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是我國各地普遍種植的一種糧菜兼用的高效經濟作物,最近幾年來,随着各地農業結構調整的加速,甘薯種植規模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最近這幾年,燕趙農業所在的河北省甘薯種植就得到了廣大農民的青睐,一些地區在擴大種植規模的同時,不斷創新栽培模式,比如最近幾年一些合作社采取膜下滴灌的技術。
通過最近幾年的對比,我們發現采用甘薯膜下滴灌技術比傳統種植有幾個方面的優點:可以提早栽苗子,及時滴水滴肥,畝增産約2000斤,尤其是鮮食甘薯能提早一個月上市,薯形好,商品率高,趕在集中上市期前銷售,效益可以大幅提升。下面我就結合經驗把這個技術給大家說一說。
在育苗上要盡可能提早進行,重點注意以下幾個細節目前甘薯品種琳琅滿目,咱們要根據紅薯将來的用途,選擇适銷對路的優良品種,要根據當地環境條件及栽培目的、市場需求選擇高産穩産的品種,同時要注意以下幾個細節:
種薯提前處理:挑選薯皮鮮豔、未受凍害、大小整齊一緻、生活力強的健康薯塊,再通過溫水浸種或50%多菌靈浸種消毒。
均勻排種:一般3月初進行溫室育苗,在準備好的苗床上,平放排種。咱們都知道甘薯塊頭部發芽多,而尾部發芽少,因此排種時盡可能堅持的原則是:甘薯頭部朝一個方向;大薯塊密排,小薯塊稀排。這樣做的目的是能夠保證出苗整齊均勻。種薯排完後,再用營養土滿種薯間的縫隙,之後澆一遍溫水,将苗床完全濕潤,再覆蓋5公分左右的苗床土,鋪平按壓,搭棚覆膜。
做好苗期調溫:苗床管理要遵循前期以催為主、中期催煉結合、後期以練為主的原則。排種前苗床溫度要提高到30-32攝氏度,排種完成後苗床溫度上升到35攝氏度左右,連續3-4天,再降到31攝氏度左右。等出苗後将床溫控制在28攝氏度左右,并澆一遍透水,促進幼苗生長,避免種薯糠心。當苗高10公分左右時,床溫降到25攝氏度左右,并适當放風。當苗高達22公分時要進行分批拔苗,拔苗前3天左右澆一次透水,然後進行通風低溫煉苗。拔苗時選擇莖杆粗壯節間短、葉色較深、葉片肥厚、莖上無氣生根的壯苗,每次拔苗後都要進行補水,并追施磷酸二氫鉀。
在整地上要體現精細,栽秧上要實現一個早
一般采取膜下滴灌栽植紅薯,我們當地農民一般會在入冬前後對紅薯地進行深耕深松,為了實現紅薯根系下紮,一般耕深要求不能低于25公分。起壟前先平整土地,同時按照每畝地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5000斤。每畝準備氮磷鉀複合肥50斤、硫酸鉀25斤、微生物菌肥150斤,随着深松翻入地下。在次年的四月初開始起壟,為了減輕勞動強度,建議采用起壟機覆膜施肥鋪滴灌帶,一壟單帶,壟距80-90公分,壟高25-30公分。
谷雨節後,一般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區10公分地溫穩定在12攝氏度以上時,就可以進行栽秧了。選取強壯的紅薯秧苗用50%多菌靈蘸根處理。栽秧時采用一壟單行,株距掌握在17-18公分,畝栽苗4300株左右。栽秧完成後及時澆定植水,5天後澆緩苗水,然後進行蹲苗。
膜下滴灌,注意水肥調控防止莖葉早衰因為采取膜下滴灌,施肥、起壟、覆膜、鋪地管帶一次完成,省時省工高效,提早栽秧,促苗早發,抑制雜草,為提早收獲和高産打下了基礎。在後期的大田管理中,咱們的管理相對簡單,需要把握好水肥調控就可以了。經過半個月的蹲苗後,咱們要結合天氣情況及時滴水滴肥,第一次滴水約栽秧後15天左右。第二次滴水間隔20天左右,每畝随水滴入硝酸鉀肥10斤。再間隔15天左右第三次滴水,每畝随水滴入噻蟲嗪100克和硫酸鉀20斤。以後每間隔15天左右滴一次水,每畝随水滴入硫酸鉀10斤。土壤始終保持半幹半濕狀态,整個生育期滴水八次左右。對于莖葉生長比較旺盛的地塊,要及早化控,可以畝用多效唑80g兌水100斤進行葉面噴施。生長後期為防莖葉早衰,咱們還可以采取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每畝50g兌水100斤噴霧,間隔7天再噴一次。
根據甘薯的用途和品種特性,咱們适時進行采收上市,比如鮮食型甘薯在八月初就可以開始采收,如果是窖藏保鮮,還可往後推遲;如果咱們種植的是澱粉型甘薯如果需要增産增效,可推遲到霜降前采收。
總之,通過最近幾年的種植來看,甘薯采用膜下滴灌技術,薄膜和水帶的費用目前對成本增加不是很大,但是卻可以極大的減輕種植戶勞動強度,提高甘薯品質,還可以有效提高産量,提早上市,這個技術對于種植鮮食甘薯來說增收效果最為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