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中國曆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一則因為其“智”,才智超群;二則因為其“忠”,彪炳千古,三則由其“淡泊明志、甯靜緻遠”的人格精神。“詩聖”杜甫的緬懷詩很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沾襟。
有人評價,小說《三國演義》在諸葛隕落之後,便黯然失色,一方面由于悲歎而不忍再讀下去,另一方面精彩程度也似乎有所降低。也有人說,讀《出師表》而不堕淚者,其人不忠。如此種種,都可以看出人們對諸葛“出師未捷身先死”哀歎悲傷。
孔明去世時年僅54歲,不算高壽,我們不禁感歎,如此人傑,算天算地,何以沒能長壽?
從小說《三國演義》中,我們能夠找到一些緣由,這代表了羅貫中的觀念,也代表了千百年來民間形成的對這件事的看法。孔明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緣由大緻可歸為以下兩點。
一、損陰德而折壽
諸葛亮在平定南方的過程中,曾遭遇孟獲請來的烏戈國兵馬,國主兀突骨,不吃五谷,以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其手下軍士,俱穿藤甲。這種藤甲經過特殊工藝制作,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諸葛亮以他豐富的學識斷定,“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采取火攻之法,打破藤甲兵。
當時的場景是這樣,“滿谷中火光亂舞,但逢藤甲,無有不着。将兀突骨并三萬藤甲軍,燒得互相擁抱,死于盤蛇谷中。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時,隻見蠻兵被火燒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鐵炮打的頭臉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聞。”
三萬藤甲沒一個能逃脫生還,孔明看着這種場景,垂淚而歎曰:“吾雖有功于社稷,必損壽矣!”左右将士,也無不感歎。戰争結束後,孔明兩次跟衆人感歎,第一次說:“吾今此計,不得已而用之,大損陰德。”第二次說:“使烏戈國之人不留種類者,是吾之大罪也!”
由此可見,孔明自身也很清楚,如此殘忍的殺戮,雖然有功于社稷,終究是損己陰德。陰德的觀念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淮南子·人間訓》中便提到:“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乃至于我們傳統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在這種文化觀念中,大衆會懷有一種敬畏心,而不敢放肆,行為更容易合于道德。另一層面,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有一個對應的結果,都會都我們産生影響,乃至于佛家說不昧因果,也是這個意思。
《易經》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災。可以說,中國文化從源頭上就非常重視日常行為的善惡,并确定它會有相應的結果。從小說《三國演義》中,通過孔明自己的自述,我們可以發現,火燒藤甲兵,使烏戈國滅族的行為,會對他的壽數産生一定的影響,而且他本人也持有這種觀念。
将軍的職業,往往注定與殺伐有關,這個是逃避不了的。但殺伐的正義性、仁義性,卻是為君為将者可以主導的,換句話說,做一個殺伐之将還是仁義之将,是可以自己選擇的。縱觀曆史上的各路名将,有好結局得善終的,多為仁将、儒将。
二、食少而事煩
諸葛亮與司馬懿對戰期間,由于蜀國運糧困難,宜速戰不宜久拖,而司馬懿又偏偏瞅準這點,堅守不出,避而不戰。諸葛亮派人取婦人的衣服裝于大盒之中,并附書信,遣人送至魏營。
信中說,“仲達既為大将,統領中原之衆,不思披堅執銳,以決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謹避刀箭,與婦人又何異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戰,可再拜而受之。倘恥心未泯,猶有男子胸襟,早與批回,依期赴敵。”司馬懿看後,壓制心中怒氣,還笑着進行回應。
司馬懿問來使,“孔明寝食及事之煩簡若何?”也就是說孔明吃飯睡覺還好嗎?工作忙不忙?
使者曰:“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使者回答司馬懿,丞相早起晚睡,大概多少錢以上的出入,就要親自查看。司馬懿跟衆人說:“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吃得少,幹得多,這還能長久嗎?使者回報孔明後,孔明感歎到,“彼深知我也!”
孔明跟衆人說,“不是我不知道這個道理,隻是受先帝托孤之重,唯恐其他人不像我這樣盡心呐!”
這可以說是孔明短壽的第二個原因,孔明這種精神這是孔子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也正因為這一點,即使短壽,其文化精神卻能澤被後世,永垂不朽。用孔明自己的話來說,即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孔明這一死,是重于泰山的。
綜合而論,孔明未能長壽的原因有兩點,第一,損陰德而折壽;第二,食少而事煩。這其實能給我們一些啟示,第一點損陰德而折壽,對應的是我們文化觀念中的“仁者壽”,行仁義之事,心懷善良,這樣更容易長壽。第二,食少而事煩,對應的是作息規律,張弛有道,煩惱莫讓上心頭。
即便如此,孔明的精神仍然讓我們折服、讓英雄灑淚,這就是大仁大義勝小恩小惠,公勝私的道理;用現在的話說,其能量場便不在一個級别,這是中國文化固有的精神。在這個大的前提下,通過研究孔明未能長壽的原因,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些啟示,則是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