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腫瘤康複網由治療卵巢腫瘤的專家宋洪恩醫生親自坐診治療各種卵巢腫瘤,對各類卵巢腫瘤病症有豐富的卵巢腫瘤治療經驗,對于各種類型的卵巢腫瘤病症,如有患卵巢腫瘤的患者,請與我們聯系:0371-68715173 68717218.
“三棱桂枝湯”及“軟堅散結散
治療卵巢腫瘤226例療效觀察
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台胞小區腫瘤專科門診部
李銀良1宋洪恩2張秀貞2周豔麗2
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僅次于宮頸腫瘤。居女性生殖腫瘤的第二位。目前此病的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我科自1994年3月―2005年3月的10年間,采用“三棱桂枝湯”及“軟堅散結散”治療卵巢腫瘤226例,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本組運用中醫理論實踐與現代組織細胞學病理檢查相結合,采用現代B超、CT掃描及磁共振顯像的診斷手段,共治療觀察各期卵巢腫瘤226例,據臨床統計,年齡最大者73歲,最小者16歲。其中16歲―30歲者26例,占11.50%,31―40歲者42例,占18.58%,41―50歲者68例,占30.09%,51歲以上者90例,占39.83%。由此可見,随着年齡的增長,發病率成梯形上升,經臨床觀察更年期、絕經期發病率最高。本病無明顯的地界,但以工業區、空氣、水源污染嚴重的地區,發病率明顯上升。依據1964國際婦産科聯盟(FIGO)制定的組織學分類法①評定标準結合本科臨床實際确診為Ⅰ期患者(腫瘤1―3公分),22例占9.73%,Ⅱ期患者(腫瘤3.1―5公分),46例占20.35%,Ⅲ期患者(腫瘤5.1―7公分),86例占38.06%,Ⅳ期患者(腫瘤7.1公分)以上者72例占31.86%,部分患者經病理檢查而确診為卵巢腫瘤。2、臨床組方2.1桂枝三棱湯組方三棱10g文術10g桂枝10g貓爪草15g當歸10g紅花10g川芎10g赤芍10g白術15g熟地15g黨參10g黃芪15g澤漆10g元胡10g三七(炙碎)3g茯苓10g玄參10g瓜蒌15g上甲15g女貞子10g守宮(炙碎)3g大黃10g水蛭(炙碎)3g土鼈蟲6g百腳(炙)3g重樓10g半枝蓮10g蛇舌草10g絞股蘭10g仙鶴草10g敗醬草10g昆布10g海藻10g姜南星10g王不留行10g蒲公英10g幹姜3片大棗七枚為引,疼痛加劇者加七葉蓮15g兩面針15g;低熱者加柴胡15g闆藍根15g;體虛者加人參10g山藥10g黃精10g;大便不通者加番瀉葉10g芒硝(沖)10g用法:每日1劑,水煎3遍,飯後半小時溫服。2.2軟堅散結湯組方澤漆30g華蟾30g商陸30g粉姜30g川烏15g草烏15g乳香15g沒藥15g皂刺30g大戟30g芫花30g甘遂15g當歸15g紅花15g當歸15g川芎15g木鼈子15g,以上藥物分别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炮制粗粉過篩,摻均裝在20×20cm布袋内縫口備用。用法:先将藥袋在普通飯鍋内熱蒸20-30分鐘,然後再灑酒50D100ml。為防止燙傷皮膚,需用幹毛巾将藥袋包好敷于腫瘤原發部位,待溫度适宜時,再将毛巾去掉。為确保療效,需保持一定的溫、濕度(每次蒸後務必灑酒100ml)。熱敷時,藥袋上放入一熱水袋,病人若感太重時可采用立體熱敷,待局部感到溫度下降時,再将藥袋翻轉後敷于患處,每次熱敷時間持續30分鐘左右,每日2-3次,反複間斷熱敷,每包藥物可反複使用3-4天。3、卵巢腫瘤療效标準按《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标準》②即衛生部統一制定的全國中醫中藥治療惡性腫瘤療效評定标準③綜合而定治愈:經治療後症狀及客觀檢查陽性征象消失,經B超、CT掃描及磁共振成像檢查腫瘤消失,恢複一定勞動能力,連續觀察3年以上無複發者。臨床治愈:經治療後症狀及客觀檢查陽性征象基本消失,經B超、CT掃描及磁共振成像檢查腫瘤縮小一半或一半以上,恢複一定的勞動能力,連續觀察半年至一年無複發者。顯效:經治療後主要症狀及客觀檢查陽性征象明顯好轉,經B超、CT掃描及磁共振成像檢查腫瘤穩定或縮小,連續觀察2―6個月不再發展者。無效:經治療後主要症狀及客觀檢查陽性征象無改善或僅短期改善而又迅速惡化者。4、卵巢腫瘤療效觀察本組治療觀察各期卵巢腫瘤患者226例,治愈72例,占31.86%,臨床治愈78例,占34.51%,好轉67例,占29.65%,無效9例,3.98%,總有效率為96.01%。經臨床治療觀察用藥時間最長者240天,最短者110天,平均用藥時間175天。5、略舉病例病曆1、宋漢營女58歲,山東省煙台市人,患者于1998年3月患卵巢癌,手術切除後一年複發,腫瘤并向腹溝、淋巴轉移,經化療腫瘤時消時長,症狀無能改善。後經病友介紹,患者于1998年4月,來我科接受“三棱桂枝湯”及“軟堅散結散”治療,經治療一周後,食欲明顯增加,自感症狀好轉,繼續用藥三個療程,B超複查,包塊消失,至今未複發。病曆2、張桂蘭女59歲,山東省梁山縣人,1993年5月發病,自感下墜不舒、下腹部穩痛及右側包塊而就診,經縣人民醫院B超檢查發現右側卵巢部位有6×8cm包塊,邊界不清,B超印像為右側卵巢腫瘤并向周圍組織轉移,臨床診斷為卵巢腫瘤Ⅳ期,無法手術,後經病友介紹,患者于2005年3月11日,接受我科“三棱桂枝湯”及“軟堅散結散”治療,經治療一月後,上述症狀明顯緩解,經B超複查,包塊縮小2cm,繼續用藥3月餘,複查,包塊消失,至今健在。6、讨論卵巢腫瘤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全身症狀不明顯,腫瘤小時不易察覺,常因其它婦科檢查被發現。其主要體征為:腹部盆腔包塊,患者自感小腹脹滿,下部不舒,常呈鈍痛,少數患者可出現腹部腫大、腹水,有時并發胸水。若發現上述症狀,已屬晚期。本病屬中醫“疝瘤”“L瘤”“倒開花”等範疇,目前以B超檢查能直觀的顯示出腫瘤的部位、大小、形狀、内部結構及與鄰近器官的關系等。從而提高了卵巢腫瘤診斷的準确率。CT掃描能測定腫瘤的部位及大小。而且,根據腫塊的外形、密度、有無血管增生,腹腔内有無轉移等來區别良性及惡性腫瘤,對診斷卵巢腫瘤能提供可靠依據。中醫認為靠中醫的四診八綱是無法對此病做出正确的診斷,因此不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若卵巢腫瘤屬于早、中期患者,中醫認為或是以手術切除為最佳,然後采用中醫中藥鞏固治療是治愈本病的最佳手段,若屬晚期,最好采用中醫中藥辯證施治,再利用中藥熱療穿透皮下肌層的應激原理④,多數患者經治療後均能得到迅速控制症狀,或臨床治愈。經大量資料證實,若能采用西醫的診斷技術,與中醫辯證施治相結合,取長補短,是治療此病的最佳選擇,有待進一步研究。7、參考文獻①陸志範、塗小煌主編,《實用腫瘤學診斷手冊》,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北京2000年8月第1版562頁。②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部衛生部編《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标準》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1987年12月959頁。③實用腫瘤學編輯委員會編《實用腫瘤學》,第1版、第1冊,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1987年6月29頁。④《健康報》癌細胞為什麼怕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辦。第4版1987年8月6日。作者簡介1李銀良(1970年生)男副主任醫師。畢業于河南中醫學院,現任鄭州市二七區衛生局副局長,主要從事中醫中藥的臨床研究,主管腫瘤的防治研究工作。2宋洪恩(1953年生)男主治醫師。大專學曆,主要從事研究中醫中藥抗腫瘤藥理的臨床應用。2周豔麗(1974年生)女臨床醫師。畢業于河南樹青醫學院。主要從事研究中醫抗腫瘤中藥的藥理實驗。2張秀貞(1974年生)女臨床醫師。畢業于河南樹青醫學院。主要從事研究中醫中藥抗腫瘤的臨床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