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現代化的時代,有很多科學方法來選擇胎兒性别:通過臨床診斷篩選出那些帶有遺傳疾病的受精卵,這也可以影響胎兒的性别,從而讓父母決定是要男孩還是女孩。
父母可以選擇胎兒的生物性别,但是目前還沒有确定的辦法來選擇社會性别。雖然性别是由諸如染色體數量和生殖器來決定,是一種生物上的定義,可是社會性别,即是處于一種男性狀态還是女性狀态,是一種社會概念。不同的社會對于男性和女性應該怎麼樣有不同的規則。穿着套裙制作甜點的女性符合在社會中的性别定位準則,而化妝或穿着女式内衣的男性則不符合這種準則。
那些不符合社會既定性别規則的人會使其他人感到緊張和不舒服。我們可能想要阻止他們現在所做的,然後按照我們認為他們應該怎麼樣做來做。其實,除了這是一個人們不可能改變的選擇,社會性别認同的構建也并不是很容易被人們理解。一個人社會性别的形成可能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激素水平、基因調節、流行文化和家庭作用。研究人員對人們在哪一點上會覺得性别認同是一個問題仍在争論不休。有些認為性别認同在很小的年齡就被牢牢地固定;另一些人則争辯說,這種身份可能不固定已經很多年了。
大多數人的社會性别認同都和他們的生物性别一緻,但有些人的社會性别認同與生物性别相反,有些雙性或無性别認同。這些人可能做出拒絕傳統社會性别角色分配的選擇來,像是一個認為自己是女性的男士會像女性那樣穿衣打扮。對有些人來說,進行一些調整适應,是在他們生理性别和心理社會性别認同之間的一種莫大妥協。然而,另外一些人覺得必須得讓自己的生理部分與他們心理認同的性别一緻,這些人可能選擇做變性手術。如果感到自己性别歸屬混亂以緻無法啟齒,就會出現極度憂郁沮喪。
性别錯位症是醫學術語,它用于那些對自己社會性别與生理性别認同不一緻的人,其他的病征在當期《精神錯亂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中。把性别錯位症歸為一種精神障礙是有争議的,因為如果那樣的話就暗示着一些事情是錯的,而有這些症狀的人卻在設法使其正确。但是由于社會傾向于把社會性别看作是一種嚴格的與生俱來的東西,對于那些不符合準則的人們,社會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也就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了。所以,即使人們無法改變他們内心真實的感受,他們也不得不履行已定的社會性别身份,從而在社會上勉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