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可引發心理問題每個人幾乎都會遭遇便秘問題,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受到便秘的困擾。
便秘可引發心理問題
每個人幾乎都會遭遇便秘問題,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受到便秘的困擾。張泰昌首先指出,要了解便秘,首先該知道什麼樣的排便規律是正常的。一般來說,正常人每天大便次數為1、2次或2、3天排便1次,多數人會在清晨起來或者早飯後排便。出現以下3種情況就說明人便秘了,如3天才排便一次或每周排便少于3次;糞便幹結而且量少;排便不暢,很費力、很困難。
發生便秘可不僅僅是排便比較費勁那麼簡單,它還會帶給便秘者心理負擔,甚至導緻患者心理障礙,有的患者在就診時甚至因此說出了“活着沒勁”的話,可見便秘給患者心理造成的巨大負擔。
此外,因為糞便幹燥、排便困難,還會直接引起或加重直腸炎、肛裂、痔等肛門直腸病。硬的糞塊壓迫腸壁常形成潰瘍,便血,嚴重者可引起腸穿孔。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壓,屏氣使勁排便造成的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事情也不少見,便秘常會引起心絞痛、心肌梗塞發作、腦出血、中風猝死等。由于糞便不能及時排出,有害物質被吸收還可能引起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而食欲不振、腹脹滿、嗳氣、口苦、肛門排氣多也是便秘者經常遇到的問題。更讓一些便秘者苦惱的是,由于長時間用力排便導緻直腸疲勞,肛門收縮過緊及盆腔底部痙攣性收縮,還會造成不射精或性欲減退、性生活沒有高潮。
飲食情緒等導緻便秘
張泰昌指出,導緻便秘的原因比較複雜,首先是飲食習慣上,如飲食過于精細少渣,如粗糧吃得少,食物中缺乏食物纖維,就容易便秘。其次,身體内液體攝入不足也是導緻便秘的重要原因,如水喝得少。
另外,過分緊張,或是因為忙碌或其他原因忽視便意未按時排便;或生活習慣突然改變,如到國外或外地旅遊;或是肛門有疼痛性疾病、習慣性使用瀉藥、習慣性灌腸,都會影響腸黏膜,造成人不能規律排便,導緻便秘。
一些全身性疾病導緻的動力不足也會導緻便秘,因此久病體弱、長期卧床、營養不良、肥胖者或老人更容易便秘。此外,已經明确會導緻便秘的疾病還包括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低鉀血症、慢性鉛中毒、尿毒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門脈高壓症等。
一些精神和心理因素也被證明和便秘有關,如精神性厭食、憂郁症、抑郁、焦慮、強迫觀念及行為、精神分裂症等,減肥過度吃得太少的人也容易便秘。還有一些藥物也會引起便秘,如嗎啡、颠茄、各種鈣片、抗高血壓藥、抗抑郁藥、肌肉松弛劑等。
除了上述原因,随着年齡增長帶來的衰老導緻的各種問題,老人随着年齡增長各種機能減退,如食量和體力活動減少,胃腸道分泌消化液量減少,腸管的張力和蠕動減弱、參與排便的肌肉張力低下,都導緻對排便的推力不夠,引起慢性便秘。老人容易患上的慢性疾病也和便秘直接相關,如糖尿病、腸道腫瘤、營養不良、長期卧床等。
養成規律根治便秘
一旦出現便秘尤其是老人便秘,張泰昌建議,老年人可以先自我調整。如果原因不清楚,應及早去醫院檢查,明确便秘原因,可以查查便常規,有必要的還要做結腸鏡檢查等,除外一些嚴重的情況。
在選擇服用瀉藥時,專家提醒,服藥要從小劑量開始,盡量減少用藥次數,最好晚上服用瀉藥,通便藥最好幾種交替使用,别老使用同一種藥物,否則會影響使用效果。專家還強調,藥物種類的選擇、劑量和使用方法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除了藥物治療外,對于長時間便秘患者,目前醫學上還可以使用腸道水療機幫助患者解決便秘問題。而對于頑固性便秘,可考慮手術,但通過手術治療的目前比較少。
要預防便秘,首先要調整飲食結構,“管住自己的嘴”,多吃一些有利排便的食物,如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多吃含麥麸多的粗制面粉、糙大米、玉米、燕麥、大豆、薯類,還要多吃水果和蔬菜,重視足量飲水,如早晨起來喝杯白開水對改善便秘有好處,平常也要注意主動多喝水。尤其老人每天多喝水,不但對預防便秘有好處,而且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作也很有好處。
專家指出,人往往不能想排便就排便,養成規律則有利于排便及預防便秘。專家建議人們每天在差不多的時間去排便。鑒于大腸的運動常在晨起和餐後出現,因此最好在早晨起床後或早餐後主動去排便,以形成條件反射;如果習慣晚上排便,最好在晚飯後。千萬不能無故拖延大便時間,不要因為有些事情人為地控制排便感,以免排便反射減弱,引發便秘。
總之,多動對于預防便秘是很有好處的,要調整生活節奏,工作應适度,勞逸結合,避免久坐少動和精神高度集中。要增加運動,根據自身狀況适量運動,如深呼吸、腹部運動、轉腰屈腿、走步、跑步、打太極拳等。如果做上述活動困難的,可進行腹式呼吸鍛煉及腹部按摩,即起床前及睡前用兩手依順時針方向,即腸管正向蠕動方向推揉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