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代價就是失戀嗎?很多人的初戀都以失敗而告終,人們往往從失戀中學習到了戀愛的方法,但是人去樓空,自己真正喜歡的異性,卻因為自己拙笨的方式而遺憾終生。
心理學家們對戀愛的方式作了細緻的科學研究,結果發現,如果兩個人相愛,其實如果遵循着心理學的規律,就能夠一步步地接近自己的幸福。
【建議】情侶要竭盡全力多接近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以戀愛中的情侶作了調查,結果發現,最終結婚的情侶中,兩個人在談戀愛的時候,各自所處的地理位置較為接近的成功比例最高。
比如,居住的地方接近,在同一單位工作,或者在同一寫字樓工作,參加同一俱樂部活動等等,這樣兩個人就會有大量的接觸機會。
不僅如此,心理學家還進行了一個心理學實驗,給大學生看A、B兩個人的照片,兩個人的個人魅力幾乎相同,但是,照片的展示頻率為A:B=2:1,也就是說,主要展示A的照片,實驗結果是,絕大多數學生對A更有好感,其實,被測試者根本沒有見過A、B兩個人,卻認為A比B對自己更有吸引力。
男女初次見面都不免會産生戒備心理,見過幾次面後,就會對對方有基本的了解,戒備心會越來越少,慢慢地會轉成好感。A比B更有魅力的原因就在于,頻繁的展示消除了人們的戒備心理,就是戒備變好感的生動體現。所以,煲電話粥、約會見面等等,認準了自己喜歡的人是對方,就要竭盡全力地接近對方。
當然,如果你給對方的第一印象很糟糕,那麼你越接近對方就會越糟糕,比如從外貌上判斷,就是拿100張郭德綱、1張金城武的照片,無論怎樣,結果總是人們選擇魅力的對象是後者。
14天後需精神共鳴
僅僅是死纏爛打還是不行的。美國心理學家尤克姆作了這樣一個調查,他調查了30名大學一年級新生的擇友行為,這些學生是新進入大學,并且搬進了新的宿舍。尤克姆發現入住一周後,物理接近的作用力很強,學生們常常多從鄰近的宿舍中選擇朋友。兩周過後,尤克姆發現成為朋友的兩個人則是在價值觀較為一緻的。這個調查證明了即使消除了開始時的戒備心理,如果缺乏某種程度的共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不會長久。
所以,戀愛中的情侶相處的兩個重要的條件是:
1.最初兩周以内的物理接近;
2.兩周以後需要注重精神的接近和共鳴。
在彼此接近的兩周以内,每次約會、聊天和見面,不僅僅是進行自我“展示”,更重要的是仔細收集對方的各種有用的信息,比如生日、喜好、興趣、理想等等,然後,從中找到和自己的相同之處。在第14天的時候,把交流的話題集中到你們共同的愛好上來,比如看影碟、旅遊、喝咖啡等等方面,從你們的相同點開始擴大交流的範圍和話題。這樣一來,不但消除了對方的戒備心,對方還會因為共同點的增多而怦然心動。
如果一切都比較順利,一般兩周左右的時間,你們倆的關系會有突破性的進展,當然,如果事與願違,隻能說是緣分未到,重新開始新的接觸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