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讓内心變得強大的秘籍?知行合一之2:“知行合一”,但要分一個終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傳習錄讓内心變得強大的秘籍?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傳習錄讓内心變得強大的秘籍
知行合一之2:“知行合一”,但要分一個終始
網絡轉載 源自孔門之學 2019-03-01
一般認為,認知是行動的先導,人們總是先知而後行,知道這世界上有泰山,然後才可能去攀登泰山。同樣可以說,實踐出真知,知識不是憑空産生的,也不能自天上掉下來。人之認知來源于經驗,應該說先行而後知。 陽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既然說“合一”,顯然“知”與“行”從時間上不分先後。
須知,“知行合一”不是落在經驗層面讨論知與行之間的關系,此“知”乃德性之知,不是感覺、概念層面的覺知、知曉,此“行”是在自家心性上做功夫,不是行為、行事。
對于“知行合一”,不能以文害辭,以辭害意,不是“知”與“行”從外面合二為一,好像粘合在一起似的。陽明先生開示“知行合一”,目的是引導學者入手做心性功夫,以“知”為“主意”,以“行”為“功夫”,好像又分一個“始”與“終”。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始”,與“知是行的主意”,所要表達的隻是一個意思。“知”在“行”之先,但這不是物理時間意義上的在先,而是“邏輯上在先”。對“功夫”而言“主意”,離開“功夫”就談不上“主意”,如果“知”“行”真分一個先後,功夫就間斷了,故曰:“隻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
“行是知之成”,與“行是知的功夫”,幾乎也是同一個意思。成,終也,做一段“行”的功夫,在終位又複歸“知”。但不是先“行”而後“知”,而是“知”作為“主意”始終貫穿其中,故曰:“隻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傳習錄》225條:“我輩緻知,隻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見在如此,隻随今日所知擴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開悟,便從明日所知擴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做緻知功夫“各随分限所及”,先有良知開悟,然後涵養擴充,劉宗周認為,“此是先生漸教,頓不廢漸”。但陽明先生說得明白:“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今日良知見在如此,隻随今日所知擴充到底”,從中不難體會出“知是行之始”與“知是行的主意”。何為“擴充到底”?“行”從“知”中開顯出來,進而擴充到底,又從“行”過渡到“知”,故“知”是“行”之始,也是“行”之終。“終”乃“原始反終”,“終”與“始”,隻是一個。
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不能隻聚焦于“一”而忽略了“貫”,曾子著《大學》,把“吾道一以貫之”所蘊含的義理融入“物有本末,事有終始”這一句中。《中庸》雲:“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如果不點出“終始”,“誠”就會淩空蹈虛,不能成物。對于“知行合一”,須落在“終始”上體會其義,“知”與“行”不是從外面合二為一,而是如陽明先生所言:“所以為惟精而求惟一也”。
陸原靜問:“知至然後可以言誠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盡,如何用得克己工夫?”先生曰:“人若真實切己用功不已,則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見一日,私欲之細微亦日見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終日隻是說話而已,天理終不自現,私欲亦終不自現。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認得一段,走到歧路處,有疑便問,問了又走,方漸能到得欲到之處”。(《傳習錄》65條)
陸原靜認為,先要知善知惡,然後才能為善去惡,落在《大學》八條目上說,欲誠其意,先要緻其知。陸原靜主張“知”在“行”之先,這是物理時間上的先後次第。體會陽明先生所言“人若真實切己用功不已,則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見一日,私欲之細微亦日見一日”,似乎主張先“行”而後“知”。須知,通過真切笃實做功夫來獲得“知”,正體現為“行是知之成”,這個“知”既在“行”之後,也在“行”之先。換言之,陽明先生說先後次第,不是落在物理時間上,“先後”其實是“終始”,屬于德性意義上的“時”,在後的反而在先。
陽明先生曰:“夫道,必體而後見,非已見道而後加體道之功也”。可以從孟子所言“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得到印證。見道而後加體道之功,先“知”而後行”,把知、行割裂為二。“夫道,必體而後見”,看似先“行”而後“知”,實則是“知行合一”。
《大學》八條目前面四個環節,先格物緻知,而後誠意正心,先後點出“物”“知”“意”“心”。再看良知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首句說“心”,次句說“意”,三句說“知”,末句說“物”。從文辭上考察,正與《大學》八條目給出的次第相反。八條目各個環節看似有先後次第,但功夫隻是“一貫”,“心、意、知、物隻是一件”。四句教前兩句分“體”與“用”,三四兩句分“知”與“行”,但陽明先生說:“此原是徹上徹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