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物價局近日公示的一份醫療服務調價方案在當地引發強烈争議。相關醫療機構負責人認為,該方案将使偏低的醫療服務價格恢複合理,減少醫院的虧損。不少市民卻認為該方案根本是“漲價方案”,将加重自己的醫療負擔。
一手術從1000元漲至5000元
“關鍵是你要說清楚為什麼要這麼調,每一個項目調整的依據何在。”南京醫科大學公共事業管理系教授黃曉光30日對《第一财經日報》說。
根據江蘇省物價局24日公示的調價方案,此次江蘇準備調價的137個醫療服務項目中,有125個的價格有所提高。其中,漲幅最高的是“免疫固定電泳”,從每次20元調整至360元,漲幅達17倍。另有多個項目上調千元以上,如“小腸移植術”從1000元漲至5000元。
這一調價方案甫一公布,就引起強烈不滿。公衆普遍表示,這樣的“漲價方案”與全社會解決“看病貴”的努力方向背道而馳,讓人很難接受。
連日來,南京、無錫等地的媒體紛紛引述市民和專家的話,對調價方案表示質疑,認為應該公開醫療服務成本,并舉行聽證會。有媒體甚至批評物價部門“關起門來定價”。
調價初衷:“以技養醫”
江蘇省物價局在其公示通知中介紹此次價格調整的背景時說,從去年該省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出台以來,部分醫療機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各級物價、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反映,醫療服務項目價格不合理。今年以來,省物價局對部分醫療項目價格的執行情況進行了調研,并“組織了多次專家認證會”,對部分項目的成本作測算,還參照了浙江、安徽、上海、廣東等地的現行價格水平,最終拟定了這一調價方案。
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王虹近來多次接受媒體采訪,對這一方案表示支持。她表示,去年開始的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50多年來醫療業最大的一次收費改革。這一改革此前已醞釀5年之久,目的在于把醫護人員的勞動價值和技術含量升上去,把大型設備的檢查費用和藥品的價格降下來,把“以藥養醫”變成“以技養醫”。
王虹同時說,去年物價部門調價時,沒有按照事先測算的成本定價,部分項目所定的價格僅是成本的70%~80%。執行調價之後,各家醫院都出現了大規模的虧損,不少醫院不堪重負。
江蘇省衛生廳日前還表示,為了更好地體現醫護人員的勞動價值,今年拟定調價方案時,降低了“藥占比”(藥品占業務收入的比例)。
透明度成論争焦點
不過,市民對于此次的改革方案顯然很難認同。他們對當地媒體表示,雖然藥品一直在“降價”,但便宜藥接連在醫院消失,導緻藥價“虛降”,而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上調卻是實實在在的。
黃曉光教授10月30日對《第一财經日報》表示,醫療服務項目的價格長期以來遠不能體現醫護人員的勞動價值,這一點毋庸置疑,此次對有些服務項目的調整是合适的,比如小兒靜脈輸液,看似簡單,實際上對個人技術和經驗的要求并不低,價格從2.4元提高到10元不算離譜。但有些檢驗類項目不甚依賴個人技術水平,卻也在漲價之列,顯然不能用“體現醫護人員勞動價值”來解釋。
黃曉光表示,江蘇省目前的醫療收費項目有近4000種,此次調整的比例很低,但之所以引起強烈反應,跟物價部門的操作不夠透明有關。
面對輿論的不滿,江蘇省物價局日前表示,此次調價還需要走很多程序才能确定,而且也并不一定以目前出台的方案數據為準。“有些漲幅過高、影響面廣的醫療服務項目需要走聽證等程序。”江蘇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還表示,江蘇省醫療服務的成本統計目前尚未完成,未來可以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