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災情隻睡三四小時
在一家媒體工作的柳女士這兩天一直盯着網絡看災情報告,新浪、搜狐、網易、天涯……,在不停的刷新中,她感覺眼睛生疼,心裡憋悶。淩晨一點,她還在網絡前欲罷不能。登陸MSN想跟人聊天,結果發現在線者居然有近一半,大家都跟她一樣在關注着最新災情。每夜隻睡三四個小時的覺成了大家共同的習慣。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早睡早起的社區老年居民這幾天也改變了作息方式,晚上看電視直播到半夜,早上5時又起來看電視,甚至把幾十年如一日的晨煉都給舍棄了。昨天晚上11:30,在瑞虹新城MSN群裡,一位網名叫莉莉的鄰居還在一次次呼籲大家為災區人民捐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周圍環境造就難受氛圍
公司職員小貝這兩天腦子裡淨是一些地震的情況,大家心情感到難受的同時,還謝絕了不少飯局和娛樂。昨天看到一位同事興高采烈地跟人相約出去唱歌時,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動,竟上前沖同事吼道:“你怎麼還有這份心情?”
小貝告訴記者,他很想到災區做個支援者,但因為工作在身無法脫開。但每天大家都在談災區的相關信息,他覺得自己像患了強迫症一樣,心情似乎處于随時崩潰的邊緣。
調心态回複正常生活
上海市心理咨詢中心杜亞松教授這幾天也接到不少因接收震災信息太多而郁悶難受的咨詢者,這些報道就把其拉到現場去,看到别人的報道他們好像身臨其境。他對大家的不安、難受、強迫等不适症狀都能充分理解,并認為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大家還應看到,震後不管是災區還是後方的人們,大家還是要回複到日常生活中。因此,市民應做好充分的心理調适。
杜教授告訴記者,在澳洲等地,遇到天災人禍之後,當地人在安撫受難者之後,都更加珍重自己,心胸想得更開,采用旅遊、休閑等方式進行調适。二戰結束後,德國人在滿目瘡痍的家園中不種糧食、不蓋房子,而是種鮮花。對于關心災情的上海人們來說,除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還應适當轉移點注意力,化悲痛為奮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