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千年又見敦煌?來源:央視新聞在敦煌,時間既慷慨又奢侈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一眼千年又見敦煌?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眼千年又見敦煌
來源:央視新聞
在敦煌,時間既慷慨又奢侈
對穿越時光而來的莫高窟而言
千年隻是一瞬
而對于守護它的人來說
要做成一件事,可能就是一生
甚至是幾代人的傳承
近日,在《國家寶藏》的舞台上
一家三代守護敦煌的故事
讓不少人為之動容
64年重複相同的動作
他讓殘損的壁畫複活
1956年,李雲鶴響應國家号召前往新疆。因探望在甘肅敦煌工作的舅舅,李雲鶴便在當地逗留了幾日。未承想,這一留,便是一輩子。
初見敦煌、初見莫高窟,李雲鶴被眼前的景象深深觸動,“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大面積的精美藝術,色彩絢麗、内容豐富,太感動了”。
“留下來”,這是千年敦煌對李雲鶴的無聲邀請,同樣也是他對敦煌作出的莊重承諾。
三個月的試用期過後,時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長的常書鴻給李雲鶴分配的工作是修複莫高窟的壁畫。在當時,國内還沒有專門從事壁畫修複的人才和技術,一切都得從頭慢慢摸索。就這樣,李雲鶴成為了莫高窟第一位壁畫修複師。
△20世紀50年代的莫高窟
沒有美術和雕塑功底就拜師學基礎,沒有工具就自己造,沒有技術就自己研究。 就這樣,李雲鶴一點一點摸索,制作出原創的“修複套裝”:最小的醫用注射器、包裹綢布的棉球、專用的修複刀、洗耳球、除塵器……他還開拓出“空間平移”“整體揭取”“挂壁畫”等衆多國内首創的壁畫修複技法。
△1963年,配合岩體加固壁畫揭取。(敦煌研究院提供)
△1975年,莫高窟220窟甬道修複。(敦煌研究院提供)
64年來,李雲鶴共修複了4000平方米壁畫、500多身塑像,而且做到零失誤。在他手上,莫高窟裡被“病害纏身”的壁畫和塑像“重獲新生”。
△2010年,敦煌研究院藏唐代彩塑菩薩像修複。(李波拍攝)
△壁畫修複前後對比圖
64年,對于千百年的文物而言,隻是一瞬。對于一個人來說,卻已是一生。
如今,87歲的李雲鶴依然堅持在修複一線。但他深知,這樣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像我這個年齡,你再堅持,總有一天……”
讓李雲鶴欣慰且自豪的是,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兒輩、孫輩也加入了這場與文物漫長對話的旅程中。
△李雲鶴(左)、兒子李波(中)、孫子李曉洋(右)2019年莫高窟465窟工作現場 (莊嶽拍攝)
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
對文物要永遠保持敬畏
1990年,李雲鶴的兒子李波同樣成為了敦煌研究院的文物修複師。對于生于敦煌、長于敦煌的李波而言,回到敦煌修壁畫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家裡有一位修壁畫的父親,這對我的影響是極大的。而且這裡是我的故鄉,我對敦煌對莫高窟,有感情也有責任。”
在李波的印象裡,父親常說,“對待文物要有感情,知道它的可貴才能用心保護它。一旦要修,就要修到最完美的狀态,甯可不修也不能修壞了。”
而真正讓李波明白這句話是在2000年,一次他與父親外出援助兄弟單位的文物修複工作中。當時,李波負責修複一座天王像,可當他給父親看修複成果時,卻得到了父親這樣的評價:“你的理解和狀态都不對,我很懷疑你學到哪裡去了。”
對于父親的批評,李波一開始并不理解,而當他花了兩三天時間翻閱更多資料、進行更多思考,他才領悟到:“文物修複不是簡單的拼接,得去領會文物自身的狀态,不能糊弄自己更不能糊弄古人。”
後來,李波一直堅持着這個理念,也把這種思想傳遞給自己的學生,“無論如何,對文物一定要保持敬畏之心。”
因為爺爺所以更堅持
修複文物帶給我踏實感
2011年,李雲鶴的孫子李曉洋也加入了文物修複工作。一開始,李曉洋并不清楚自己能堅持多久,隻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态。枯燥的文物修複工作也曾使他萌生過退意,“每天坐在同一個地方,成百上千次地重複同一個動作,真的很枯燥。”
如今,李曉洋從事文物修複工作也已超過十年。為何堅持下來了?除了在與文物長時間對話中積攢的熱愛,在他看來,還有兩件事對他的影響最為明顯。
李曉洋記得,有一天傍晚,他們結束工作出了洞窟後,爺爺坐在一個石墩上接電話。大漠的餘晖打到爺爺臉上,映得他的白色胡碴分外鮮明。在李曉洋的記憶裡,爺爺的身體一直非常好。當看到那一幕,他的心被揪了一下,覺得爺爺是不是老了。自然而然地,李曉洋想到了更多,“或許把這件事堅持下去,才是爺爺最想看到的。”就這樣,他有了再堅持堅持的想法。
讓李曉洋最終留在這個行業的“決定性瞬間”發生在2014年,他和同事在莫高窟360窟開展壁畫修複。修複前,牆上的壁畫幾乎完全被浮塵遮蓋,損毀也很嚴重;修複後,壁畫變得清晰、線條十分明确。那一瞬間,他仿佛有穿梭千年的晃神,“這件事讓我很有成就感,覺得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讓更多人看到更精美的壁畫,值了。”
在日複一日的工作中,李曉洋明白了爺爺一直說的文物修複師身上的責任,也慢慢有了對這份工作的獨特感受,李曉洋稱之為踏實,“感覺自己确确實實做了一些特别有意義的工作,所以内心特别踏實。”
這個踏實,是心有歸處;這個踏實,是守護傳承。
“敦,大也;煌,盛也”
曠世敦煌的背後
有着不輸其盛大輝煌的凡人匠心
家道悠悠,文脈綿綿,敦煌是以延續
緻敬,匠人;緻敬,匠心
更多新聞
監制/徐冰 主編/馬文佳 王爍
記者/潘夢瑩 校對/高少卓
©央視新聞
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