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智能感知環境
智能感知環境
更新时间:2025-04-18 10:06:01

智能感知環境?趙查,2018年深圳市年度教師,2019年“全人教育獎”提名獎獲得者,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附屬道遠學校深圳市龍崗區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中考語文命題組組長在國家、省、市、區課堂教學大賽中多次獲獎,是中國名師大講堂的青年教師代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智能感知環境?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智能感知環境(在自然場景中激活感知)1

智能感知環境

趙查,2018年深圳市年度教師,2019年“全人教育獎”提名獎獲得者,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附屬道遠學校。深圳市龍崗區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中考語文命題組組長。在國家、省、市、區課堂教學大賽中多次獲獎,是中國名師大講堂的青年教師代表。

十多年前,我在一次初中語文教學觀摩活動中看到了這樣的課堂情境:教師帶領學生賞讀朱自清散文《春》中的語句,其中有一句“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這位教師煞費苦心地帶了一個電動小風扇,讓一名學生上台閉上眼睛感受輕悄悄的風;又帶了幾根青草,讓學生用臉部去感受草的綿軟。最後這位女教師說:“現在老師化身為你們的母親,有沒有同學想感受一下母親的手撫摸着你的感覺?”學生面面相觑,沒有人願意去嘗試。當時全場陷入了尴尬,這堂課也作為一個“經典”案例銘刻在我心裡,讓我時刻反觀自我,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設計那樣的虛假課堂體驗。

想要讓學生感受春風的溫柔、春草的綿軟,不如把學生帶到操場或公園,讓他們真正地“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隻有置身在自然的場景中,學習才可能真實地發生。于是,在後來十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不斷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力求讓自己的語文教學更貼近學生的内心,從而達到“應物斯感、感物吟志”的學習境界。

無障礙溝通,讓學生互動

在一些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像步步緊逼的審問者,學生像戰戰兢兢的應答者。而自然的學習場景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不但要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還要營造生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無障礙的溝通環境。我一直認為,在真實的對話場域中,師生之間在心理和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學生可以是坐着的教師,教師也可以是站着的學生,師生結盟為學習共同體,深度學習才有可能發生。

2019年10月,我在全國中語會第十屆換屆會議上執教《社戲》。在備課階段,廣東省教研員馮善亮老師在指導我時反複強調:“一定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要讓學生的思維靈動起來,讓學生的表達生動起來……”我記得自己最初設計的重點是“理解作者反複運用‘矛盾法’寫作的用意”,在前期試講時,我把這堂課上成了小說理論課,看似在帶着學生探尋小說寫作的内部邏輯,但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的文學認知水平還無法達到那樣的高度,即便是設計了互助探究和研讨的環節,但最終呈現出來的課堂現狀依然是教師拽着學生艱難行走。直到去北京上課的前兩周,馮善亮老師和黃淑琴老師專程從廣州到深圳來聽我試講,聽完後馮老師漫不經心地說:“小說寫到平橋村是一個極偏僻的小村莊,但在‘我’心中卻是樂土。你能不能讓學生說說他們在小說裡看到的樂土以及他們心中的樂土?”一語驚醒夢中人,後來我去北京上課時就緊緊抓住“樂土”這個關鍵詞,設計了“體情察意——用迅哥兒的眼光看樂土,聯系生活——用同齡人的眼光看樂土,互文比較——用評論家的眼光看樂土”三個學習活動,當學生從“迅哥兒”的視角去讀小說的時候,他們似乎找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那節課他們不僅理解了“偷豆”的快樂,也釋放了自己心中積蓄已久的學習壓力,一切美好都在這場毫無障礙的交流中發生了。上完這堂課後,我重新審視自己将近二十年的語文教學,在自己的教學日志裡寫下了這樣一句話——讓草木回歸草木,讓課堂回歸自然,讓教育回歸本真。

無邊界課堂,讓思維靈動

三年前,“全人教育獎”評審團隊對我的教學現場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跟蹤拍攝和考察,那時我正艱難地帶着學生讀法布爾的《昆蟲記》,很多學生對這本名著不太感興趣,他們說這本書沒有生動的故事情節,沒有個性鮮明的人物,更沒有像《水浒傳》裡那樣精彩的“江湖”。盡管我在導讀時對這本書的文學價值作了大量鋪墊,還将最動人的描寫摘錄出來與他們一起朗讀,但學生依然提不起興趣。

評審團隊入駐的第三天,有學生跟我說:“教室裡每天都有攝像機,感覺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被監視着,好不自由啊。”我便順口說:“那下節課我帶你們去操場一起觀察昆蟲吧。”于是我帶領全班學生以四人學習小組為單位,給每名組員進行了任務分工——一名引導員,兩名觀察員,一名記錄員。那節課學生在學校的綠植區找到了十幾種昆蟲,他們小心翼翼地抓住蜻蜓的翅膀觀察其體形和觸角,或是觀察蜜蜂如何用長滿絨毛的腳采集花粉,還有學生找到了螳螂,觀察它們的複眼和胫節……學生

驚訝地告訴我:“老師,我在這所學校上了七年學,第一次發現學校原來有這麼多活的昆蟲!”

那個周末,我讓學生繼續到小區裡尋找昆蟲,同時對照《昆蟲記》原著找到相應的語段感受法布爾語言的魅力和對自然生命的摯愛。周末作業是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完成一篇屬于自己的《昆蟲記》作品。周一早晨,當我看到學生作品的時候,那些流動的畫面和真實的文字給了我極大的慰藉。與其把學生關在教室裡逼着他們機械地讀,不如把他們帶到天地自然中讓他們真實地悟。如果我們有勇氣把學生帶到廣闊的天地中去,學生就會還我們一個又一個驚喜。一個叫陸玥的女孩在她的習作中引用一位作家的話寫道:“世間恒能引動我的,唯日月星辰之姿、山川湖海之美。”

這堂戶外名著導讀課,學生既讀到了手中的有字之書,也讀到了行走天地間的無字之書。我也漸漸明白,真正的教學現場絕不能隻局限于教室,教師要為他們開放更廣闊的學習場域,學生的思維才可能被激活。

讓學習發生在教室之外,我還做了大量的嘗試。比如某個秋天,為了指導學生進行《深圳之秋》的寫作,我帶他們去龍潭公園徒步,引導他們采集第一手寫作素材。學生在觀察和參與之後的寫作變得熠熠生輝,有一個學生這樣寫道:“秋天,不隻是一個季節,更是一段值得被珍重的時光。我在草叢裡發現了一隻小螳螂,它趴在一片樹葉上,身體呈起跳的趨勢,似乎隻需輕輕一躍,就能進入下一個春天裡……”

無痕化體驗,讓情感湧動

我在很多課堂上見過教師刻意設計的體驗情境,比如在《春》的賞讀課上用電動風扇模仿自然界的風,在講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時,把輪椅搬到教室讓學生體驗“雙腿癱瘓”的感覺。事實上,真正能激活感知、觸動心靈的體驗式教學往往是無痕的,要做到“相時而動、審勢而行”。

有一年夏天,我正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學習魯迅的《故鄉》,就在那堂課上到十多分鐘的時候,突然烏雲壓城、暴雨驟降,整個教室都暗了下來,教室外狂風暴雨的聲響把我講課的聲音都掩蓋了,大部分學生情不自禁地把頭轉向了窗外……當時我很想呵斥他們,讓他們拉上窗簾,把注意力投入到課堂上來,但又轉念一想:強扭的瓜不甜,窗外風雨聲如此喧嘩,學生還能用心聽下去嗎?于是我問他們:“你們認真聽過雨嗎?”他們搖頭。我說:“這節課,我們不講《故鄉》了,咱們一起來聽雨,好嗎?”教室裡響起了歡呼聲。聽雨是一種高雅的自然體驗,要關掉一切電子設備,才能與自然心靈相通。那節課的後半段,我們關掉投影、空調和風扇,打開窗戶,讓雨聲湧進教室。我對學生說:“你們恐怕從未像今天這樣用心地聽過一場雨吧?雨點打在樹葉上、牆壁上、窗台上、地面上,聲音都是不一樣的,你們能聽出來嗎?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用三分鐘時間聽聽生命中的這場雨吧。”教室裡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豎起耳朵傾聽雨的聲音。在他們聽雨的間隙裡,我在黑闆上寫下了南宋蔣捷的《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鬓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我帶着他們一起吟誦這首詞,傾聽他們暢談聽雨的感受,最後我說:“同學們,人生的不同階段,聽雨會有不同的心境。無論你們以後遇到怎樣的人生境況,老師都希望你們能保持一份聽雨的從容和甯靜。”多年後,那一屆的學生回來看望我時說:“趙老師,其實初中時上過的課,我幾乎忘光了,隻有那一節聽雨的課,我至今記憶猶新……”

這一堂即興生成的“現挂”課,使我明白了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不着痕迹地浸染和滲透,而不是刻意地設計,隻有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産生情感的湧動,才能跨越最近發展區的鴻溝,進入全新的認知領域。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正因為它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才造就了無限的可能性。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中強調要“加強課程綜合,注重關聯;變革育人方式,突出實踐。要注重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加強知行合一、學思結合,積極探索新技術背景下學習環境與方式的變革”。學習方式的變革,首先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實現,要讓真實的學習發生在自然情境中,就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成為課程開發者、學科統整者、項目設計者。如何依據學科特點進行融合式教學,如何加強課程内容與學生經驗、社會生活的聯系,是新版課程标準背景下每一位教師必須深入思考和付諸實踐的課題。

《中國教育報》2022年09月09日第9版

作者:趙查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呼和浩特市什麼地方辦理etc
呼和浩特市什麼地方辦理etc
中國ETC服務平台18日上線後,受到廣泛關注,廣大網友在點贊的同時,也就申辦過程遇到的問題提出了疑問。交通運輸部路網與應急處置中心收集了所有問題進行了分類整理,現就網友提出的比較共性的問題集中做答,後續平台還将通過在線客服、客服電話等方式,...
2025-04-18
劍俠世界3門派演示
劍俠世界3門派演示
西山居新一代劍俠情緣手遊《劍俠世界3》全新大版本“衡道書”将于3月23日正式上線!大型團隊副本衡道書登場,首創12人副本玩法。作為彙總曆代衡道之首衡清所撰寫的世上最公正的史書,《衡道書》副本每個關卡都是其記錄的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的複現與再演...
2025-04-18
12磅等于多少多少公斤
12磅等于多少多少公斤
12磅等于多少多少公斤?12磅=5.44310844千克公斤磅英語:pound,是英國與美國所使用的英制質量單位,簡寫是lb曆史上經過多年的演變,英制質量系統對磅也産生許多不同的定義,例如金衡磅、塔磅、商人磅、倫敦磅、公制磅、國際磅等最普遍...
2025-04-18
初學遊泳的正确方法
初學遊泳的正确方法
四種常見遊泳方式的口訣彙總:一、蛙泳口訣1、蛙泳口訣之一(總訣):(1)蛙泳蹬腿像青蛙,向後蹬夾向前滑。收腿腳跟臀邊靠,兩膝相距似肩寬。邊收邊分慢收腿,翻腳腳尖向兩邊。用力向後蹬夾水,兩腳并攏漂一會。(2)蛙泳手臂對稱劃,桃型劃水向側下。兩...
2025-04-18
腦死亡和植物人是一回事嗎
腦死亡和植物人是一回事嗎
#遭狗咬女孩未腦死亡家屬或訴疾控#在現實生活中,時不時會有新聞報道稱某某家屬将腦死亡者的器官捐獻給他人,這樣的做法讓人為之感動,這樣的做法讓更多的人有了生存下去的機會,這樣的做法值得每一個人敬佩,這樣的家屬甚至上一百次“感動中國人物”都不為...
2025-04-1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