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詩歌的語言特點就是高度凝練。為了表達的需要,詩人在用字遣詞上往往會進行極為精細的錘煉推敲,以獲得簡練精美、含蓄深刻、生動形象的藝術效果。誠如盧延讓所說:“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須”,又如賈島所說:“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這種對字詞藝術加工的方法,便是漢語傳統修辭中的煉字。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泊船瓜洲》,是北宋著名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就不僅以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真摯動人的思鄉之情被人廣為稱道。還因為詩中的一個“綠”字,令人拍案叫絕,驚豔了900多年,成為中國古代詩歌史上講究修辭煉字的一個範例。
南宋人洪邁在他的《容齋續筆》中,便記載了王安石煉字的一個詳細經過。概括來說,就是這首詩中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王安石前前後後從“到”字,到“過”字,再到“滿”字,一連改了十幾個字後,最終才定為“綠”字。那麼,王安石這首詩中的“綠”字究竟有何驚豔之處呢?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隻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隻隔數重山”。它的意思是說,王安石站在瓜洲(今揚州南郊)渡口,放眼南望,京口(今江蘇鎮江)和瓜洲之間隔着一條長江,王安石所居住過的鐘山(今南京市紫金山)就隐沒在數座山巒的後面。
景祐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甯,之後江甯便成了他的故鄉。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就是居住在江甯鐘山。從這首詩的前兩句來看,無論是“一水間”,還是“數重山”,都能看到王安石将自己與故鄉的距離,說得似乎無比的近。但恰恰這樣,才體現了王安石對鐘山的依戀之深。
然後,我們再來看這首詩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意思是說,春風又一次吹綠了江岸。單從意思來看,這句詩已然描繪出了江岸美麗的春色,以及寄托了詩人浩蕩的情思。而這裡的“綠”字,則有三處令人拍案叫絕的地方。其一,春風是抽象的,用“綠”字則可以把看不見的春風變得形象具體,轉換成為一種視覺效果。即春風吹拂,萬物新生,千裡江岸,一片新綠。
其二,當時正值王安石第二次拜相。“綠”字所體現出來的生機盎然,正好符合了詩人奉召回京的喜悅心情。且大自然的一片新綠,又象征着他的新法能夠開創出新的局面。故用“綠”字表達,最微妙,也最含蓄。其三,變法的艱難,在王安石第一次拜相時,就已經領略過了。如今再次實行,必定會遭遇更大的阻力,所以他的内心是矛盾的。這個“綠”字,又代表了鐘山的綠,也就意味着他辭官歸家的心願。
最後一句“明月何時照我還?”,則是王安石辭官歸家心願的具體體現。意思是說,這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鐘山的家裡呢?從這句詩可以看出,王安石在這首詩中不僅借景抒情,也寓情于景,将内心複雜而矛盾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中,使這首詩富有情緻,讀來耐人尋味。
綜觀王安石的這首詩,境界開闊,格調清新,我們既可以欣賞到色彩鮮明的無限春意,也可以體會出詩人心中的細膩情緻。總的來說,這首經典詩作,隻是其中一個“綠”字,便令人拍案叫絕。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