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年剖腹生下一兒子後,38歲的香港女星陳慧琳在兩個月前開心宣布自己人工受孕成功,已懷上雙胞胎三個月。誰知沉浸幸福中沒多久,不幸就發生了———上周,陳慧琳由于不适緊急住院,孕育五個月的胎兒宣告流産。
輔助生殖技術包括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俗稱人工受孕,其中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又稱為試管嬰兒。據介紹,目前廣東省大概有四十家醫院或相關機構在開展人工授精技術,十幾家醫院開展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該技術會不會增加自然流産 的風險?
不孕不育者多是青壯年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婦産科副主任、生殖中心主任全松教授指出,婚育年齡的推遲、生活和工作壓力的增大、男性精子質量的下降、泌尿生殖系統 的感染、内分泌功能的異常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令越來越多的夫妻求助輔助生殖來達到為人父母的願望。
據介紹,育齡夫妻生育能力降低,原因除了環境污染就是現代社會變化帶來的生活方式,如桑拿浴、緊身褲、腿上放電腦等影響了男性陰囊部位的正常血循環和散熱,人為造成睾丸組織處于環境惡劣,影響了生精功能,降低了精子的數量和活力,以及使得精液的狀态和液化時間也發生改變等;另外,女性精神壓力大導緻月經周期混亂,特别是計劃妊娠前進行人工流産,以及發生生殖道炎症沒有進行規範有效的治療等,這些都可能導緻女性無法成功自然懷孕。
自然流産與人工受孕技術無關
全松表示,通過人工授精方式成功懷孕的幾率因不孕症 夫婦的年齡、引起不孕的原因有所不同,但多在10%-20%之間,而大多數生殖中心的“試管嬰兒”的懷孕成功率在50%左右。若夫妻倆身體健康、沒有生育功能障礙的話,在一個周期内同房妊娠率也可以超過20%。
為何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不高?全松解析,這是由于人工授精是否成功取決于兩個方面:第一,進行人工授精嘗試的夫妻本身生殖能力存在障礙或較弱,精子質量太差者依然難以懷上;其次,是人工授精術的技術相對于試管嬰兒技術來說,技術含量偏低,人員、設備要求均沒有後者高,因此對懷孕成功率不及後者也是正常。
對于陳慧琳流産的原因,有人歸咎于高齡所緻,也有人說是人工受孕技術的缺陷。對此,全松表示,流産與人工受孕無密切關系,“年齡相同的婦女自然懷孕與人工受孕的流産率相差不大。”他認為,約有半數的早期自然流産是由胚胎染色體異常 引起的,年齡越大,胚胎染色體異常的可能性越高。“像陳慧琳這樣已經超過35歲的高齡孕婦,則流産幾率要比35歲以下的年輕孕婦高得多。”高齡婦女卵子質量稍差,加之子宮内膜的環境對胚胎的容受性也有所降低,因而容易發生自然流産。“不孕症患者人工受孕後發生自然流産可能由各種原因引起,但絕對不是人工受孕技術本身”。
因此,對于經人工受孕方式懷孕的女性,尤其是高齡孕婦,建議從早孕期開始就應該嚴格地進行定期産檢,一旦發現異常狀況,醫生會及早給予相關保健建議,同時及時做出必要處理。如果早孕期間有出血現象,要到醫院仔細檢查出血原因,判斷其是宮頸糜爛有關,還是先兆流産。 文/記者 陳學敏 通訊員 吳劍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