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碑是南朝時出現的一種印刷技術。拓碑是将紙覆在石碑上,然後刷墨揭下,就在紙上顯現與石碑上同樣的字形。
第一階段:上紙
1、拓碑前必須先用水清潔碑面,将碑上苔痕土垢洗刷幹淨,以免玷污拓本,然後等碑面幹燥。如有油污泥封,可用小刀或清潔劑清除,但不可損壞文物。
2、先在碑上刷一層白芨水,必須塗均勻,使拓紙牢牢沾在碑上而不會移位。
3、上紙由上而下對其四角之後用軟毛刷(油漆滾筒亦可)由上而下由中而左右由内而外刷平,同時趕走空氣,使紙與碑面密合,切忌出現褶皺。
第二階段:椎拓
1、用棕刷敲打,使文字凹入,但不能用力過猛,以免拓紙破裂。可在第一張紙上加墊一張幹淨白紙後敲打。
2、敲打時力量需均勻,不輕不重,每個字凹入約0.5公分左右即可,由上而下先縱或先橫敲打皆可,等字全部均勻凹入即完成
第三階段:上墨
在上墨之前,宣紙的幹濕程度必須适中,紙略呈泛白,方能上墨。過于幹燥,碑、紙間容易滲入空氣,造成送浮現象,字迹易位;太潮濕,墨漬易滲入碑文之中,拓本字迹模糊不清,失去傳真的效果。
2、 上墨時左右手各執一拓包,(以慣用手為例)左手拓包沾墨汁,右手拓包均勻左手拓包的墨色,兩拓包相互捶打,左手拓包引墨汁至右手拓包,使之墨色均勻,可先在預備紙上試打,看色澤是否均勻。
3、 拓紙七八成幹時迅速用拓包上下來回漸次密集捶打,使用拓包必須上下正打,不可左右斜打或過分用力,也不可專打一處或東打一下、西打一下,必須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漸次密集吋吋相連,連續地步輕不重地先縱後橫或先橫後縱地上色, 一般上三次墨直至全碑皆上色完畢即可。
4、 第一次上墨時墨汁要幹且淺,以後逐次加濃,上墨不宜太濃太潮,以七成幹為佳。
第四階段:取下拓片
1、取下拓本的最好時機是拓本八至九分幹時最為恰當,因此時拓本較不易破損且易于取下,若尚濕即急于取下,則易破裂。
2、大型碑于取下前必須二至三人協助,由上而下與碑面成垂直,平均提起拉開,并事先預備好報紙,平面放置,讓他自然幹,若讓拓本曬太陽則拓本将形成凹凸不平及僵硬的現象。
曆史 傳承文化 古法拓碑
拓片是我國壹項古老的傳統技藝,是使用宣紙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圖案,清晰地拷貝出來的壹種技能。關于這門手藝,知道的人寥寥無幾。
拓片學堂的實踐活動,是将特制的宣紙貼在石碑表面用墨拓印來記錄生肖的大篆體文字。是從原物直接打印下來的,大小和形狀與原物相同,是壹種古老地、真實記錄文化的好辦法。
為傳承中華文明,讓更多的人體驗到拓碑這個傳統古老的技藝,我們特備數十通碑石,有碑拓專業人士的指導,
使大家了解、學習和感受拓碑其中的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