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哈,我們女性朋友們呢,每個月都會有那麼幾天不舒服。即便處于流血狀态,依舊得爬起來按時上班。
心情煩躁 小腹隐隐作痛不說,萬一遇上痛經什麼的,整個人都沒法自理生活。
所以在網上,有個不成文評判高質量男朋友的标準,就是看他手機裡,是否有粉色的經期記錄App。
不過,下載App倒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但想要搞懂“卵胞期”、“黃體期”這些,就真的是在考驗鋼鐵直男的理解能力極限了。
第三方App記錄固然詳細,但如果主要是用來預測時間的話,确實沒太大必要了。
其實,現在手機都内置了經期預測功能,不僅适合男機友們為女朋友未雨綢缪,也适合女機友們給自己做監測。
機哥調查了一下,就目前為止,華為、榮耀、vivo、蘋果等品牌的手機,都已經有各自的經期預測。
而今天,機哥先給各位機友介紹的,是iPhone的「經期追蹤」功能。
經期追蹤
設備方面無需太擔心,隻要是iOS 13系統及以上的iPhone,都有「經期追蹤」功能。
首先點開「健康」App,在“浏覽”列表内找到「經期追蹤」。
首次打開時,需要進行設置。先得錄入上一次月經的開始時間,然後選擇月經持續時間,以及月經周期天數。
然後就進入到特殊設置,分别有“懷孕”、“哺乳”以及“避孕”三種情況。如果沒有的話,直接點「以上均不」跳過。
接下來幾步都是比較瑣碎的設置,機哥這裡就不做展示啦。機友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開啟。
總之,最後我們會進入到這個主界面:
如果月經當天,女機友們感覺有些許不舒服,還能對經期的情況進行描述。點擊這裡的幾個“ ”就能添加。
如果是對月經情況進行描述,日期就會生成一個實心紅色小圓。描述内容有出血情況、以及量大量小。
如果是記錄體感的話,就會生成一個紫色小點。這裡的選項就非常的多,不光是常規的腹痛、頭痛,就連皮膚幹燥、惡心都有。
這裡并不是一定要月經期才能使用,日常的身體不适都可以在這裡進行登記。
添加完後,症狀描述都會呈現在主頁,很簡潔明了。
還有個淺紅條紋圖标,代表推測日期。淺色一點的,代表前後浮動日期,而更深色一點的,就是它推測的具體日期。
畢竟,例假并不一定每次都那麼準時滴。
所以例假真正來的時候,最好是再點擊一下日期,把它标記為實際的行經日。
然後再進行症狀的描述,以及其他的設置。
以上就是關于「經期追蹤」的設置。怎麼樣,一點都不複雜吧。
稍作休息。接下來,我們就把女機友手機的經期信息,同步到你們男朋友的手機上吧。
健康信息共享
休息結束,接下來開始正題:
首先在「健康」主界面選擇「健康共享」,然後選擇要共享的聯系人,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男朋友。
接下來就會有一系列健康信息,由我們選擇是否共享。大家在這裡最好多檢查一下。
确認共享後,對方手機就會彈出共享邀請,這邊确認接受即可。
現在,我們就能獲取到對方的經期追蹤,以及其他各種健康信息啦。
所以蘋果做了這麼些功能,就是給我們談戀愛的嗎?
并不是。
「健康」App裡其實有非常多功能,都是值得關注的。機哥接下來簡單和大家唠唠。
身體監控
要說絕大多數人,想到身體記錄最先反應過來的,應該就是步數。
但如果拿「健康」隻是為了看個步數,那就真的大材小用了。
除了基礎的步數,「健康」App還會記錄使用者的步行速度、步長、上下樓層數、速度等等詳細數據。
除此之外,還有呼吸、健身、聽覺等等很多檢測記錄。
大家也不要說這些數據沒啥用,其實這是了解我們自身的一種方式。
小插曲:機哥有個朋友總說自己腿長,于是機哥拿我倆的步長數據比了一下,結果他比我短很多,從此就再也不說自己腿長了。
而且在每一個機能監控下面,都會有非常簡單易懂的簡介。
機友們可以以标準數值為參考,對比自己的數值,不在标準範圍内的話,最好就要注意一下了。
大家也不要随意地清空記錄。這些數據,到時候都可以導出供醫生參考的。特别是像ECG、心率檢測的參考性就非常大。
當然這些都屬于專業數據,如果不刻意去了解,我們也不能判斷出什麼。不過有個數據,是很簡單看懂的——
記錄睡眠
肯定很多人都想過這個問題:我每天睡了多久?
沒有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睡着,隻會知道就算起床鬧鐘響了,都還醒不來。
自從有「就寝模式」後,我們就能很輕松的獲取每天的睡眠時間了。
但...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顯示的是卧床時間。但凡認識字的人,都知道卧床時間不等于睡眠時間。
所以睡眠時間在哪呢?其實一直都在,隻是需要佩戴Apple Watch(以下簡稱:AW)睡覺才行。
其實,iPhone和AW一直是“分工合作”的,一個負責追蹤卧床,一個負責睡眠。
AW除了能夠檢測睡眠情況,額外還能順帶記錄睡眠呼吸頻率、睡眠心跳的數據。
我們甚至還能根據睡眠期間記錄的呼吸,以及心率,來簡單判斷昨晚有沒有做噩夢,or翻身等等。
如果下載了第三方睡眠檢測App,甚至連夜晚鼾聲都能記錄。
小tips:佩戴AW開啟「就寝模式」睡覺,就不會被心髒驟停的「雷達」鬧鐘吵醒。因為AW的會利用靜音振動,把人叫起床。
這下好了,買Apple Watch的理由又多了n 1個。
總的來說,喜歡運動的機友,機哥還是很建議入手個智能手環,或者智能手表的。
趨勢記錄
機哥知道有些機友,正處于減肥or增肥的路上。對自己的體重比較敏感,這些也是可以手動登記在「健康」裡面的。
如果能夠堅持登記的話,就能拉長線,以年、月、周為單位,看到自己的體重變化趨勢。
這點,就是機哥一直用「健康」的原因。因為所有記錄,都能很明了的看到變化趨勢。
自從AirPods支持音量記錄,以及iPhone支持了環境音檢測,我們「健康」App裡面的數據,可以說是越來越詳細了。
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它都會在主頁生成一個趨勢報告。我們點進去後,就能更加簡單的了解自己這段時間的變化。
一些奇奇怪怪的設置
當然,「健康」App裡的功能,遠比機哥今天所說的要多得多。機友們如果自己也去翻翻看,就會發現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功能。
比如營養攝入、酒精攝入、咖啡因攝入之類的。這些雖然很細節,但目前還很雞肋。
試問一下,我們普通人怎麼會知道,自己每天具體攝入了多少微量元素呢。這點,蘋果可能真得學一下「薄荷」。
它隻需要輸入食物名稱,以及重量,就能直接計算出卡路裡、糖分等各類數值。真不要說太方便。
還有血液酒精度、血糖濃度等目前還很難記錄的數值,相信未來的穿戴設備搭載了這些功能後,我們就能輕松記錄了。
由此,我們不難預測出,手機廠商們對未來的“野心”。
畢竟,科技是一直前進的嘛,像實時心電圖、血氧檢測,以及血壓檢測,現在不都已經在指尖實現了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