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都愛購物,也常自嘲為“購物狂”。可是,有一種“購物狂”卻和過度消費是兩回事,有這種病态性購物行為的人,想要的不是商品,而是買的行為。
健康導讀:女人都愛購物,也常自嘲為“購物狂”。可是,有一種“購物狂”卻和過度消費是兩回事,有這種病态性購物行為的人,想要的不是商品,而是買的行為。
俗稱購物狂的過度消費人士,隐藏于城中不同角落,内疚、自卑、欠債累累,成為他們揮之不去的噩夢。心理學專家指出,有病态購物傾向的人,都有欠缺安全感、自我形象偏低、不擅情緒管理的問題,而大部分都源于童年生活的不愉快,所以,某些“貴賓式”服務可以說正中要害。
心理治療是根本
購物成瘾的成因,除自我形象不見全等心理因素、生活苦悶等社會因素,近年來醫學界也廣泛讨論腦内血清素分泌失衡的生理原因。因此,除心理也需理财輔導,但有時配合藥物也是治療方法。不少病态購物人士都有情緒抑郁傾向,血清素藥物也有治療抑郁症作用,但這僅是輔助性質,一般人服藥後3個月,腦分泌開始受控,有助降低病者繼續購買的意欲,但過後仍需透過認知行為治療等,改變病人對自己與物質的錯誤觀念,方能治本與預防複發。
購物狂男處境更窘迫
雖然說女性容易瘋狂購物,在過度消費的個案當中,也有一半的男性購物狂成了求助者,因為男士們愛面子,一般的過度消費項目以服務性質如吃喝玩樂居多,不少人喜歡“請客”,認為是有面子的表現;另外是收藏昂貴的心頭好,如模型、絕版古典CD、限量版衣飾等。但他們一般是家中的經濟支柱,經濟狀況較為緊張,若負債便容易令個人财務問題爆破;女士欠債,可能較易得到家人、丈夫、男友支援。
不買難受買了後悔
美國有不少這樣的“購物狂”。每到周末,她們就會特别興奮。她們瘋狂采購,滿載而歸,但對自己的“戰利品”卻極少有滿意的。她們的衣櫃裡堆滿了沒摘掉标簽,甚至沒打開包裝的新衣、手提袋。她們數次刷爆信用卡,欠下的卡債,讓旁人都感到“恐慌”。
心理專家分析說,如果一個人不是因為需要某些商品而瘋狂購物,那可能是得了一種病态性心理疾病。“購物狂”對商品有一種病态的占有欲,當她們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時就會特别的沖動,哪怕是對自己來說毫無用處或者是重複購買的商品,都會不假思索地大掏腰包。如果看見了不買,心裡就會堵得慌,但往往買了之後又後悔。如果是透支消費,還會有罪惡感而變得焦慮不安。
病态購物行為,不僅可能帶來經濟負擔、影響到家人和朋友的關系,還可能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據統計,美國已有1000萬人患有類似購物狂的精神障礙,而韓國和台灣地區有很大一部分年輕人因透支信用卡成為負債累累的“卡奴”。
物質父母打造購物狂
物欲強勁的城市,生活成本也相對攀高,不少人表面看是“富翁”,但實際上卻是“負翁”,很多人卻以為沒有“行頭”會低人一等,但病态的瘋狂購物之後,往往換來的卻是越買越空虛的結果。最初以為購物可以令心靈滿足,但當買至失控、滿屋都是雜物、債台高壘、家人因而責難,最終令當事人自我形象更低,為自己欠缺自治能力而内疚不已。經濟發展以後,許多經曆過艱苦生活的父母因為自己小的時候得不到太多的物質,更覺得讓自己的孩子有較好的物質享受是所有童年人的願望,有人則因沒時間照顧小孩而想以物質彌補。然而,将來這班年輕人成長後,對物欲的自制能力會大大減低,可以預期過度消費會更趨嚴重。
醫學界對病态購物行為的分析結果顯示,男女購物狂的比例大約為1∶9,發病年齡為18至30歲。事實上,年輕購物狂的比例更占多數。其實躁狂症患者也會失控地購物,但與病态購物不同之處,是躁狂症患者隻會在情緒亢奮時胡亂購物;相反病态購物多在抑郁時購物,且會有坐立不安、煩躁等症狀,情況與嗜酒等類似。
病态購物七型人
被動消費型
特點:“耳根軟”,敵不過售貨員的金口,購物時不會講價或發問;因為太忙,所以見有就買。
改善方法:購物要有”不恥下問”心态、懂得say no;選擇到較少售貨員的店鋪購物。
過度消費型
特點:什麼都買或大量購買同一項目的物品,由嗜好變成沉溺上瘾。
改善方法:盡快停止,重整生活與發展新嗜好,情況嚴重者宜尋求專業輔導。
沖動消費型
特點:購物時沒有目标與優先次序,缺乏自制力。
改善方法:減少逛商場;學習”貨比三家”;制定購物清單以減少沖動消費。
瘋狂講價型
特點:熱愛講價,又因貪便宜而大量購買“減價”貨(可能是劣貨),或浪費車錢與時間去收羅減價貨。
改善方法:理智衡量減價不等于“省錢”和自己的真正需要;将時間、車費與精力計算入“成本”内。
燙手山芋型
特點:在一些複雜财務決定如買股票,或大額消費項目如買樓、買車甚至裝修等,欠缺謹慎考慮。次數不多,但因金額不足以令當事人陷入财務危機。
逃避消費型
特點:往往在承受壓力時購物,借此獲得權利的快感,減低空虛感覺。
改善方法:正視自己的情緒,感到壓力時避免逛街,尋求其他“治本”的減壓方法;購物前寫下清單,以免失控亂買。
崇尚名牌型
特點:隻愛名店,不會在減價店購物;認為名牌能引人注意。
改善方法:擁有一兩件名牌物品并無問題,但崇尚名牌反映自信偏差,該重塑個人價值觀;留意量入為出。
改善方法:避免即時決定,必須反複考慮,尋求第三者意見;自我裝備掌握知識,如地産、股票市場運作情況等。
實習編輯(何鳳霞)
[性心理]最新精彩文章
性身份障礙是怎麼回事?
女白領抑郁過久無故将閨蜜推下樓
外遇性陽痿性心理障礙?
生物學角度看姐弟戀
沒有性愛會患勃起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