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屋檐上的馬蜂窩中的馬蜂蟄?當馬蜂窩被打下來的那一刻,心裡是滿滿的成就感,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被屋檐上的馬蜂窩中的馬蜂蟄?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被屋檐上的馬蜂窩中的馬蜂蟄
當馬蜂窩被打下來的那一刻,心裡是滿滿的成就感。
小時候,村裡樹很多,馬蜂窩也有不少。初秋時節,馬蜂最為活躍,常常飛入家中,稍不留神就可能被蟄。記得有一天在朋友家中看電視,正看得入迷的時候,誰也沒有留意到一隻馬蜂從窗外飛了進來,在我後脖頸上落了腳。我下意識以為是七星瓢蟲一類的飛蟲,就順手一捏,瞬間臉色大變,受驚的馬蜂給我的大拇指狠狠來了一下。萬幸的是,馬蜂的尾針并未完全紮進肉裡,被我用針挑了出來。不然,手指頭說不得要腫幾天。
馬蜂蜇人,真的是太疼了。曾經有一次,我跟着父母下地刨地瓜,歇息之餘,到附近的溝裡摘野棗,成熟的野棗又酸又甜又脆,是絕佳的零食。我記得有一株野棗樹,挂滿了小棗,紅紅的,煞是可愛。我從半坡伸手摘去,一顆,兩顆,三顆……就在我準備挑選下一個目标的時候,一隻馬蜂飛了過來。嗯,怎麼還有馬蜂?帶着疑惑,我摘下了第四顆棗,結果摘的時候不小心晃動了棗樹,嗡一聲,十來隻馬蜂飛了出來。當時情景,請原諒我隻能用一句卧槽來形容了。這棗樹底下竟然有一個拳頭大小的馬蜂窩!就在我轉身要跑的時候,有兩隻馬蜂已經落在我臉上,給我狠狠來了一下。嘶,這棗樹的馬蜂比槐樹上的蜇人更疼。
被蟄過的臉,腫得很高,以至于開學的時候老師點名都差點沒認出我來。打那以後,每次跟小夥伴去野外摘棗,我都心有餘悸,确認沒有馬蜂窩才敢下手。
要說打馬蜂窩,那可真是我們的一大樂趣。馬蜂窩大部分在槐樹上、屋檐下。在屋檐下的,用煙熏走馬蜂摘下即可,而樹上的蜂窩,則是我們打靶的好目标,幾個人一起比賽看誰扔得準。一連串石頭炮彈砸過,馬蜂被驚得傾巢而出,迅即氣勢洶洶的到處尋找始作俑者,想想尼古拉的《野蜂飛舞》,大概也是由此而來的靈感吧。
打下來的馬蜂窩,大部分都被大人拿走了。馬蜂窩雖然不起眼,卻是抗菌、止血、強心的良藥。一般的服用方法,大抵分為三種:一是直接吃。馬蜂窩中含有蜂蜜、蜂蠟和蜂膠等多種天然的營養食材,去掉表面的雜質,然後就可以直接放在嘴中咀嚼食用,對過敏性鼻炎、風熱所引起的牙痛有緩解作用;二是泡酒。馬蜂窩去掉雜質分成塊狀,然後放在瓶子中,再倒入高度白酒泡制15天以後即可服用,對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都有緩解和預防作用;三是蒸制。把馬蜂窩切成片狀,然後入鍋蒸制,開鍋以後蒸制15分鐘,取出後直接把馬蜂窩片夾到面包或者饅頭中食用即可。
曾經,我在馬蜂窩裡扒出好多蜂蛹,白白嫩嫩的,這可是絕頂美味。支兩塊磚,搭一薄鐵闆,一個簡易燒烤竈就做好了。點火,将蜂蛹放在鐵闆上一直烘烤,直到把蟲蛹水分烘幹變硬,即可入食。咬一口,比剛出爐的面火燒還要香三分。
扔馬蜂窩,讓我們練就了一手絕活——石塊指哪打哪,在撿闆栗的時候派上了大用場。十月份,闆栗長熟,栗蓬裂開了嘴挂在枝頭,一團團一簇簇,偶爾起大風的時候能刮掉幾顆,更多的還是我們用石塊給打下來。準頭無差的,石塊打過去,闆栗似冰雹般劈裡啪啦往下掉,不一會兒的功夫,身上的兜都已經滿當當。
當然,打馬蜂窩也未必都扔石塊。印象最深的一次,莫過于初中時候我一個發小,在我們南場的槐樹上發現了一個臉盆大小的蜂窩。去找他玩耍的時候,恰好碰見他在鼓搗裝備,隻見他戴上頭盔,用擋風鏡遮住臉,随後又将雨披穿在身上系好,腳上穿了一雙雨靴,扛着過年放鞭炮用的長竹竿就出門了。這身打扮,讓我笑了一路。
等到了南場,來到老槐樹下。我一看,呵,好大一個馬蜂窩。看到他準備舉杆,我趕忙跑到了旁邊的草垛後藏了起來,隻見他啪一聲,打在了槐樹上,蜂窩晃了幾晃,打偏了。馬蜂的巡邏部隊圍着他轉了一圈,想要将他趕走,奈何徒勞無功。校準目标後,再一下,哒啪一聲,馬蜂窩應聲落地,這下馬蜂可傾巢出動了。一大群馬蜂對着他的雨披劈啪亂撞,我見狀隻好又撤到了稍遠一個草垛背後,可不興近看。
看着馬蜂無可奈何的樣子,我發小挺杆而立,哈哈大笑,頗有大破敵軍的英雄豪邁之氣,隻是這位英雄,最終也沒能逃過被大人訓斥一頓的結局。
小時候,很是被馬蜂蟄過,後來等到村前屋後都砍了樹,附近的馬蜂也少了。那些蟄了人的馬蜂,很快就會死去;那些被蟄後的疼痛,過幾天也就消了。
你看,再大的蜂窩,也敵不過一杆子輪過去的敲打;再小的村子,也敵不過時間裡的世事無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