!”
最近開播的《以家人之名》,
主角是因機緣巧合湊成的異父異母一家人,
唯一的女孩李尖尖,有兩爸兩哥,關系甚好。
至于怎麼組成這奇妙的緣分?
最簡單的關系,兩位爸爸是上下樓鄰居,
至于其他,都寫在圖裡了↓
而咱們的李尖尖,把虎字刻在心口。
開學第一天回家就美得很,喜悅溢于言表。
接着就對四個男性同胞宣布了開頭那段好消息。
看到各位石化的家人,李尖尖還納悶:
“你們愣着幹嘛?不恭喜我啊?”
眼見大家帶着尴尬的笑容恭喜完,
爸爸想轉移話題……
李尖尖立馬拉回主題:
“之前沒來例假,還擔心自己有遺傳病呢!”
爸爸禮貌地接了幾句話……
李尖尖又迅速順杆爬:
“我同學都會肚子疼,我怎麼不痛啊?”
小哥倒是成功轉移了注意力……
卻迎接了新一波暴擊,
李尖尖迫不及待跑出來分享喜悅:
“我哥送了我一件小背心,白色蕾絲邊,好好看哦!”
一群男人終于四散而逃……
甩着手上的全新内衣,
尖尖表示自己也要回屋去試一下,
親爹聽到又緊張了,提醒她千萬别到外面去說……
李尖尖自然是義正言辭地“怼”親爹,
就這樣開心蹦跶着進屋了。
女孩越是鎮定,男性越是慌張,
這個視頻片段讓觀衆從彈幕笑到了SNS評論,
還被評為“最近幾天看劇最搞笑的一次”。
橘也笑得很開心,不僅是因為好笑。
更是為這中間包含的健康觀念。
雖然李尖尖的媽媽走得早,
但親爸爸愛小孩,講求尊重,足夠開明,
無血緣關系的哥哥也會細心地為她準備Bra。
在這個特别的家庭裡,
沒有人教她“月經羞恥”,
沒有人教她“胸罩羞恥”,
沒人人給她灌輸“女性模闆”,
面對一切都泰然、舒展、不扭捏,
所以能興奮激動地迎接自己的成長,就像大多數男孩那樣。
可下一秒就被拉回了“刻闆印象”之中——
單親爸爸把女兒的話放在心上,找到鄰居老阿姨詢問相關的事情,雖然害羞,還是說出了口。
來得晚是不是和遺傳病有關?
老阿姨倒是說沒什麼關系,隻是接下來連連吐槽:你粗心,養女兒麻煩,怎麼不聽自己的話找女朋友。
從小背心換到有鋼圈的文胸?
老阿姨又一頓“訓斥”,女孩子沒個媽,真可憐。
想約阿姨家的孩子和女兒一起買文胸?
阿姨這句“哪有個女孩子的樣”,也把刻闆印象的技能條拉到了滿分。
最後隻好希望……
爸爸這個白眼就是這部劇的立場。
當然,橘依舊覺得李尖尖是個好榜樣↓
她是“野孩子”,難得敢和爸爸哥哥分享自己的喜悅;
我們是普通人,不用主動宣傳,但也不需難以啟齒。
會這麼說,自然是因為“月經羞恥”依舊廣泛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
有沒有給“月經”取綽号,對此諱莫如深?
會不會希望用黑色塑料袋來隐藏購買的經期用品?
有沒有在班裡/辦公室偷偷摸摸地拿出衛生巾去換?
會不會因為經期而不能出現在寺廟之類的場所?
這些問題的程度各有不同,還有些是恥感帶來的副作用。
是不是毫無準備地迎來了第一次經期,還為此感到羞愧?
知不知道經期拉肚子是一種常見現象,你并不是唯一受到困擾的那個?
月經到底是什麼?
說平常,是世界一半人口都會發生的自然現象。
說神聖,是為了孕育生命,女性在生理上做出的貢獻。
說貢獻,一點都不為過。
這是為了讓雌性的身體适合孕育後代,在進化中演變出來的複雜機制。
但到底是流血,女性也必須承擔着副作用。
我們的身體為了止血,會讓子宮對血管産生壓力,研究發現,壓力之大,相當于分娩第二階段的陣痛。
嘿,如果不看這個科普,永遠都不知道女性多棒呀?
明明是值得驕傲,并不因此而應該被懲罰的事兒,
卻總有人要為自己沒法控制的東西感到羞恥。
有人或許會說,“我從未經曆過”。
這隻能說明你作為個體很幸運,在一個相對尊重開放的環境長大。
但世界上很多女性并不擁有這份幸運。
《月經革命》是2019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
看了才能知道,隔壁印度有一半人口過着這樣的生活——
從男性,到年長女性,都認為這是病,
而年輕女性也不敢公開說出這件事,
這不是她們願意害羞的個人自由,而是環境對女性的歧視。
她們在這段時間禁止去寺廟,禁止向神禱告,
她們依舊用着破布和草灰,衛生巾是隻屬于10%女性的奢侈品,
她們面臨着來自男性的注視,大多因此被迫辍學,立馬結婚,立馬生育,立馬失去工作機會…
在這裡,月經是一種詛咒。
不是因為它肮髒,而是它背後代表的生育能力,讓女性自此永久失去自由。
這離我們看起來是多麼遙遠啊?
但追溯曆史,我們都曾一樣。
明朝,醫聖李時珍讓君子遠離經期女子,避免生病,
海外,經血讓植物腐敗、動物發瘋的言論并不小衆,
随着現代醫學的進步,
對月經的誤解與禁忌才慢慢消解,
也是工業革命和女性主義興起,
才讓經期用品成為女性觸手可及的存在。
可……
“月經羞恥”并沒有因此被關進曆史的閣樓。
就說現在,依舊有很多人陷入月經貧困,
依舊有孩子能說出校園時期被男同學嘲笑的場景,
依舊有女性的正常生理需求被蔑視,
依舊有不少彈幕對這些禁忌感歎“我們也是”。
有狀況,自然有抗争。
如今可以看到更多的朋友呼籲:
說出“月經”,光明正大地從包裡往外拿衛生巾,為“拒絕月經羞恥”發聲。
自然,也可以看到各種質疑“過度”的言論。
可這并不是可以簡單性轉的事。
男性不會因為因為生來自帶的功能而被認為恥辱,
社會怎麼看待月經,其實就是在怎麼看待女性。
通過更多的讨論,不論溫和或過激,
都是為了讓月經浮上可見的水面,不再是一個禁忌。
等到有一天,“拒絕月經恥辱”不再是女權主義的行為,而是所有人的共同認知。
那一天再來讨論過度的問題,也不遲。
最後一句
希望,從2020開始月經不再羞恥
(部分素材來自水印,如有任何問題請與橘子君聯系)
(版權歸橘子娛樂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