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其實是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态,在這種狀态下,當事人能夠有良好的适應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發揮本身的能力和潛力。心理健康是不好去通過儀器來檢測的。因此有一個評測心理健康的标準就能更好地把握住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态。對于男性來說,承受着更多壓力和責任的群體,這個标準就顯得更加有必要了。
專家分析,心理健康标準的核心是:凡對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動作出積極反應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心理學界認為,完全符合心理健康标準的人是不存在的,但心理健康卻永遠是人們努力的方向。作為支撐家庭與社會主體的男性,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通過這個标準來衡量自己的言行,那您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
了解自己
有一個人永遠跟我們生活在一起,這個人就是我們自己——自我。孔老夫子說過:“知己者明,知人者智。”我們隻有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才有可能是幸福的,是健康的。了解自己的長處,我們會清楚自己的發展方向;了解自己的缺陷,我們才會少犯錯誤,避免去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面對現實
我們可能沒有出生在一個富貴的家庭;我們的工作可能也不盡如人意;我們的愛人可能也不精明能幹、體貼入微;我們的孩子可能也不都聰明伶俐、順從聽話;我們也可能正在遭遇着挫折和磨難……但是,我們隻有先正視這一切,接受這一切,在此基礎上,才有改變的可能性。隻有認清現實,接受現實,腳踏實地,我們才能有更大的收獲。
善與人處
人生活在由他人構成的社會中,就像魚生活在水中一樣,離開了他人,離開他人的幫助,人将無法生存。有心理學家統計,人生80%左右的煩惱都與自己的人際環境有關。對别人吹毛求疵,動辄向他人發火,侵犯他人的利益,不注意人際交往的分寸,都将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