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魏東輝 紀方博 濟甯報道
兖州,“古九州”之一,素以“九省通衢,齊魯咽喉”著稱。這裡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雙耀”相會之處,亦是和聖柳下惠、畫聖吳道子生活的熱土。如今,古老而又年輕的兖州正在以嶄新的姿态,在“二次創業”的新征程中大步向前。
兖州城市風光
“我叫兖州,請收下我的名片”
姓名:兖州
古稱:沇州、滋陽、夏邑、瑕丘、東魯、沙丘城
别名:九州古城、齊魯咽喉、端信之邦
戶籍:中國·山東·濟甯
面積:535平方公裡
人口:54.1萬人
語言:中原官話、兖普
性格:熱情好客、耿直忠厚、勤奮務實、認真嚴謹、端正誠信
“我叫兖州,我的曆史源遠流長”
大禹文化公園
這裡有承載着大禹精神的大禹文化公園,遊覽其中,仰望手拿耒耜、雄偉壯麗的大禹像,切身感受大禹公而忘私、憂國憂民的奉獻精神。
這裡有宏偉堅固、宛如長虹卧波的金口壩,作為曾經的“兖州八景”之一,每當雨水多發時節,就會出現漫壩,再現“金口秋波”的景觀。“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作為詩壇雙星的李白和杜甫也曾在此處賦詩相别。
從大禹文化、九州文化到儒家文化、李杜文化、端信文化,這裡處處彰顯曆史底蘊。顔回、曹操、李白、杜甫、柳下惠、吳道子等都曾生活在這片熱土,這裡人傑地靈,處處飽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我叫兖州,自古我就有非凡的技藝”
魯繡
五谷畫産生于古代的“填倉節”,人們依據五谷雜糧的形狀、顔色、紋路等進行粘貼,制作成一幅樸實而又不失精緻的畫卷,以此寄托對五谷豐登的美好期盼。
花棍舞又稱打棍舞,傳說起源于叫花子乞讨用來防身的打狗棍。明清之後,兖州一帶的流浪藝人受到“霸王鞭”的影響和啟發,在竹竿兩頭裝上錢鈴和布頭,發展成為今天花棍叮當、聲調歡快的民間藝術形式——花棍舞。
時至今日,在兖州這方土地上,仍保留着兖繡、馬氏形意拳、查拳、請猴、賈凫西鼓詞藝術、虎飾、漕河鬥蟋蟀、龍騰花轎制作技藝、砰砰鼓等一系列遠近聞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我叫兖州,我家的飯菜特别‘适味’”
牛樓小鎮
“不喝胡辣湯,一輩子不知香”,兖州人的清晨,往往是從一碗熱氣騰騰的胡辣湯開始的。清早起來,無論是晨練完的老人,還是匆匆趕路的年輕人,都會找個早點鋪坐下,盛一大碗胡辣湯,猛喝兩口,暖胃又舒心。
“涼快涼快好涼快,麥子煎餅黃瓜菜”在很久之前,兖州就流傳着這兩句歌謠。麥子煎餅聞起來麥香濃郁,吃起來嚼勁十足,還有美容健齒、養胃等功效。是兖州地區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必備美食。
舌尖上的美食,兖州比比皆是。香甜酥脆的大燒餅,金黃誘人的馓子,越嚼越香的壯馍......可甜可鹹,可香可辣,等您親自來品嘗。
“我叫兖州,我的未來值得期待”
泗河風光
綜合實力穩步提升。2021年兖州區生産總值為587.74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49.7億元,綜合實力躍居“全國百強區”第67位,被評為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區。
交通出行更加便捷。魯南高鐵于2021年底建成通車,濟甯新機場、濟微高速正在加快建設,327國道改線提速推進。新建、改造城區主次幹道71條,打通“斷頭路”12條。
第三産業不斷發展,旅遊消費持續升溫。近年來,兖州區通過整合龍湖濕地、牛樓小鎮、花海彩田等旅遊資源推出觀光休閑旅遊線路,旅遊市場逐步複蘇。全區旅遊消費總額56.1億元,同比增長34.2%。
民生保障有效有力,民生福祉更加厚實。2021年,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83元,比上年增長8.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74元,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52元,增長11.5%,人民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兖州,傍泗河之靈秀,蘊李杜之風華,兼顧悠久的曆史與蓬勃的生機,千年流芳的金口壩,天下第一鎮水劍,等你來一睹芳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