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知識
/
非哺乳期為什麼會乳頭溢液?
非哺乳期為什麼會乳頭溢液?
更新时间:2025-04-04 11:00:00

  問:我老婆并非在哺乳期,但用手稍擠壓乳頭就會有乳樣或水樣液流出,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很着急,請醫學專家能夠給與解答。

  問,但用手稍擠壓乳頭就會有乳樣或水樣液流出,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很着急,請醫學專家能夠給與解答。

  醫生意見

  婦女在哺乳期有乳汁分泌是正常生理現象,若在非哺乳期發生乳頭溢液多屬病理表現。這種異常溢液是乳房疾病中較常見的症狀,其發生率僅次于乳房腫塊和乳房疼痛,故應高度警惕,不能掉以輕心。

  乳頭溢液的表現形式可為自行溢出或因局部不适而用手擠壓乳頭時緻使液體流出。其性質有乳汁樣、清水樣、膿性、漿液性或血性等,其中最常見的是血性溢液。發生乳頭溢液常見于以下幾種疾病。

  1、乳腺導管擴張症,早期首發症狀為乳頭溢液。溢液的顔色的多為棕色,少數為血性;溢液化驗檢查可見有大量漿細胞、淋巴細胞而無瘤細胞。此病好發于40歲以上非哺乳期或絕經期婦女。發生溢淮的乳暈區有與皮膚粘連的腫塊,直徑常小于3厘米,同側腋窩淋巴結可腫大、質軟、有觸痛。若并發感染時,腫塊局部有紅、腫、熱、痛的炎症表現。

  2、乳管内乳頭狀瘤40~50歲者多見,在非月經期有血性乳頭溢液,可為鮮紅、暗紅或棕黃色。化驗檢查溢液内可找到瘤細胞。有時病人仔細觸扪乳房,可發現乳暈下有櫻桃大的包塊,質軟、光滑、活動。

  3、乳房囊性增生。部分病人乳頭溢液為黃綠色、棕色、血性或無色漿液樣,化驗檢查溢液内無瘤細胞存在。此病有兩個特點,好發或加重于月經前期,輕者多不被病人介意,重者可影響工作及生活。二是乳房腫塊常為多發,可見于一側或雙側,也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個乳房。腫塊呈結節狀且大小不一,質韌不硬,與皮膚無粘連,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腫塊在月經後可有縮小。

  4、乳腺癌,化驗檢查溢液内可找到癌細胞。45~49歲、60~64歲為此病的兩個發病高峰。其起病緩慢,病人在無意中可發現乳房腫塊,多位于内上限或外上限,無痛,漸大。晚期病變部位出現桔皮樣皮膚改變及衛星結節。腋窩淋巴結腫大、質硬,随病程進展彼此融合成團。總之,異常乳頭溢液僅是乳房病變的表現之一,若通過這種異常溢液的檢查,再進一步“跟蹤追擊”,進行其他必要的輔助檢查,就能早期明确診斷乳房病變,而達到早期治療的目的。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戶口遷移申請書怎麼寫
戶口遷移申請書怎麼寫
戶口遷移申請書怎麼寫?題目:戶口遷移申請書;稱呼具體到哪個地方的公安局、派出所;,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戶口遷移申請書怎麼寫?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戶口遷移申請書怎麼寫題目:戶口遷移申請書;稱呼。具體到哪個地方的公安局、派出所;寫明個人信...
2025-04-04
住字組詞
住字組詞
住字組詞?跟住[gēnzhù]緊接着住口[zhùkǒu]停止說話;不要講下去,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住字組詞?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住字組詞跟住[gēnzhù]緊接着。住口[zhùkǒu]停止說話;不要講下去。住家[zhùj...
2025-04-04
關于生日的朋友圈
關于生日的朋友圈
關于生日的朋友圈?祝我攻無不克,祝我百毒不侵,祝我生日高興,願往後餘生不負自己,全部安好,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關于生日的朋友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關于生日的朋友圈祝我攻無不克,祝我百毒不侵,祝我生日高興,願往後餘生不負自己,全...
2025-04-04
簡單的排比句仿寫
簡單的排比句仿寫
對很多小朋友來說,寫作文都是一件很頭疼的事,因為在寫作文的時候,總覺得腦子裡可用的美句段落太少,寫出來的作文不夠優美,大白話太多,導緻作文分數總是無法提高。因此小誦整理了一些優美的排比句,快來收藏吧!保證孩子在仿寫句子和寫作中都用得上!11...
2025-04-04
寫桃花盛開的作文500字
寫桃花盛開的作文500字
寫桃花盛開的作文500字?到了三月,桃花便開了而我最期待的時刻也到來了,因為桃花是我最喜歡的花,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寫桃花盛開的作文500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寫桃花盛開的作文500字到了三月,桃花便開了。而我最期待的時刻也到...
2025-04-0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