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古猗園建園500周年。關于它的命名緣由、園名變遷以及曆代園主等話題引發了大家的熱議。跨越500個春秋,曆經了500年歲月更叠,古猗園傳承着江南文化園林,怎能不令人癡迷?
近日,“上海嘉定”發布了一篇名為《500年前古猗園為何叫“借園”?》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紛紛讨論起了古猗園命名緣由。今天,就讓我們展開說說古猗園的初命名緣由吧!
古猗園竹徑
園林命名,是園林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紅樓夢》中所雲:“偌大景緻,若幹亭榭,無字标題,任是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可見命名對園子本身來說尤為重要。在某種意義上說,園林文化是一種山水文化,而山水文化又是一種人文文化。因此,對園林的命名不能局限于西方的具象化表述,而要求把人類的情感融入其中,追求一種情景交融的最佳彙合點。一個好的園名,既是命名者自身情感流露,又能使他人觸景生情,引起共鳴。
古猗園荷風竹露
園林“芳名”何處來?
一般來說,園林主人的修建園子的目的、寄托的情感、追求的理想或當時的境遇,不管是哪種命名類别,都離不開一個動人的古文典故或故事,這也是曆代私家園林文化内涵的集中體現。
造園之目的
如取“豫”字喜悅、安泰之意,為“豫悅老親”,使老父親高興,園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從1559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幾畦菜田上建造園林。經過二十餘年的苦心經營,建成了豫園。
寄托之情感
蘇州最古老的園林滄浪亭,始建于北宋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年)。北宋詩人蘇舜欽,在汴京無罪遭貶谪後以四萬貫錢買下,進行修築,傍水造亭,因感于屈原“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命名滄浪亭,自号滄浪翁,并作《滄浪亭記》。
當時之境遇
作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拙政園,在明正德初年(1505年),因官場失意而還鄉的禦史王獻臣,以大弘寺址拓建而成,取晉代潘嶽《閑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意,命名為“拙政園”。
拙政園小飛虹
拙政園海棠春塢
理想之追求
始建于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9年)的網師園,将園林蘊含的隐逸文化彰顯到極緻,該園初名“漁隐”,後廢。清乾隆年間(約公元1770年),退休的光祿寺少卿宋宗元購之并重建,定園名為“網師園”。網師,就是撒網的漁翁。如園林學者曹林娣教授所言,漁翁、漁夫作為隐逸文化符号的代表是沒有别的概念可以替代的。
網師園
那麼古猗園初定名為借園又有什麼含義呢?與上述園林命名又何相同或相異之處呢?
借,顧名思義,有暫時使用的意思。明嘉靖初年,第一任園主人為徽籍闵姓,鄉土觀念濃厚的園主或許是用“借”字表達自己是客居南翔、暫借于此之意。事實上,“借”字還有憑借、依靠之意,這與第一種推測似乎有矛盾的地方。令人欣喜的是,筆者在古畫中發現,竹葉的形狀除像“個”字外,還像“介”字,而介與借諧音,古畫中的“疾風驟雨”常用一個個“介”字表達。
明萬曆後期,闵氏一族也發展到了第三代,此時距始建借園也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闵士籍取意《詩經》“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開始改建借園,延請嘉定竹刻“三朱”之一的朱三松設計督造,構建“有水一池,有竹千杆”園林布局,完工後更名為“猗園”。
古猗園竹景
“猗”字,指美盛的樣子。“猗猗”,意即柔美、美好。修葺一新的園子,自然是美好的。“猗”,古文通“倚”,指依靠。如果原名“借園”有暫時栖身和憑借、依靠的矛盾,那麼“猗園”則完全避免了這一矛盾,而且仍然不改其愛竹的雅心。
古猗園竹景
“園園有竹”,早在周朝時,就有竹子應用于皇家園林的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隐士建造的自然山水園,竹子就融入了造園之中。明清時期計成的《園冶》、文震亨的《長物志》,都對竹子造園作了詳盡、精辟的論述。竹景更以其特有的藝術風格和審美情趣,為人們帶來了無限的詩情畫意。可以說,獨具特色的竹文化,已成為江南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重要符号。人們愛竹虛心謙和、高風亮節、淩雲壯志、堅貞不屈的操行以及柔韌、孝義精神,其内涵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品格和禀賦。
倪瓒、王維、蘇東坡、鄭闆橋、白居易這些文人筆下的竹早已滲入到我們的血液和文化基因中。明清時期,文人更廣泛地參與造園,竹子與水體、山石、圍牆建築結合形成的竹林景觀成為江南園林、文人園林的最大特色之一。
古猗園内的竹窗
拙政園的“梧竹幽居”、滄浪亭的“翠玲珑”、網師園的“竹外一枝軒”、古猗園的“不可無竹居”成為以竹造景、因竹對話的典範之作。“竹窺将以拒俗客也”,這是猗園第六任主人為其書房的題額,從“借園”到“猗園”,一字之别,變的是園主人從客居南翔到定居南翔的心境轉變,不變的是對竹一如既往鐘情和追慕。
素材來源:上海古猗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