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母親節到來之前,由中華醫學會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主辦,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解放軍307醫院等北方地區15家大型綜合醫院及腫瘤專科醫院共同參與的乳腺癌圍絕經症狀發生調查及幹預方案研究項目在北京啟動。同時,原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宗淑傑、乳腺腫瘤專家張嘉慶、江澤飛、劉蔭華教授,婦科專家楊欣教授等共同發起了“感恩母親,暢享生命”的倡議,呼籲全社會關注乳腺癌女性患者治療期間同時發生更年期症狀的問題。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乳腺疾病中心主任劉蔭華教授介紹說,迄今為止,女性乳腺癌患者一經确診,依然面臨手術以及藥物輔助治療。對疾病預後的擔憂、對手術的恐懼和對生命強烈的渴望,必然引起心理上巨大的壓力,内分泌治療藥物中的抗雌激素類藥物減少了雌激素的産生,化療藥物的副作用多數也可能造成卵巢功能的抑制。因此,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常出現停經、潮熱、盜汗等更年期常出現的症狀,導緻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影響對整體治療的依從性,此次由中華醫學會主持開展的非激素類藥物對緩解乳腺癌女性圍絕經期症狀的研究應成為乳腺腫瘤科以及婦科醫生共同關注的問題。
據了解,此次乳腺癌絕經症狀發生狀況及幹預方案在我國尚屬第一次。研究将利用黑升麻異丙醇提取物對于乳腺癌中、後出現的絕經症狀進行幹預治療,并記錄效果及不良事件。希望通過幹預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治療依從性,并在研究中初步得到與乳腺癌相關的流行病學連鎖分析。
解放軍307醫院江澤飛教授指出,随着乳腺癌治療理念的進步,患者生存率得到極大提高,治病的同時,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更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患了癌症是不幸,但乳腺癌是不幸中的萬幸,良好的心理調适、生活調整和适宜藥物的治療,醫生和患者的良好配合,乳腺癌患者的生活一定會回歸到正常狀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