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将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12天後,雪容融正式“接棒”冰墩墩。
從比賽場館到賽事保障再到城市景觀,12天裡,“雙奧之城”有條不紊完成模式轉換。一切準備就緒,迎接北京冬殘奧會開幕日的到來。
北京冬殘奧會2022年3月4日開幕,閉幕時間為3月13日,共設置殘奧高山滑雪、殘奧單闆滑雪、殘奧越野滑雪、殘奧冬季兩項、殘奧冰球、輪椅冰壺6大項、78小項,産生78枚金牌,比賽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賽區的5個競賽場館舉行,目前轉換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各場館、各領域工作準備就緒。
殘奧會期間,将有9000餘名志願者參與服務,打造“無障礙的冬殘奧會”,書寫冬季殘疾人運動曆史的新篇章。
轉場“冬殘奧會”處處顯貼心
3月4日,北京冬殘奧會的大幕即将拉開。秉持着節約辦賽的原則,冬殘奧會使用的場館全部沿用冬奧會場館,實現一館兩用。但是,由于冬殘奧會的特殊性,從設施到服務都需要轉換,兩地三賽區在冬奧會後随即進入轉換期,目前各項任務已全部就緒。
國家遊泳中心“冰立方”在圓滿完成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冰壺比賽後,将成為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輪椅冰壺的賽場。
據了解,冰立方在無障礙設施和服務保障方面力求盡善盡美,運動員、媒體及觀衆流線上的各種無障礙設施一應俱全,溫馨又方便。
場館的東側有一條“之”字形、長達80米的無障礙通道直達冰場,它的寬度能容兩輛輪椅并行。冬殘奧會開幕後,這條無障礙通道将正式投用。由于冰壺賽場在地下一層,場館還特意在入口處增加了一個1比20坡度的臨時坡道,坡道總長度達到了140多米,可供運動員大流量穿行。坡道拐角處還裝有廣角鏡和防撞墊。
運動員參加比賽後将進入混采區接受媒體采訪。考慮到輪椅運動員的需求,混采區的擋闆由此前的1.2米降到了0.6米,話筒的機位降到了适合輪椅運動員的高度,硬隔離也調整成了禮賓線軟隔離,方便運動員和記者們交流。國家遊泳中心運行團隊新聞運行副經理張亨介紹,場館西側記者看台區的坡道,冬奧會時鋪設的是地毯,這次全部換成了阻力較大、能防滑的膠面材質。
國家體育館在冬殘奧會期間依然是冰球比賽的主要賽場。但在冬殘奧會冰球比賽項目中,運動員需要全程乘坐冰橇參加比賽,這種情況下,冬殘奧會和冬奧會的标準冰球球場要求有很多不同。2月21日,冬奧會閉幕的第二天,這裡就迅速啟動了轉換工作,球場轉換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厚冰面,從3.5厘米加厚到4.5至5厘米。因為殘奧運動員是滑着冰橇比賽,冰橇的一頭是擊球的,另一頭是尖的,是輔助滑動來戳冰的,這個尖很尖銳,如果冰面比較薄的話容易戳着冰的底漆。
不僅是冰面,針對運動員需要全程乘坐冰橇的情況,在從更衣室到比賽場地的通道上等運動員活動的地方,還專門加鋪了300平方米的仿冰闆,方便坐着冰橇的運動員自由進出;針對坐在冰橇上視線會更低的情況,運動員等候區的闆牆也更換成了透明闆牆。
冬殘奧會期間,殘奧越野滑雪和殘奧冬季兩項的比賽都将在張家口賽區的國家冬季兩項中心進行。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在前期設計、建設中就貫徹了無障礙的理念,所有的永久設施和臨時設施都能實現無障礙通行和無障礙使用。
針對殘障運動員特點,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對混合采訪區進行了細緻的調整。冬奧賽事結束後,混采區的圍欄、防滑墊和鐵馬已被移除,場館對雪面高度、坡道坡度進行調整,并降低圍欄高度,以便坐姿組運動員可以和記者在同一水平線上接受采訪。
無障礙賽事環境彰顯人文關愛
提供無障礙的賽事環境是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申辦承諾。2018年9月7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無障礙指南》正式發布,确保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場館無障礙設施建設規範化、國際化、人性化。
為保障殘疾人享有高水平的參賽觀賽體驗,北京冬奧組委在57個業務領域中提出殘障人士的特殊需求。從停車場到場館各出入口,從公共區域到競賽區域,無障礙道路、無障礙停車位、無障礙出入口、無障礙電梯、無障礙坡道、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更衣間、低位服務台、語音提示系統、無障礙标識系統等無所不有。
設施建設完備。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場館高差約900米,依山勢建設4組平台。平台間通過無障礙電梯、道路系統連接,減少山地建築給殘障人士帶來的不便;國家遊泳中心無障礙衛生間均使用電動門,鏡子采用傾斜角度設計。
使用智能方便。北京冬奧村開發無障礙智慧服務平台,賽時通過手機APP人士提供無障礙路線導航。客房内,燈具、空調、窗簾可使用APP控制面闆控制,家具擺放經過科學規劃,務求實用、好用。
彰顯人文關愛。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場館地面平整,所有牆面陽角均作抹弧處理,衛生間馬桶采用雙排水設計,牆面設有兩個按鈕,方便上肢、下肢殘障人士使用。
賽場内的無障礙通道。
如今,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在即,“無障礙的冬殘奧會”已準備就緒。屆時,北京将承辦所有冰上項目,延慶和張家口将承辦雪上項目,預計736名運動員将在這裡追逐夢想。
中國96名運動員出戰
相比于冬奧會近百年的曆史,冬殘奧會曆史并不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些在戰争中受傷的退伍軍人試圖重新參加滑雪運動,殘疾人冬季體育運動逐漸發展起來。
中國體育代表團第一次參加冬殘奧會是2002年美國鹽湖城。近年來,中國殘疾人冬季運動發展迅速,全國冬殘奧運動員由原來不足50人發展到近千人,技術官員從無到有發展到100多人。
在2018年平昌冬殘奧會中,中國輪椅冰壺隊決賽6:5戰勝挪威,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奪得曆史首枚金牌。
本屆北京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共有217人,其中運動員96人。運動員來自全國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漢族、滿族、佤族、傣族、侗族、彜族、苗族等7個民族。
中國體育代表團運動員全部為業餘選手,職業有工人、農民、學生、職員和自由職業者等。運動員平均年齡25歲,年齡最大的為45歲的高山滑雪運動員張海原,年齡最小的為17歲的單闆滑雪運動員耿焱紅。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龔潔芸
來源:作者:龔潔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