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會失眠?
如果睡前大腦仍處于興奮狀态,特别是白天高強度腦力工作讓緊張的神經仍處于強大的慣性中,無法真正放松下來就無法入睡。這是我們的主觀意識不能控制的。無論是聽音樂、看書、做瑜伽,都是通過巧妙轉移注意力到聽覺、視覺和身體上,而不是繼續集中于思維上,從而放松下來,讓大腦休息不再運轉,興奮轉移産生疲勞,才能入睡。
失眠感:有的人并不是真的失眠,隻是有失眠感。因為曾有過失眠史而焦慮,擔心自己還會睡不着。或者規定自己睡眠時間8小時,萬一完不成這個“任務”,就認為自己沒睡好,感到睡眠不安不實,醒來疲勞未能解除。事實上這隻是主觀感覺,其實睡眠質量沒有問題,這是“為睡眠而睡眠”觀念下所出現的一種保護性心理反應。
到睡眠中心專業睡一覺
嗜睡自測量表
你在下列情況下打瞌睡嗎?程度如何?這是指你最近幾個月的通常生活情況,請在4個答案中選擇1個最符合你情況的答案。
1.坐着閱讀書刊時
2.看電視時
3.在公共場合坐着不動(如劇院、開會)時
4.乘坐汽車超過1小時,中間不休息時
5.環境許可,在下午躺下休息時
6.坐下與人談話時
7.午餐未喝酒,餐後安靜地坐着時
8.遇堵車時停車數分鐘以上時
0分=從不打瞌睡,1分=輕度打瞌睡, 2分=中度打瞌睡,3分=嚴重打瞌睡
評分标準:8種情況的分數相加,總分大于6為嗜睡;大于10為非常嗜睡;大于16為有危險性嗜睡。如果在今後2周内每晚睡足8小時,評分沒有改善,建議看醫生。
嗜睡蟲——Tina 28歲 廣告公司策劃經理
Tina一向被身邊的人視為“大懶蟲”。即便晚上睡得時間再長,白天還是常常困,整天處于低警覺狀态,打不起精神,以至于看報紙、看電視、聽音樂時都要“争分奪秒”地睡上一覺。她的理想是:盡情睡上一萬年。其實Tina不是懶,她是睡眠出了問題。睡眠中心的專家給她做了全面的多導睡眠監測。這是一種全夜監測病人睡眠狀态時生理、病理指标的檢測儀器,檢測項目有:口鼻氣流、胸腹呼吸動度、血氧飽和度、睡眠體位、心電圖、腦電圖、肌電圖、眼電圖等。經電腦和人工處理後,綜合分析你的睡眠狀況,得出較可靠的睡眠疾病診斷結果。
監測體驗:Tina晚上22:00來到睡眠中心,換上睡衣。醫生在她頭頂剪去了一些頭發,露出兩塊1cm2大小的頭皮,因為電極需要直接接觸皮膚。電極分别接在頭頂、額頭、眼裂處、耳後、下颌、胸部、小腿、鼻腔和口腔,胸腹各有一根系帶觀測胸腹呼吸動度,手指上會夾一個小夾子監測血氧飽和度。一切披挂好,Tina在監測室睡着了。
睡眠進展時期
慢波睡眠:占每晚的75%。當我們開始入睡時,就進入慢波睡眠,它包含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二階段淺睡眠期:在清醒和睡眠之間,呼吸和心率逐漸規則,體溫開始下降。
第三四階段深睡眠期:血壓下降、呼吸變慢、恢複活力、生長發育激素釋放。這個時期用來休息身體,恢複疲勞。
快波睡眠:占每晚的25%。随着眼睛飛快地前後運動,大腦變得活躍,開始做夢。身體逐漸放松,肌肉也停止工作,呼吸和心率變得不規則。這個時期用來休息大腦,恢複記憶。
監測記錄分析:Tina的腦電圖相較于正常人有兩個明顯的異常。一個是淺睡眠期的腦電波大量出現,深睡眠及快波睡眠期的腦電波很少出現。這說明Tina在一夜的睡眠中,大部分時間都處在淺睡眠期,深睡眠期被明顯剝奪。隻有保證深睡眠和快波睡眠的足量睡眠才能有效,所以Tina睡的時間再長都無法得到正常的休息。另一個異常是在淺睡眠期的腦電波後甚至出現清醒狀态的波形,這說明Tina夜間覺醒次數較多,夜間睡眠時間被分為若幹個獨立的片斷,睡眠剛開始由淺入深就被幹擾,這也是無法進入深睡眠的一個重要原因。
通過監測發現,Tina屬于對睡眠敏感度高的人,專家建議使用一些方法降低身體敏感度,減少環境打斷睡眠的機會。監測睡眠不用一定到睡眠中心,日本最近開發出了便攜式的睡眠計。隻需要戴在手腕上,通過手指測量脈搏跳動數據,将數據傳給手腕上的手表型裝置,然後用無線形式傳給電腦,根據心跳數據判斷睡眠狀态,為調節睡眠提供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