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走過多遠的路,去過多少地方,品嘗了多少美食,家鄉的味道卻永遠是味蕾最深刻的記憶。
小時候逢年過節,家裡的長輩總是會做上一碗陰米粥,再加一個荷包蛋。抿上一口,喉嚨潤滑,滿嘴留香,一股暖流穿腸過肚,溫暖布滿全身,再享受不過了。
而用陰米制成的炒米花,也是那時簡單又美味的零食。鍋中放油,将陰米倒進去翻炒至焦黃色,就可以盛出來直接食用。
聽說過大米、小米、黑米、糙米、西米、薏米……那麼,陰米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它是一種由糯米加工而成的米,而且曆史相當的悠久。
著名文學家蘇東坡所著的《老饕賦》中,有這樣一段關于烹饪技藝的描述:“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而薪惡勞。九蒸曝而日燥,百上下而湯鏖。”說的是什麼呢?就是在忠縣流傳廣泛的美味食物——陰米。
相傳,蘇東坡的夫人王弗分娩後,身體十分虛弱,嘗試過多種食補方法,仍不見起色,蘇東坡為此十分焦慮。後在其母程夫人處得知,将糯米煮熟,陰幹後再用油炒爆,食用時加入紅糖一起泡開,對産婦身體恢複大有好處。按照此方法食用後,王弗的身體果然有所好轉。
這種簡單卻又富含養生效果的食物,引起了蘇東坡濃厚的興趣,他經過多次嘗試,發現在食用陰米時加入雞蛋和紅糖,不僅味美,且滋陰補血,頗有養生功效。
這種陰米的飲食做法,被蘇東坡作為一種養生之道大為推廣,稱其為“東坡陰米”,與“東坡年糕”“東坡肘子”并稱“東坡美食三絕”。從此以後,陰米作為饋贈之佳品,在曆史上享譽盛名。
經過幾千年延續至今的陰米,蘊含着古老文明的智慧,如今,依然是很多忠縣人獨特的食物記憶。假如去忠縣的老街或者鄉下散步,運氣好的時候,就會看到門前擺滿了簸箕,攤開曬着飯粒。懂行的美食家,一定會想方設法捎帶個十斤八斤的,作為特産饋贈親友。
蒸熟的糯米經過簡單處理,風幹水分,便成了陰米。最初是作為旅人随身攜帶、路途上用以充饑的幹糧。後來人們發現,風幹的熟糯米,經過一個短暫的制作過程,吃起來不僅味道更香,還有潤肺補脾、溫養胃氣的功效,尤益病後産後之人食用。
陰米說起來簡單,原料也簡單,僅糯米一樣,但做起來也相當考究。單說要把糯米蒸熟得恰到好處,就是不容易的。既然叫糯米,它就必然有黏性,有黏性的食物就容易爛,所以既要蒸熟,又不變成稀飯,真還要點技術。
1、篩米
将糯米中的碎米和雜物去除,留下色澤晶瑩剔透、飽滿圓潤的糯米——這個步驟看似簡單,卻直接影響着陰米最後的口感。
2、浸泡
篩選好的糯米,通常淘洗兩遍,用清水浸泡,浸泡時間根據天氣濕度決定,注意每隔一天就要換一次清水。
3、蒸熟
将浸泡好的糯米瀝幹,倒入木甑進行蒸制,注意蒸米時中途不能揭蓋,以免蒸汽散出和水分進入,最後蒸至顆顆透亮即可。
4、陰幹
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将蒸好的糯米倒入簸箕中均勻攤開,這樣更有利于水汽蒸發。糯米在攤曬的過程中,切記不要放在太陽底下直曬,需自然風幹,在這過程中,還需不停地去搓揉,把糯米還原成顆粒狀。
陰幹的時間,因天氣不同略有差異,短則四五天,長至十天半個月,直到每顆米都充分幹燥之後,陰米才算制作完成。真正好的陰米,外表晶瑩剔透、光澤油亮,口感綿軟略粘,微甜有韌性。
經過複雜的制作和時間的積累,陰米的内在已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陰米富含蛋白質,平時用來煮粥喝,可以中和胃酸,減少酸性物質對胃黏膜的傷害,不僅能有效緩解胃痛和胃炎,還能預防脾胃不和。
除此之外,陰米的米糠層中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因子,食用後,有促進腸胃蠕動的作用。當出現食欲不振、腹痛腹瀉和反胃嘔吐等不良症狀時,也可以用陰米煮粥喝,它能讓人體出現的不良症狀盡快緩解。
而且陰米已經是熟的,因此烹饪需要的時間較短,是一種健康的快餐。
陰米可以制作成多種多樣的美食,如炒陰米、陰米蛋粥、陰米雞湯、陰米炖豬肚等。
來源:重慶農品巴味渝珍微信公衆号、忠縣旅遊微信公衆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