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
更新时间:2024-10-05 18:20:56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對金、玉鐘愛有加,對其認識和解讀也早已超越了使用和審美的範疇,而是視為精神、道德、人格與文化的象征。

金者堅,色澤璀璨輝煌,永不生鏽,不但象征着尊貴與财富,而且有着恒久和真誠的寓意;玉者潔,溫潤無瑕,象征美德與美好。正因如此,幾千年來,金和玉伴随着中國人的物質和精神的發展,影響着生活的方方面面,金玉文化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安,古稱長安,曾是周、秦、漢、唐盛世的建都之地,也曾經是中國金玉文化的中心。本文從西安博物院館藏上萬件金銀器、玉器中遴選最精華部分,與君同賞。這些精品多系漢唐之物,展現了千年古都的曆史輝煌。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對金、玉鐘愛有加,對其認識和解讀也早已超越了使用和審美的範疇,而是視為精神、道德、人格與文化的象征。金者堅,色澤璀璨輝煌,永不生鏽,不但象征着尊貴與财富,而且有着恒久和真誠的寓意;玉者潔,溫潤無瑕,象征美德與美好。正因如此,幾千年來,金和玉伴随着中國人的物質和精神的發展,影響着生活的方方面面,金玉文化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安,古稱長安,曾是周、秦、漢、唐盛世的建都之地,也曾經是中國金玉文化的中心。本文從西安博物院館藏上萬件金銀器、玉器中遴選最精華部分,與君同賞。這些精品多系漢唐之物,展現了千年古都的曆史輝煌。

| 禮權之尚 |

金和玉以其本身的特質和文化内涵,被視為古代禮儀活動的“神器”,同時也是至上王權的彰顯。金銀器和玉器自古就與帝王、貴族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或是祭祀的神器,或是軍權的象征,或是信仰的寄托,抑或是喪葬的用具,在古代社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1

商代玉戈

長31.0厘米,寬8.1厘米,厚0.7厘米,孔徑0.8~1.2厘米。1975年西安市灞橋區老牛坡商代遺址出土。玉質溫潤,平滑光潔,抛光精細。闊緣,中部琢有一脊線,緣兩側磨刃,前鋒尖銳。内作長方形,與緣交接處的兩側有胡,近緣處有穿,後緣琢出扉芽。玉戈是盛行于商周時期的禮器。此件玉戈形制碩大,琢磨精細,是罕見的商代藝術珍品。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2

秦代玉璋

長21.3厘米,寬6.6厘米,厚2.3厘米。1971年西安市未央區聯志村出土。通體呈斜首扁平長方體,素面無紋。玉璋盛行于商周之際,據《周禮》載,璋為祭祀南方之神的禮器,也用于天子巡狩、祭祀山川、婚聘及殓葬等。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3

東漢鎏金鷹形杖首

長27.4厘米,寬8.5厘米,厚3.0厘米。1972年西安市蓮湖區第二機磚廠出土。兩件的形制、大小、重量均相同,通體鎏金,為變形的鷹獸結合體。鷹回首挺立,鷹眼和冠鑲嵌有琉璃和綠松石,勾喙,羽毛翻卷,左右對稱分布。鷹冠、頸、胸、腹卷羽處有圓形孔洞,原嵌有渦紋松石,現大部分脫落,僅餘孔洞。鷹的下半部為獸體,蹲踞于一中空的橢圓柱體之上。圓柱體上方橫向排列等距的圓孔,應為貫釘固定杖柄之用。這兩件鎏金鷹形飾造型誇張,制作精巧,推測為當時皇家或高級官員舉行某種儀式或出行時的儀仗器具。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4

漢代玉豬

長13.5厘米,高5.0厘米。1989年西安市雁塔區山門口村漢墓出土。這對圓雕玉豬造型相同,姿态相似。鼻端平,兩桯(tīng)鑽小孔表示鼻孔,鼻梁刻三道弦紋,鼻下一道斜弧線勾畫出嘴。以壓地隐起法雕出的雙眼顯得格外有神。

兩條不對稱交叉的弧線構成豬耳。下颌、頸、肩和胯部幾道簡單的弧線,恰到好處地勾畫出了豬的肥碩形态。一豬前蹄伏地,另一豬則前蹄伸出,二者均在用力起身,似欲赴食。此為葬玉的一種,是古人在殓屍時放于死者手中的握玉。這兩件玉豬體态豐滿,造型生動,雕刻手法簡潔傳神。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5

漢代金竈

長3.0厘米,寬1.7厘米,高1.2厘米。1966年西安市北郊漢長安城遺址出土。通體近橢圓形,竈門為長方形,周圍裝飾金絲和金珠。竈面上有一釜,釜内盛滿粟米,粒粒可見。釜前的兩側原鑲兩顆綠松石,現僅留嵌痕,竈台四周裝飾掐絲工藝制成的盤繞狀帶紋和弧形紋。竈台右上角有一煙囪。竈門正上方和釜的四角鑲嵌桃形紅、紫、綠色寶石。竈底有篆書“日利”二字。此器制作先後采用打制、掐絲、壘絲、焊綴和鑲嵌等工藝,整體感覺繁複、精巧。在漢墓中常見陶質竈和銅質竈的模型器作随葬品,金竈極為少見。戰國秦漢時期,道教神仙思想盛行,食金丹以飛升成仙就是這種思想觀念的反映。此竈即取象于煉金丹求長生的丹竈,粟米寓意“金丹”。金竈造型小巧,形象逼真,做工精緻,裝飾華麗,工藝複雜,又有銘文,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藝術鑒賞價值,對于我們認識漢代社會盛行的神仙方術有着重要意義。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6

隋代董欽鎏金造像

座長24.6厘米,寬24.0厘米,通高41.0厘米,重13.27公斤。1974年西安市雁塔區八裡村出土。該造像由高足床上一佛、二菩薩、二力士、一香熏、四足方形床和兩蹲獅組成。

阿彌陀佛結跏跌坐于高足床正中的束腰蓮花座上,上身微微前傾,施無畏與願印。高螺髻,外着袒右肩袈裟外衣,内着僧袛支,褶紋簡練流暢。桃形背光内飾蓮花紋,外沿火焰紋。兩脅侍菩薩均頭戴高寶冠,冠帶下垂至膝,體長腰細,上身裸露,飾項圈、璎珞、钏镯,肩搭長巾,下着長裙。兩金剛力士跣足,裸露上身,肌肉隆起,腹部鼓出,獅鼻大口,瞋目怒視,頭戴寶冠,飾項圈、璎珞,腦後有圓形背光,内飾蓮瓣紋。

右側力士右臂如執劍狀,左側力士右臂如執金剛杵狀。高足床正中置一蔓枝蓮花簇擁的香熏,香熏下有一裸體侏儒用力托舉香熏,造型極其生動。一對蹲獅位于床前,均前足斜撐,全身筋露骨棱,十分勁健。佛像、蓮座、高足床及其他23個附件均為單獨鑄造,其間有插榫孔眼相連接,可拆卸。在高足床的右側及背面镌刻着發願文,計118字:“開皇四年七月十五日,甯遠将軍、武強縣丞董欽敬造彌陀像一區,上為皇帝陛下、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具聞正法。贊曰:四相疊起,一生俄度,唯乘大車,能□平路,其一。真相□□,成形應身,忽生蓮座,來救□輪,其二。上思因果,下念群生,求離火宅,先知化城,其三。樹斯勝善,憨諸含識,共越閻浮,鏡食香食,其四。”

這件造像通體鎏金,制作精美,造型端莊,富麗堂皇。隋朝倡佛,民間鑄造佛像之風盛行,這組鎏金佛像正是當時社會現象的反映。同時,這組佛像附有完整的銘文和年号,為佛教造像斷代的标志器。

| 華飾之錦 |

以玉作為裝飾品,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就盛行不衰。金飾品大約在商代出現。漢唐時期金玉飾品發展至頂峰,出現金玉合飾,器物奢華精美。明清以後,金玉器多有借用花鳥魚蟲等動植物的諧音傳遞祝福之意。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7

西周玉燕

長3.8厘米,寬2.2厘米,厚0.4厘米。1975年西安市長安區張家坡出土。扁平形,燕呈展翅飛翔狀。雙目、翅及尾上的羽毛以偏斜刀法勾勒,造型簡約,用誇張與圖案化手法刻畫細部,眼睛僅以圓圈表示,雙翅上刻劃渦紋,形雖古拙,但生動傳神。燕子屬候鳥,它的到來預示着春的來臨,萬物複蘇。在古代社會,人們視燕子為生命繁衍的征兆。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8

戰國秦式龍紋工字形管銜環玉飾

長5.2厘米,寬3.1厘米,厚1.2厘米。1982年西安市長安區韋曲戰國墓出土。玉色黃綠,雙管并列,中部相連,呈“工”字形。“工”字下端有方形橋鈕,鈕中有小活環。雙管對鑽而成,孔口不甚規則。雙管和連接部位飾多組秦式龍紋,布局疏密有緻,雜而不亂。制作工藝過程分為切割、打孔、镂雕、琢刻紋飾等,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玉雕工藝進入了一個空前發展的階段。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9

西漢镂雕鞢形玉佩

1992年西安市北郊範南村西漢陳請士墓出土。通體呈片狀盾形,内呈雞心形。一件高7.1厘米,寬4.0厘米,厚0.4厘米,兩側镂雕卷雲紋;一件高4.4厘米,寬2.8厘米,厚0.3厘米,上方及兩側均镂雕更為交錯複雜的卷雲紋。鞢(shè)是專供射箭扣弦時保護手指的指圈,原為管狀頂部斜抹,管壁有扣弓弦的槽與供系繩佩戴的雙孔,外表還雕琢有紋飾。戰國時已演變為扁平狀,完全失去了扣弦的功能而成為純粹的佩飾。到漢代時已發展為盾形片狀镂雕佩飾。漢代以後直到清代,這種佩飾一直盛行。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10

唐代金鑲玉佩

高4.2厘米,寬5.0厘米,厚0.4厘米。1976年西安市未央區孫家灣唐大明宮遺址出土。玉佩呈三角形,兩腰為三連弧形,單面雕琢。正面錯金飾變形雙鳳紋,鳥身刻劃成圓弧曲線,頭頸伸直,尖喙,長冠,翅、尾、足呈“人”字形,各主要部位裝飾卷雲紋。近頂端有用于穿系佩帶之孔。

玉錯金銀工藝始于春秋時代,戰國至唐代最為流行。在晶瑩潤白的玉件上飾以錯金的紋飾,顯得格外華貴富麗。這件玉佩的造型帶有深厚的西域風格,它是在傳統的錯金及雲紋的基礎上吸收外來文化而發展起來的,具有豪邁開朗與飽滿瑰麗的時代特色。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11

唐代金蔓草花飾

1971年西安市灞橋區紅旗鄉郭家灘村出土。金蔓草花飾可分為葉形和團花形兩類,兩者皆以變形的串枝花組成。團花形飾片直徑5.5~7.0厘米,中心為圓形串葉,4朵花向四面展開,圍繞在中心串葉周圍,花心自内而外又繞出一周花葉。花葉間有裝飾按釘用的8個小孔,花瓣與枝葉上原鑲有寶石,現已脫落。葉形飾片的莖幹串連花朵與枝葉,盛開着5朵花。4個花瓣上原鑲嵌寶石,現已脫落。花飾出土時有一對小巧的金合頁相伴,推測這些花飾原是婦女梳妝匣一類用具表面的裝飾之物。花飾構思巧妙,做工精細,變形中寓含了寫實。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12

唐代玉舞人尾

長10.1厘米,寬5.2厘米,厚1.0厘米。1981年陝西省禮泉縣唐昭陵出土。為腰帶尾端飾件,呈圓首矩形,正面雕出一跳胡騰舞的男子。舞者長發卷曲,高鼻深目,上着圓領緊身長袖衣,腰系長裙,足蹬高筒靴,腳踩圓毯。圓毯周飾垂索,其内陰刻一“田”字。圓毯正是唐代文獻中所說的“舞筵”。花紋以砣具碾琢,線條流暢,幹淨利落,并釆用剔地雕刻,使人物形象具凹凸起伏淺浮雕效果。(chá)尾背面的方形一端略微削低,并在其上鑽出5對象鼻孔,将鞓末端與其釘在一起。這件尾選用和田白玉雕琢,采用壓地半浮雕技法凸顯其立體效果,勾勒人物形象的陰刻線條彎轉自如,兩面邊緣均削棱,抛光技藝甚佳,珍貴的材質、高超的技藝與實用性完美結合,是同類玉件中的上乘之作。

| 樽瓯之璨 |

古人極為重視金玉獨特的自然魅力和永恒價值,以金玉制成的實用器具,既是财富的組成部分,也是貴族特權的象征,同時還是一定的精神寄托。玉制器具最早出現于商代,為社會上層人物專享的日常生活用具,主要有臼、盤和簋等。秦漢以後玉制器具逐漸增多,常見的有杯、碗、尊、枕等。金銀器皿漢以前較少,唐代發展至頂峰,且多帶有異域風格。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13

漢代玉杯

2010年西安市長安區漢宣帝杜陵遺址出土。3件玉杯形制相同,其一高13.5厘米,口徑6.8厘米,底徑4.5厘米,口沿和底沿鑲嵌金扣;其二高12.4厘米,口徑6.3厘米,底徑4.9厘米,口、足沒有鑲嵌金扣;其三高12.8厘米,口徑6.5厘米,底徑4.7厘米,口沿、底足邊緣共鑲嵌4道金扣。玉杯通體打磨光潤,直口圓筒形,喇叭形高足,口部、腹部均刻寬雙凹線夾寬凸線。杯身上的包金既有美化作用,也加固了杯身。其金鑲玉的裝飾技法顯露出富麗堂皇的皇家氣派。玉杯的使用可能與當時祈求長生不老的思想有關,據《漢書》等文獻記載,此類玉杯的功能是承接露水,用以服食玉屑以求成仙。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14

漢代玉舞人

2010年西安市長安區漢宣帝杜陵遺址出土。左側玉舞人高10.5厘米,右側玉舞人高10.2厘米,兩者皆下寬7.8厘米,衣擺厚度6.1厘米。玉舞人采用圓雕技法,聯袂并肩伫立,眉目清秀,細鼻梁,小嘴,身材修長,婀娜多姿。頭上長發圓盤,發辮自然下垂,嘴角露出恬淡的微笑。内穿多層長袍并着長褲,外穿長袖曲裾深衣,腰系兩條寬絹帶,并接有很長的衣襟在身上纏繞數道,長擺曳地。下擺分别裁成大小不同的4個尖角,上廣下狹,宛若燕尾。腳穿翹頭履。

玉工精準地捕捉并生動表現了舞女跳舞時的瞬間姿态。粗陰刻線展現大形,以細陰刻線勾勒細部,細陰刻線采用遊絲毛雕技法,以擺動的裙角表現出舞蹈時衣擺自然飄揚的狀貌,充滿了舞蹈的動感,顯得飄逸浪漫,引起觀者無限的遐想。它是迄今發現的有明确出土記錄,形體最大,而且是唯一兩件相連的俏色立體圓雕玉舞人。其出自杜陵,應是漢宣帝的禦用之物。它是漢代宮廷最為流行的“翹袖折腰之舞”生動寫照,也是研究漢代宮廷文化、婦女服飾以及舞蹈史極為珍貴的形象資料。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15

唐代金背瑞獸花枝鏡

直徑19.68厘米。2002年西安市灞橋區馬家溝村出土。鏡為八瓣菱花形,背貼一金殼,其上錘揲出浮雕式裝飾紋樣。中間凸起的鈕部飾一對追尾式雙獸,一周凸棱将殼面紋飾分為内外兩區。内區飾8隻神獸與纏枝蔓草,在每個神獸面前都形成一個圓圈,神獸或走或伏,或趴或躍,作攀枝嬉戲狀。内區的纏枝花草蔓延過凸棱進入外區,在8個菱瓣内盛開,花枝在各瓣間也作間隔但纏繞不斷,每瓣當中有四葉花苞正對菱花形中央,兩側垂以葡萄果實,下有兩鳥噙枝啄籽,八瓣内兩鳥姿态各異。鏡緣内的邊框上各飾折枝花。葡萄紋裝飾盛行于西域,唐初傳入中原,與内地傳統的瑞獸紋相結合,是東西文化交流的産物。葡萄紋銅鏡出現于唐高宗李治時期,武則天時期較為流行,唐玄宗後期逐漸消失。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16

新莽王精金印

長1.1厘米,寬1.1厘米,高0.5厘米。1966年西安市碑林區沙坡磚廠漢墓出土。金印方形,龜鈕。方形台座上爬立一龜,高鼻張口,睜目昂首,背部突起,并刻有六邊幾何紋飾,在六邊形内和周圍又刻連珠紋,四足布滿圓點紋。造型生動,制作精細。底部刻有陰文篆書“王精”二字。字體端莊,線條圓勁有力。這方金印為新莽時期一位叫“精”的王侯級官員的印章。印作金質,說明使用者的地位之尊。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17

西漢鎏金錯銀鳳鳥鎮

長6.4厘米,寬5.7厘米,高4.7厘米。西安市未央區張家堡漢墓出土。共出土4件,形制、大小相同。鳳鳥呈伏卧狀,回首啄羽,雙翼微微振起,尾羽微展,冠作如意形,頸部有一環形銀色項圈,雙翼及尾部金銀兩色相間,其他部位均鎏金。造型生動,刻劃細膩,具有很高的藝術表現力。鎮的用途較多,在漢代,這類器物作為随葬品放于死者袖口稱為壓袖,放于墓内幔帳四角又稱壓帳。同時,盛唐以前,人們席地而坐,常在席的四角壓鎮,以使席子保持平整。這4件鎏金錯銀鳳鳥鎮是當時上層貴族奢華生活的見證。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18

唐代狩獵紋八瓣銀杯

高4.2厘米,直徑9.0厘米。1983年西安市未央區馬旗寨出土。銀杯整體為八瓣花形,平折沿,連珠唇。環形杯把,外緣綴連珠。杯把上有如意雲頭狀的指墊與口沿平,指墊中心圓圈内錾一鹿紋。腹杯壁8朵花瓣以柳葉條帶作界欄,形成8幅既獨立又相互關聯的畫面。4幅為男子狩獵圖,男子身着袍衫,躍馬奔馳在叢林中,或搭弓回射飛禽,或持刀追殺野兔,或抛投繩索套捕獐子,或緊追倉皇逃竄的花鹿;4幅為仕女圖,女子或樂舞,或戲嬰,或梳妝,或遊玩。小小的8幅畫把唐代男子與子女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勾勒出來,畫面動靜結合,虛實相得益彰。銀杯的内底處以水波紋為底襯,中間錾刻出一個摩羯頭和三尾小魚,凹陷的8隻蓮瓣内相間地錾刻出花草。這樣,當杯中盛放酒或水以後,仿佛在微波蕩漾的池中,魚兒遊動,水草漂浮,平添了幾許觀賞樂趣。

陝西博物館玉器鑒賞(金銀玉器有多美)19

唐代瑪瑙缽

高7.5厘米,口徑13.5厘米,邊沿厚0.7厘米。1968年西安市新城區韓森寨出土。由深褐色夾乳白缟帶紋理的瑪瑙雕琢而成。缽體呈長橢圓形,腹部微鼓,近底處内收,底光滑。通體雖無雕琢紋樣,但選用的瑪瑙紋理自然交錯,流光溢彩。瑪瑙是玉髓的一種,為具有不同顔色而呈帶狀斑紋的玉髓,按其層紋和顔色的不同,有帶狀瑪瑙、苔紋瑪瑙、珊瑚瑪瑙和水膽瑪瑙等名稱。“瑪瑙”一語來源于佛經,自佛教傳入中國後,瓊玉或赤玉被改稱“瑪瑙”。我國西北、東北、華北、華南和西南許多地區都出産瑪瑙。

來源網絡,如遇侵權問題,請聯系小編,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謝謝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神仙顔值
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神仙顔值
《喜洋洋與灰太狼》是一部很經典的國産動漫,雖然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被停播了,但是其在當年的影響力還是十分的巨大的,很多的小夥伴都是在這部動漫的伴随下成長的,後來《喜洋洋與灰太狼》也出了很多的大電影,不過最後終于是輸給了熊大和熊二,畢竟人家是戰鬥...
2024-10-05
1到3歲叛逆期如何讓孩子懂規矩
1到3歲叛逆期如何讓孩子懂規矩
文|福林媽咪家庭教育中,立規矩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這意味着孩子現在乃至以後的行為基調是按照這個走的,是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第一步。但是父母們發愁一點,那就是什麼時候立規矩最好?蒙特梭利的研究理論顯示,孩子的大腦發育和性格養成,在3歲的時候已經...
2024-10-05
紐約州長和特朗普
紐約州長和特朗普
最近一段時間,海外疫情的發展很是迅猛,特别是美國,剛剛确診病例已經超過了30萬,其中紐約州更是重災區。昨天,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就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捐贈的1000台呼吸機将在當天送抵紐約。他同時也感謝了中國政府、中國駐紐約總領事以及...
2024-10-05
假面騎士巅峰戰士手遊版
假面騎士巅峰戰士手遊版
日本BandaiNamcoEntertainmentInc.公司預定于2015年内在iOS/Android等手機平台上推出的動作類遊戲《假面騎士風暴英雄》(KamenRiderStormHeroes/仮面ライダーストームヒーローズ)于6月2...
2024-10-05
大涼山會理古城
大涼山會理古城
大涼山會理古城?來源:四川日報在中國古代,“關”是軍事上重要的卡口、要隘的意思“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形容地勢十分險峻,易守難攻,說的就是“關”在古代軍事上位置的重要性,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大涼山會理古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大涼...
2024-10-05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