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我們通常所說的“性别”其實隻是“生理性别”。它的确是性存在最基礎的差别。但是,性存在并不僅僅包含“生理”一個方面。生理也不是它的唯一決定因素。即使是生理的意義,性取向往往也是由大腦決定的。大腦與基因,這也許是各不相幹的兩種存在。它們都決定性的一個方面。如果它們之間出現不一緻,就可能導緻女性愛女性。我們并不能排除,一個人生長着正常的性器官,但是他/她沒有任何性取向。即使說,性至少有肉體與意識兩個方面。我們常常誤解同性戀,那就是認為肉體決定了意識。但實際上,意識是由大腦獨立決定的。性器官是由基因決定的。至少,性意識與性器官很可能是由不同的基因決定的。所以,你不能說有某種性器官就一定有某種性意識。至少,科學家還并沒弄清性的這些決定原理。
由此可見,性存在并不是彼此獨立的。各種存在之間是連續,甚至是不分彼此的。比如性激素,它往往是一種比例的不同。同時,這種連續表現在不同方面,即:生理性别、性傾向、性别認同、性别表達。即是說,它們可以看作是層次間的連續。再者,某一方面内的各種表現也可能是連續的。即使是雙性戀,它也有偏重輕重的差異。當然,這種連續本身也存在不同差異。比如陰陽人的不同狀态更顯得斷續一些。另外對于性本身,我們還應當考慮到無性的情況。
所以,酷兒所指應當是女人男人之外之間的各種狀況。queer翻譯為同性戀是很不準确的。除了genderqueer之外,它還有genderfuck、agender、third-gender、bigender等等稱法。同樣,這張圖表本身也是不準确的。比如性别表達,它完全可能出現一種非性情況。對性完全冷淡,這簡直就是性意識上的無性。雖然,這個個體有生理器官上的性存在。andrognous的意思是不男不女,翻譯為“中性”也不是很準确。再者,“不男不女”本身似乎沒有包含非男非女的情況。不同性存在之間本身是相對的。但是,我們首先取出了“男女”這一參照點。雖然這種視角并沒有不妥,隻是要明白它本身不是絕對的。是的,我們不建立“男女”這種參照基準,我們還沒有辦法表達性别。
性存在就像連續的光譜:
性别認同:就是你腦袋你怎麼認識自己的性别。比如,一個男孩子可能覺得自己更符合女性氣質。他也可能認為男女的定義都不符合自己。一般被接受的說法是:我們的性别認同在3歲左右形成。這之後,它就很難改變。性别認同受生理性别、性激素和環境的影響。而且,這三種因素都可能是決定性的。
性别表達:就是你怎樣向外部表達你的性。似乎,我們中國人就面臨中性化的問題。男人女性化,女性男人化。最後,男女表現得越來越相同。當然,性别表達的狀态變動非常巨大,可能不穩定。比如,一個女孩子今天穿裙子,一會兒她又換一副男裝。
生理性别:就是按性器官來區分男女。從性激素的意義上說,我們都是雌雄同體。生理性别實質上還包括染色體的情況。所以,性器官、性激素和染色體之間可能出現複雜狀态。間性就是通常所說的陰陽人,或兩性體。這個人的身體出現雌雄兩種性器官。兩種性器官的具體狀态則又各不相同。比如,某人有陰莖陰囊的外生殖器,同時又有陰道子宮這種内生殖器。
性取向:就是身體、心理和情感被吸引的方向。圖中缺少無性(asexual),因為它處于這裡的性光譜之外。無性就是其他什麼的都不能吸引這個人。有趣的是金賽在20世紀中葉發現,大多數人并不是絕對的直人和同人(男同女同)。如果不考慮插入性交,大多數人更是難分曲直。比如,男性喜歡帥哥或小雞雞的大有人在。但是,他們厭惡同男性插入性交。事實上,他恐怕又接受同一個陰陽人性交。
性的這四個方面相互聯系,但是它們并不彼此決定。生理性别并不決定性别認同。性别認同并不決定性傾向。性傾向并不決定性表達。它們之間隻是存在一個匹配的問題。如果這四個方面完全匹配,那就是cisgender(原性别,拉丁前綴cis-是近…這邊的意思)。與之相對的概念則是transgender(跨性别,前綴trans-是cis-的反義)。最後,性别的真正含義其實是“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