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高等教育經過黃金發展時期後,進入了一個被稱為“充滿麻煩的時代”,大學面臨嚴重的财政問題,政府因經費投入的增加而加強了對大學的管控,媒體和公衆對大學事務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興趣,學生人數持續增加導緻學習條件惡化、與教師接觸的機會減少,高等教育機構自身迷失方向,媒體對高等教育的報道經常是負面的,等等。曆史常常有驚人的相似,上述這些問題在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領域也或多或少的存在,這導緻我們的教育一度出現了功利化、粗放化、簡單化的傾向,也導緻我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其實是通識教育的内容之一。通識教育通常是指對所有大學生普遍進行的共同内容的教育,其目的是要把受教育者作為一個主體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與學問、理智與情感、身與心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諧、全面的發展。清華大學前校長梅贻琦先生曾有一句名言,即“通識為本,專識為末”。他顯然更加強調通識教育的作用,因為通識教育能更好地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睿智、達觀、審慎、謙虛、自我克制的人。這其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對于大學來說,培養學生的心理自我調節能力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責任。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粗放化、簡單化,應當做和風細雨、體貼入微的工作。應讓學生明白什麼是行為的适當性、為什麼人類會有這樣那樣的心理活動,既要讓學生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促使知識向能力轉化,增強學生心理的自我調節能力。學校可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形成積極向上,健康優雅的校園文化,通過高雅藝術、體育競技、社會實踐、挫折教育等形式培育學生心智。尤其是體育鍛煉,被稱為“最好的心理老師”,學校應建立體能測試等相關機制,決不可等閑視之。
注重建立心理疾病防範與治療機制,對于大學來說,等于構築一道“防火牆”。對于在校的每個學生,每年都應當進行一次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形成心理疾病普查機制;在每個班級的班委中設立專職心理委員,及時關注學生心理動向,及時疏導學生不良情緒,形成心理疾病預防機制;設置心理咨詢中心,聘任專職心理醫生,對有心理疾病的同學開展差異化治療,開通心理咨詢熱線,指導有心理疾病的同學進行自我調整,形成心理疾病治療機制。
大學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不是要求學生成為完人,而是要求成為全人,成為完全的人,健康的人,正常的人,全面發展的人,今後能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大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