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處于封建社會最頂層的莫過于皇帝,在皇宮裡面的等級制度森嚴,凡事都得有标準。大到參政議政,小到柴米油鹽,那麼你知道皇帝是怎樣選宮女的嗎?
明朝皇帝瘋狂采選宮女
明世宗即位10餘年,擁有宮女近千,但仍不滿足,仍下聖谕采選宮女。據說内閣接到聖谕,立刻采辦,明世宗有一次笑納三百11至14歲的少女的記錄。
明代宮女的數量是有名的多,“明朝宮女至九千人,内監十萬人”,據說每年宮中花費的脂粉錢達到四十萬兩銀子,人多得有些宮女連飯都吃不到,以緻被餓死。盡管如此,皇帝卻還在不斷地選秀,不斷地從采選宮女,甚至連寡婦也掠奪。
明世宗一次選秀300人 明武宗連寡婦也不放過
明世宗即位10餘年,擁有宮女近千,但仍不滿足,仍下聖谕采選宮女。據說内閣接到聖谕,立刻采辦,明世宗有一次笑納三百11至14歲的少女的記錄。
明武宗朱厚照有過無不及,除采選宮女,還公開掠奪,連寡婦也不放過。“每夜行,見高屋大房即馳入,或索飲,或搜其婦女”。明武宗31歲就死了,在生前多次個地巡遊。明武宗車駕所到之地,就是婦女被掠取之地。正德四十年十二月,明武宗巡幸揚州,太監吳經受命先到揚州四處搜尋美女,半夜強行搶奪女子,連貌美寡婦也未能幸免。
明朝宮女選秀有試用期
明朝其實有一套很規範的選秀女制度。比如朱元璋時曾規定從天下士民中采選宮女,入宮之秀女應在13歲以上。另外,明宮的大型采選活動有其規範性的,入宮要成為妃嫔甚至還有試用期。
在明朝,内監和穩婆可以說是宮女選秀的第一評委。隻有在13至16歲,非醫、非巫、非商賈和百工的女子才有資格參加選秀。明朝宮女選秀過程甚是複雜。用現在的話說,差不多得經過海選、面試、初試、複試、試用等過程才能入得宮内。
清人紀昀在《明懿安皇後外傳》上記載過明朝宮女的整個選秀過程。那是明代天啟元年,明熹宗曾派各路人馬到全國物色13至16歲五千名女子。負責選秀的内監在看中了某家女子之後,會付出一些銀币作為聘禮,然後責令其父母在某年某月裡把她們送到京師。待所有的美女雲集京師後,然後分組。
分組後的第一天依然由内監來察視挑選,首先從整體外形上将一批女子淘汰,比如稍高、稍矮、稍肥、稍瘦的均排除在宮女之外;第二天則挑選得更為仔細了,内監會從五官入手,檢查耳、目、口、鼻、發、膚、領、肩、背等是否有不周正的,若有一處不周正即淘汰,看了五官還得聽聲音,侍侯皇帝老子或者妃嫔們,不能話都不清楚。因此,被選者被要求說出自己的籍貫、姓名、年歲等,若聲音混濁、嗓音粗濁,或應對慌張的即被淘汰;第三天,内監又有了另外的考核标準,先是拿尺量女子的手足,然後讓她們行走數十步,對那些腕稍短、趾稍巨,或者舉止稍輕躁者加以淘汰。如此三天下來,差不多隻剩了千人左右。
這千人是否是笑到最後的人呢?非也,他們隻是過了内監這關,能否入得宮門,還得過穩婆那關,以便優中選優。
穩婆會将她們依次引入密室,進行更詳盡的觀察和挑選,比如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再次篩選出三百人。
這三百人被禁在宮中生活一個月有餘後,相當于現在的試用期。再這一個多月裡,穩婆等人會根據其性情、作風、智愚與賢惠及帝王的喜好,再選出“秀色奪人,聰慧壓衆”的五十人為妃嫔。
更多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