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後改軍裝窄腳褲,70後穿喇叭褲、戴蛤蟆鏡、燙爆炸頭,80後染頭發、穿垮褲??每個時代叛逆的年輕人們或多或少都扮演過“非主流”的角色。隻是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一樣,“非主流”從地下、弱勢的地位中徹底跳脫出來,如此高調地出現在公衆視野。
南都周刊實習生· 吳敏
90後是一群怎樣的人?聰明、早熟、消極、信仰缺失……很多人試圖标簽化他們的特征,但他們是如此獨特而碎片化的一個群體,碎片到幾乎沒有詞彙可以全面而生動地描述他們。唯有他們的行為是可以标簽的,解讀這些行為标簽,可以一窺90後的精神特質。
非主流
“我現在走在路上,回頭率絕對是百分之百!”網名“寶~萬人稀飯”的江西男孩曉風(化名)曾是“非主流”家族的形象代言人,去年憑借雞窩頭、煙熏妝的造型在網絡上紅極一時,擁趸者衆。
他最早開始接觸非主流是在南昌街頭看見一個男生化着濃妝,衣服上寫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當時就覺得太帥了。”自此之後,曉風開始嘗試着化妝,一個月在化妝品和保養品上的花費在400元到600元。雖然父母并不贊成他玩“非主流”,但在錢方面,還是有求必應。
不想淹沒在茫茫人海,總希望引人注目,這是大部分“非主流”少年們的心态。由此可見,非主流,顧名思義,是相對于主流而言的另類。舉例來說,在手機普及的今天,如果你腰間還别着個BP機,那就是非主流。非主流音樂、非主流藝術、甚至是非主流曆史觀??非主流幾乎可以應用于任何領域,其核心不外乎兩個詞——另類和個性。一句話,非主流玩的就是小衆範兒。
70後對“非主流”敬而遠之,直呼“不理解”;80後對“非主流”口誅筆伐,稱他們是“腦殘一族”,甚至戲谑地稱為“肥豬流”。面對别人的質疑,90後用實際行動捍衛自己:非自己的主流,讓别人說去吧!在一片非議聲中,“非主流”隊伍逐漸壯大,成為90後中最“主流”的潮流,最值得關注的青少年亞文化現象。
“非主流”這個詞本身折射的,就是90後所期待的“與衆不同”。曉風作為“非主流”的資深玩家,“非”齡已經四年。他說,大部分玩“非主流”的玩家都是抱着一種“引人注目”的心态。在這個邏輯前提下,“自戀”、“出位”等詞彙非但不是批判,甚至成為溢美之詞。
喜歡和自己的頭發較勁,弄出各種不符合地心引力的發型;喜歡穿各種色彩鮮豔造型詭異的服裝;喜歡化濃妝,并且自拍,還一定要PS,“非主流”呈現出的行為特征的确“很雷很霹靂”,但自信、個性、叛逆的氣質卻是一脈相承的“年輕色”,隻是,他們表現的方式更激烈。“泛90後”(85-90年出生的人)阿寶說,“非主流”隻是太年輕,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表現自己,他們需要的是時間。
火星文
“醬很好啊!”
“這年頭誰不用辜狗寫作業。”
看到這,别誤會,“醬”不是辣醬麻醬豆瓣醬,而是“這樣”;“辜狗”也不是小狗大狗外星狗,而是“google”;如果你不知道這些,請不要驚呼“這個世界變得太快”,這隻說明,你還是個地球人。
所謂“火星文”,即是同音字、音近字、錯别字、英文、日文及特殊符号雜糅起來表音或表意的文字。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台灣,并随着《勁舞團》等一系列面向年輕人的網絡遊戲在大陸、香港以及海外華人社會迅速傳播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