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人放單,在英國被稱為分居共過。
他們跟人數衆多的同居者不同,他們就是不願跟心上人組成一對,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
這是一種減法,是一種減下來的數不知到哪兒去的減法,經過仔細複核卻透露出一種“新單身者”的存在。早在1982年,法國進行全國人口統計,獲知從1975年以來同居的法國人人數增加了6%,這原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隻是在同一個時期,結婚成家的法國人人數
下降了19%。問題是這13%的差額人數到哪兒去了?這些年齡超過25歲的法國人有13%既沒有結婚,也沒有同居,他們怎麼啦?難道跟愛神丘必特鬧上了别扭,保持貞節,獨身主義,選擇冷冷清清過日子?
Solo是什麼
事實當然不會如此。這些成年男女既不結婚,也不同居;而是組成一種新型的單身集團,第三類單身,那是不結婚,不同居,而與一名固定的、忠誠的異性保持密切關系,同時依然生活在各自“小家庭”内的單身男子和女子。他們跟人數衆多的同居者不同,他們就是不願跟心上人組成一對,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他們是放單的戀人,在英國被稱為“分居共過”,在法國被稱為“半同居”,還有一個更形象化的字眼,叫Solo(原意是獨奏、獨唱)。
Solo的出現,使人類發明的一夫一妻制又開了一個缺口。在法國,不管怎樣,對一夫一妻制從來沒有提出過異議。當然,兩性關系和婚姻制度不斷适應時代要求和社會風俗,每個階段都要增加一點彈性系數,但是一男一女一旦決定一起生活,那麼同桌而食、同枕共衾,總是一條亘古不易的真理,就像一加一等于二那樣沒人表示懷疑。但是現在出現了這些成年人,不顧自己的感情如何升溫,咬緊牙關要一個人過日子,使這條真理發生了動搖。現在三個成年人中有一個不跟異性一起過。那麼這會不會引起愛情危機?事實好像恰恰相反,這就是令人莫名其妙的地方。這是因為在現時代,要男女兩人成為一對的唯一理由是愛情,正是這點使大家遲遲不能下決心結合在一起。一位社會學家說:“從前戀愛卻沒法做愛,如今做愛卻無心戀愛。”
Solo的兩種人
第一種是兩人一起又形不成一對的生活,是有其經濟和感情上的原因的。學習年限延長,就業年齡推遲,一般青年願意住在父母家,還依靠父母的撫養。15—25歲年齡層的青年76%住在父母家。至于找到工作的幸運兒,他們忙于爬社會的階梯,還無心成家,免得到了晚上,在家庭餐桌前兩人相對草草吃一盆勃區第細面條。這些年輕的成年人可以有一名愛情伴侶,但是愛情伴侶隻要占用有限的時間和不多的空間就夠了。于是在婚姻與同居之後又慢慢出現了第三條道路———Solo。西方青年把同居看作是結婚前的試驗期,現在又發明Solo,這成為同居的前奏,試婚中的試婚。
第二種是年約45歲左右的中年人,他們是過來人,以前結過婚,或者同居過,然後又分手了。像法國俗語說:給熱水燙過的貓看到冷水也怕。今日要他們再一次分享兩人生活的樂趣,那些嘟嘟嚷嚷的早晨,拌嘴的晚上,到處都是鞋襪和空空如也的冰箱,需要有加倍的理由去說服他們。然而他們有時有一個固定的情人,真正所謂保持一定的距離,各人在各人的家裡過日子,要愛情定個時間。這類大齡單身分兩家居住,當然談不上是試婚或前奏,隻是充實生活的基本内容。
Solo存在的理由
伴侶問題專家,《伴侶社會學》一書的作者讓克洛德-卡夫曼說:“這是一種矛盾現象。一方面,結合的願望從來沒有像我們這個社會那麼強烈,那麼理想化;另一方面,渴望結合的人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苛求。作為這兩個矛盾的折衷就是大家不組成一對,而把結婚甚至同居推到愈遲愈好。”同居和結婚的候選人面對他(或她)的伴侶,行為愈來愈不像情人,而像消費者。他們兩人商量結合事宜,習慣于談判,讨價還價,還要求保證試用。大家尋求兩人生活的好處,也不舍棄單身生活的優點,這樣就産生了分居伴侶關系。這是20世紀90年代的怪圈。伴侶關系成了一種制度,在這種制度下創造新的規則,樹立新的目标,制訂新的合約。現代人不能接受這些話:結成伴侶意味着失去對自己命運的駕馭;放棄一部分個人追求,也就是失去自己;在現在這個時代講究的是尋找自我。誰也不願失去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