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一個海蜇季能賺12萬 日捕撈量最高可達10萬斤
伴随着蒸騰的暑氣,崂山區王哥莊街道黃山碼頭迎來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刻。遠近聞名的黃山海蜇迎來收獲期,漁民們忙着出海捕撈、船上分離、岸上加工,用辛勞換回豐厚的收入。捕撈期以來,黃山社區每艘漁船每趟能捕撈海蜇2000餘斤,整個社區漁船的海蜇捕撈量每天最多可達10萬斤。25日下午,記者來到黃山碼頭探訪,記錄下了這裡的繁忙時刻。
黃山海蜇今年迎豐收
下午1點半到2點,捕撈海蜇的漁船陸續回到黃山碼頭。早已等候在岸邊的婦女們抓緊時間上船,開始對海蜇進行初加工。眼下,每艘漁船一天要趕兩趟潮水,這一趟回來的漁船,是中午12點左右出海的。
漁民張正欣的漁船載着滿艙的海蜇歸來,“俺這是第二趟了,一趟能撈2000多斤海蜇,從最近幾天海蜇捕撈情況看,海蜇今年産量相比往年有所增加。”談起今年海蜇捕撈情況,張正欣臉上洋溢着喜悅。據黃山社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海蜇産量增加在兩成左右。“由于這裡近海,漁民駕駛小船從碼頭到捕撈區域,隻需要15分鐘。”社區黨支部書記隋忠芳介紹,社區捕撈海蜇的漁民一天可出海2-3次,多的時候整個社區漁船的海蜇捕撈量每天可以達到10萬斤,漁民憑海蜇捕撈捕撈證出海。
記者采訪時發現,漁民們用來捕撈海蜇的漁網,網口大小都在17-18公分之間,不會影響其他海洋漁業資源。“我們嚴格按照區漁業局有關部門要求,堅持采用網口大的漁網,這樣捕撈時,會對海洋中的生物進行篩選,有效避免小型海蜇、魚等生物被誤捕。我們靠海吃海,雖收獲豐富,但也懂得節制,維護海洋生态平衡。”隋忠芳說。
分拆有門道 手上“功夫”了得
“船上100多隻海蜇,我倆一個多小時就分割完了。”船上正在忙碌地婦女告訴記者,隻見她們的手都被蜇紅了,不過她們早已經習慣。黃山社區附近海域是最适合海蜇繁衍、生長的聚集地,社區漁民世代在此捕撈海蜇,距今已有400餘年曆史。捕撈加工海蜇是黃山社區漁民世代傳承的技藝,海蜇裡子加工技藝更是列入“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海蜇打撈上船後,漁民們直接在船上對海蜇進行分離,分解出海蜇裡子、爪子、腦子、頭、皮,頭和皮上岸後将被浸泡在明礬的池子和鹽水桶中,經過處理後被加工成海蜇頭、海蜇皮,或直接加工成海蜇絲;海蜇裡子、腦子、爪子将被倒入支在碼頭的鍋裡,開水焯熟、攤涼後将被冷藏或冷凍。
“海蜇被捕撈上岸後,身上許多東西如果不及時加工處理,一小會兒的時間就會消失得幹幹淨淨。”隋忠芳介紹說,“就是這短短的時間,成就了我們黃山海蜇與衆不同的捕撈、加工和烹調方式,此外,要熟練掌握分解海蜇的技藝也相當有難度,社區的婦女們是在不斷嘗試以及經驗積累中才慢慢學會、适應的,在這過程中,她們可沒少挨蜇。”
海蜇全身都是寶 創出緻富路
48歲的林宗曉從事海蜇捕撈已經20年了,早上五點多鐘,他就已經出海忙碌,他告訴記者,一個海蜇季,能賺12萬元左右,在加上家裡種茶葉和打零工的收入,已經非常不錯。
依靠海蜇緻富,黃山社區的漁民頭腦非常靈活,海蜇宴就是黃山社區的“特色招牌”,黃山社區被譽為“中國特色海蜇第一村”,社區特有的捕撈、加工方式也造就了這裡與衆不同的海蜇特色宴,海蜇裡子炒白菜、海蜇腦子炒雞蛋、海蜇涼粉、海蜇爪子炖瓜、老醋蜇頭……10餘道海蜇名菜廣受各地遊客的歡迎,每年的7月下旬到10月份,這裡的漁家宴便異常火爆,這樣一桌特色海蜇宴,也成為當地漁民增收的途徑。海蜇宴打出名堂後,越來越多經營農家宴的居民也到碼頭收海蜇了,特色産業鍊越來越完善。據介紹,社區從事海蜇捕撈的有20多戶,海蜇加工的10多戶,從事漁家宴的30多戶,并有4家經營以海蜇産品為主打菜的酒店。如今,海蜇産品搭上了“互聯網+”的順風車,實現了“引進來”和“走出去”。海蜇産業不僅為當地年輕人提供了創業思路,更讓漁民從大海裡撈出了“金子”,實現了增收緻富。(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記者 馬曉婷 通訊員 王秀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